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毛泽东的故乡,湖南韶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毛泽东小时候在井湾里私塾读书时,他将《论语》放在桌面上,下面则藏着一本《水浒传》,被教书先生发现后,气呼呼地找到毛顺生说:“你家这伢子太叛逆了,我教不了。”然后13岁的毛泽东就被赶出了私塾。

毛泽东公然看这种“杂书”,在老师眼里是绝对不允许的,要知道当时大清王朝还存在,清朝的光绪皇帝还在执政,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和“尊师重道”的思想根深蒂固,毛泽东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大逆不道”的,但这本书却成为了毛泽东人生的启蒙书,甚至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泽东

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实际上,这本书在古代就是一本禁书,在《水浒传》刚刚流传的时候,就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的书。但《水浒传》究竟是不是败坏世风,确实无人敢断言。

资料显示,在《水浒传》成书400年来,在大江南北有数不清的人在模仿水浒传的模式而产生,所以多次被官方指责说是“诲盗”之书,所以很多毫无社会经历的青少年在读了《水浒传》后,也会受到感染,逐渐学会了江湖气,这就是“少不看水浒”的原因之一。

那么,《水浒传》真的不适合青少年看吗?或许,从青年毛泽东的身上,可以得到些许启示,作为新中国开国领袖的第一本启蒙书,这本书究竟有何魅力,会让蒋介石都大为感叹:真不该让毛泽东看《水浒传》。

图 | 水浒传

为了考察,亲自去梁山

毛泽东读水浒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他很小的时候。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接受斯诺采访的时候,就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我13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我和父亲正好闹了别扭,父亲就说我懒惰无用,我发了火,夺门而出,母亲在后面追我,想劝我回去,我走到一个池塘边威胁父亲,说你要是再靠我近点,我就掉下去。最后父亲妥协了,从这一次事件中,我明白了当我公开反抗来保卫我的权利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对我客气一点,当我屈服懦弱的时候,他就对我打骂更厉害。

毛泽东很明确地告诉斯诺,这些就是从《水浒传》上学到的。先不看毛泽东和父亲的关系究竟谁对谁错,但可以发现,13岁的毛泽东就已经从书中汲取到了一些道理,这是极其不易的。

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好友萧瑜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一书中,也说了毛泽东对《水浒传》的痴迷,他说,当毛泽东认识的字足够他看一本书的时候,他就想方设法弄到了一本小说,在他的村子里,书是极少的,大家都去毛泽东那里借《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两本书,前者讲的是一百零八将,后者讲的是三国打仗的故事,毛泽东对两本书入了迷。

1917年中秋,湖南一师同学聚会,讨论救国之道。有人主张从政,有人提出从教,毛泽东认为,前者需要金钱与关系,后者耗时太久。别人问他的办法,他径直回答:“学梁山泊好汉。”

再比如,长征前夕,毛泽东给张闻天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毛泽东认为,他们的族长权力非常大,长沙发生饥民暴动后,韶山也闹起了饥荒,穷人们发起了“吃大户”的运动,族长便把为首的毛承文抓起来,关在祠堂里吊打,毛泽东得知后,毅然挺身而出,为毛承文抱打不平,最后由于毛泽东据理力争,组长把毛承文放了。当时的毛泽东就已经有了“仗义扶危”的思想,后来逐步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替代。

毛泽东读的《水浒传》大概还是文言文,所以毛泽东不太理解透彻,也无可厚非,1936年在陕北的时候,毛泽东曾对周恩来说:

我小时候读《水浒传》就一直搞不懂,为什么那些英雄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都是武将、文官、书生,这个问题我纳闷了两年,种田的为什么就没有谁去赞颂呢?所以我在想,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思想是统治思想,被统治的农民的思想是不能占统治地位的。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歌颂农民英雄的作品的,《水浒传》能用这种方式歌颂一些非农民出身的英雄好汉,已经不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

那么,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毛泽东是怎么做的呢?没错,他亲自去了一趟山东的梁山,当他的老师陈独秀得知后,笑个不停,心里却承认毛泽东是个天才。

