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周星驰的票房能力毋庸置疑。

他不论是做演员,还是做导演,票房成绩都超级强悍。

昔年双周一成时期的巅峰不用再提,单论香港票房,成龙和周润发恐怕都有所不及,而在成龙、周润发奔赴好莱坞之后,他完全就陷入一种“英雄寂寞”的状态,在香港影坛完全找不到一个对手,所以他在2008年的《长江七号》上映之后,不再出演。

而自1994年开始拿起导筒开始,其导演作品的光芒越来越盛,到2004年的《功夫》时抵达巅峰,在香港和内地市场同时登顶,其后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以2.18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打破华语电影在全球的票房纪录,2016年的《美人鱼》更是创下超过33亿的可怕票房纪录。

关键他还有作品的口碑和演员演技实力的加成。

而这种“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身份”尽皆异常出色的电影人,其实并不多见。

但关于他的演技能力,见过有诸多不同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看他的前三部作品。

1988年,周星驰出演万梓良电影《捕风汉子》。

这部影片是当时流行的警匪枪战类型,双枪警察万梓良,忠义小跟班周星驰,抓贼和复仇的故事,周星驰的表演看不出太多特殊之处,也就和大多数新人演员一样,沿剧情走向表演,不突出也不违和。

第二部戏是搭档李修贤的《霹雳先锋》,周星驰饰演一个街头混混,其表演明显放松精进,凭这个角色夺得了第25届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奖。

第三部作品是与张学友和莫少聪合作的《最佳女婿》,喜剧天分崭露。

这就可以视作周星驰演技基本盘的定型。

他的演技起点颇高,具体表现是极简自然,尤其适应小人物角色的驾驭,但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他缺乏深刻的情绪流露,也就是说他的悲喜都相对表现克制。

这种情况贯穿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当中。

我们可以任意拿他一部电影来观察,比如1990年那部文艺向的《望夫成龙》,这也是周星驰唯一一部文艺类型的电影,在表演上当然没什么问题,但给人的感觉很淡,淡到甚至没有张力和深刻印象的那种程度。

而文艺类型电影是需要有深刻印记和张力表现的。

周星驰显然不在此列。

但这个欠缺恰好能够被喜剧类型电影完美掩盖。

周星驰仍然走的是许冠文那种冷面笑匠路线,所谓无厘头只是剧情风格,与演员表演其实无关。

喜剧类型的荒诞、夸张特性,可以令演员表演反道而行。

正剧里的大喜大悲,可以极简处理为喜剧里的不动声色,配合荒诞意味反而会生出一种别样的张力。

而在这样的表演国度里,凡是刻意想要去搞笑的表演都会失败,比如刘德华在《赌侠》和《整蛊专家》里,并不适合喜剧的张家辉在王晶电影里,都是这种情况。

刘德华适应的是《天若有情》、《龙在边缘》和《暗战》,后来被杜琪峰放进《盲探》这部与《神探》有些许相似的电影里,做了系列冷喜剧的改造,看得很不适应,张家辉则一演喜剧就让人出戏。

而从许冠文、许冠英、吴耀汉他们开始,到后来的陈百祥、周星驰这群演员,他们或许才能算是天才的喜剧电影人,在喜剧类型电影中,都堪称如鱼得水。

但多数都未曾脱离过喜剧领域,冯淬帆和吴耀汉或是其中的两个例外,一个演了郑保瑞的《意外》,另一个演了麦浚龙的《僵尸》,都表现很不错。

而周星驰在做了《长江七号》中剥离喜剧元素的表演尝试之后,不再出演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对他不屑一顾。

比如说他只是无厘头,表演就是扮丑耍宝,作品没有深刻内涵等等,不一而足。

另外一些人说他演技天下无敌。

比如搬出王晶的评论,说周星驰是他心中的演员演技第一名。

这些印象和概念其实都是片面的。

周星驰有部分无厘头作品,但无厘头只是他某个阶段的一个印记,而作品也同样如此,比如他中后期作品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到《功夫》时达到表演和思考的巅峰。

就表演而言,综上所述,他在喜剧类型中堪称登峰造极,但离开喜剧则无法成为绝顶高手。

所以周星驰其实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而如果再结合其导演能力和作品口碑。

就算在今天江郎才尽。

他也毫无疑问是顶级的电影人。

他的影迷们还在翘首以盼。

期待他出演《美人鱼2》。

这部电影如果真要拍,而周星驰又再度出演。

新票房纪录或可期。

但电影品质与演技的口碑。

未必能皆大欢喜。

毕竟巅峰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