“林经理,我们已经关闭涉及本次停水范围的阀门,你们打开排水阀确认一下管道是否存在压力,准备施工。”

“明白,谢谢配合工作。”接听完公用水务的电话后,三乡镇105国道给水管改造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林杨鉴随即向现场负责人曹焯文和林国影部署工作,“阿文、阿影,公用水务已经关闭阀门,你们通知各接驳口的施工班组做好抽水准备,准备割口排水,并留意管内水压力情况……”

语音刚落,身为党员的林杨鉴便身先士卒,前往此次施工任务最重的接驳点进行现场监督。时值11月25日上午,现场每个接驳点的管理人员都在关注着停水情况。阀门关闭的密封程度,是决定停水的效果以及施工进度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务居民28年的水泥管,正式光荣“退休”

三乡镇105国道DN800给水管,是于1993年铺设的水泥管,连接南龙和南镇2个自来水厂,服务三乡镇约3.8万户居民,管龄已有28年。因年限已久,管道老化,且由于105国道道路扩建改造,受来往重型车辆的影响,水泥管道容易出现爆裂现象。

自2021年6月起,公用工程开始着手筹备该工程施工前的相关事宜,施工团队分四个阶段将105国道沿线废旧的水泥管更换为新的球墨铸铁管,管道建设总里程约7公里。此前三个阶段的工程已陆续完成主管线的改造。11月25日进行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全线支管连接到新的主管,废弃旧有水泥管。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为尽量减少停水对三乡镇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施工采取的是整个三乡镇低压供水、局部地区完全停水的模式。从8时至18时,公用工程施工团队要在这宝贵的10小时内完成12处分散接驳点的接驳。这也是公用工程目前所有工程中,接驳点数量最多的一次。

经前期评估,公用工程决定派出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计39人、7个施工班组,以及水泵14台、焊机14台、双排座10台、挖掘机4台、发电机8台等主要设备组成了此次施工作业团队,根据施工难易度进行分工安排,每班组负责1—2个接驳点任务。

上午7时,施工管材及设备进场、围蔽施工现场、开挖道路……停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开展。8时,停水准时开始。伴随着14台抽水机“咕咕咕”的工作声,作业坑内的水不断往外排出。经过约2个小时,各作业坑内的水已基本排干,满足烧焊等施工作业所需的环境条件,各施工员纷纷进入作业坑开始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似粗犷的施工作业也有“慢工细活”

负责工地管材的“裁缝”,拿着钢尺和“笔”,测量好部件尺寸、用记号笔标记出需要“裁剪”的位置、“裁剪”部件多余的部分、将两个部件“缝合”起来……这一系列似乎更像是在描述裁缝制衣的工作流程,却是管道接驳焊工其中一项平常而不易的工作。只不过他们需要裁剪的材料不是衣服布料,而是小至DN300,大至DN1200的钢管;他们处理部件的动作不是裁剪,而是切割;他们连接部件的方式不是针线缝合,而是电焊焊接。

不一样的工作,其背后所需要的却是一样的耐心和细致,不容出现丝毫差错。特别是在其中一处接驳口,有一段巨大的钢弯头需要焊接,施工员们必须保证弯头切面的大小、弧度与衔接水管的切面完全重合,方可使水管接驳成功,接驳处不会出现渗水现象。

焊枪起起落落,作业坑内的施工员正紧张地焊接钢管;地面上,现场管理人员也随时待命,以应对突发状况的发生。最终在大家全神贯注、齐心协力之下,各接驳点的管道接驳成功。

下午4时,比原计划提早2小时,顺利完成三乡镇105国道全线给水管接驳并恢复通水。现场各工作人员紧张的情绪终于得到一丝放松,持续8个小时的施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日渐西斜,稍作休息后,施工人员继续投入到路面恢复等收尾工作中。

【撰文】廖瀚 黄晓静 陈婧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