1918年,毛泽东在导师杨昌济的推荐下,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月薪仅有8块钱,但毛泽东不亦乐乎,他看到这么多的书可以读,真是废寝忘食,在这里,他有幸认识了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陈独秀曾问毛泽东,你都看过什么书,毛泽东告诉他,四大名著都读过,这不禁让陈独秀一惊,在那个白话文刚刚被发起的年代,毛泽东可以读完四大名著,这本身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但毛泽东还是对自己的想法抱有不解的态度,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毛泽东于1920年前后亲自去了梁山。这次去梁山,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仍然留下了足迹。

据梁山脚下馍台村张作海老人回忆,在70年代的时候,他曾买过一张《毛主席去安源》的年画,拿回家中,他的父亲十分惊讶:“哎呀,画上穿长袍的这个人来过梁山,等过梁山,我在山北坡的柿子树喜爱见过他,在一个树下他打开包袱在看《水浒传》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原来是毛主席啊。”张作海听到父亲的回忆觉得不可思议,但从时间上看,八九不离十。

回来后,毛泽东告诉陈独秀,自己去了趟山东,不仅拜访了孔子,还去了梁山。陈独秀问,你去梁山干什么?当毛泽东回答完,陈独秀捧腹大笑,不得不为毛泽东竖起大拇指。

那么,青年毛泽东如此认真,他所看的《水浒传》都学到了什么呢?或许,从蒋介石的一句话可以看出。长征胜利后,这个堪称是奇迹的壮举轰动了世界,蒋介石咬牙切齿地说:“当初就应该把《水浒传》禁了,不该让毛泽东看。”实际上,蒋介石的意思是,毛泽东上井冈山的壮举,就是跟着《水浒传》学的。

关于这件事,开国上将陈士渠曾在书中证实过,陈士渠曾亲口告诉儿子,蒋介石犯了大错,就是没有禁《水浒传》。在《回忆我的父亲陈士渠》一书中这样写道:父亲特意说,如今井冈山在几代人的眼中都是神圣的,因为这里的星星之火成了全国革命的熊熊大火,当年毛主席上井冈山就是受到了《水浒传》的影响,秋收起义的工农红军,对于梁山泊占山为王割据一方的理念是乐于接受的。

学宋江,建立根据地

梁山,是 《水浒传》中宋江领导起义军的根据地,它地处山东西南部,最高峰只有海拔197米,不算是特别险峻,但是自古以来却没有人可以小瞧它。在书中,有一个进入梁山的唯一通道,也是风力最大的地方,叫做“黑风口”, 由李逵把守,可谓梁山第一险。

这样的桥段在小说中不胜枚举,毛泽东自然也十分熟悉,1927年,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800余人,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一时间走投无路。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他应该是要进攻长沙的,但毛泽东十分冷静,战士们都吵吵不停,甚至感觉要完蛋了。毛泽东朝着桌子上“啪”的一拍,指着地图上的井冈山,铿锵有力地说道:“不行我们就去当个‘山大王’。”

在过去,带领队伍上山,这叫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在老百姓眼里,这是土匪。但毛泽东不这样认为,带领队伍上山是对《水浒传》占山为王割据一方的移植,这一个创举如果成功了,不仅会成就一代伟业,还会让井冈山名留青史。最后,毛泽东马上给山上的“土匪”袁文才手书一封信:我们不是来抢地盘的,我们希望你们接纳我们,是为了和你们一起共创大业。

袁文才是实实在在的绿林好汉,看到毛泽东的信半信半疑,因为毛泽东的这种搞法,不合规矩,也从来没有人干过。最后毛泽东诚心说道:“给你们一百条枪,明天就来拿。”袁文才虽然占山为王,但囊中羞涩,最缺的就是枪了,最后爽快地答应了毛泽东,袁文才不知道,毛泽东的这个壮举,和《水浒传》里的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图 | 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西南部,地处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据传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有人在井冈山居住了,这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毛泽东认真研究了井冈山独特的优势,觉得这里发展成一个根据地,一方面可以保存实力,一方面可以发展队伍。当朱德的队伍和毛泽东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工农武装革命运动拉开序幕。

毛泽东深知,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都终归失败,但不起眼的宋江起义,却一度立于不败之地,究其原因,就是梁山周围到处是水泊,易守难攻,毛泽东把这种情况和井冈山作了对比,而且利用山林的掩护,加上毛泽东那高超的军事天赋,四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让蒋介石一脸懵。

对于这件事,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在日后也肯定说,爷爷也讲过,当初上井冈山也是受到了《水浒传》的影响。2011年,毛新宇到水浒故居梁山参观,他说:“爷爷当年曾来到梁山调查民情,当时他就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建立根据地,《水浒传》对爷爷的影响很大,他一生都爱读《水浒传》,而且善读《水浒传》,上梁山让他对梁山好汉的起义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毛新宇的回忆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在青少年时期对《水浒传》情有独钟,即便是革命胜利后,他仍然把这本书作为值得二刷三刷甚至一百刷的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在读书

1945年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回击陈立夫说:“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灭”逼出来的,我们是被你们逼上梁山的。”不仅如此,他还对薄一波说:“当时农民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好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统帅得很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和外国元首交谈中,毛泽东也仍坦言说,“我们是被逼上梁山的。”比如毛泽东曾对越南主席胡志明说:“我这个人是被逼上梁山的,以前我没有准备打仗,我本来是个教书的。”很显然,毛泽东在建国后仍然会阅读《水浒》。

1954年毛泽东在杭州散步的时候,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谈起来了《水浒传》,当时的警卫叫孙勇,毛主席问他,你觉得武松这个人怎么样?孙勇说,武松是个大英雄,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还杀了西门庆潘金莲,他是个嫉恶如仇敢作敢当的人。毛主席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回答得不错,我给你打90分。”这说明,毛主席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学习也是很上心的。

李逵可以进共产党

1959年8月2日,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毛泽东诙谐地说:“李逵是我们路线的人,李逵、武松、鲁智深,这三个人我看可进共产党,没人推荐,我来介绍。”从毛泽东点评水浒人物来看,他喜欢富有血性、嫉恶如仇、敢做敢当的人,而共产党员应该是这样的人。

1964年,针对当时西方阵营的头号大国,毛泽东对斯特朗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帝国主义正在把人民逼上梁山。”

综上看,毛泽东堪称研究《水浒传》的专家,毛泽东究竟读了多少年的水浒传,秘书张玉凤回忆,自从她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毛主席就一直经常看《水浒传》,一生读了七十年的《水浒传》,他不仅自己看,还要求孩子们看。

李敏是毛主席的大女儿,自从李敏回到父亲身边,毛主席便一直督促李敏读书,毛泽东的读书生涯就是从四大名著开始的,所以他要求女儿,也要看四大名著。李敏在北京读的是初中,初中生看四大名著,属实是有点费力。

毛主席问李敏:“娃娃,我让你看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你看了多少遍了?”李敏委屈地说:“《水浒传》还好点,《三国演义》我真的读不懂,越读越糊涂,他们到处打仗,我都分不清谁和谁打。”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也不生气,反而会耐心地给女儿讲书中的故事。

李敏说,不光是她,毛岸英和毛岸青在苏联的时候,毛主席就多次给他们寄书,其中就有《水浒传》,此后还多次写信,嘱咐毛岸英看书,毛主席始终都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从没有觉得会影响孩子,反而会培养孩子的敢做敢当的精神。李讷和刘思齐也说,父亲给她们的书单中就有水浒传。

图 | 毛主席和李讷

1959年,李讷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她上大学之前,毛主席曾自编了一本“教材”,实际上这是毛主席给孩子们的书单。李讷这样回忆:

“父亲先让我们读《水浒传》,因为《水浒传》好读,故事也比较引人入胜。然后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诗词。”

毛主席将自己选编的诗词打印成册,装订了好几本,每个孩子一本,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无微不至。

1976年9月9日,83岁高龄的毛主席于北京逝世,子女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桌子上还摆着一本《水浒传》,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已经看不清楚,但字里行间都是毛主席一生的挚爱。

毛主席喜读《水浒传》,也许其中含有对旧社会,以及对黑暗和压迫的不满,也许含有对现代化生活的期许和追求,但无论如何,都饱含着毛主席对那风风雨雨的革命岁月的无限怀念,他用一生的时间告诉孩子们和后人,读一本好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一如他青年时期读书时说过的那句:与天斗争,其乐无穷;与地斗争,其乐无穷;与人斗争,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