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残疾人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2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最终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日”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十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残疾人更容易遭遇歧视和偏见,他们面临许多障碍,经常难以享受到普通人所享有的教育、保障、就业及其他基本社会服务。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500万人。
中国总人口14亿,残疾人占比6.10%左右。全世界总人数约75亿,有各类残疾总人数达到10亿,约占全球总人数13%。中国残疾人士的比例不高,因为中国没有战争。
但中国是全球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

他们的世界或一片黑暗、寂静,或空间有限,或异常孤独……很多普通人做起来轻而易举的事,对他们而言,艰难无比。

帮助8500万残疾人,真的不是残疾人日的时候出来呼吁一下这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盲道,用形同虚设来形容,我想并不过分。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摆设,跟着它走会撞树撞墙,会撞上共享单车,会撞上违停车辆,会分不清路口店面。坦白说,把瞎子摔成瘸子的盲道,还不如拆了抹平,不硌脚也不卡轱辘。
无障碍设施,常见于一些银行、景点等公共场所。轮椅的坡道,有种无话可说的感觉,有停自行车的,有放货的,还有设计角度不合理的。轮椅要没有陡坡缓降,别轻易走这个通道,容易把瘸子摔成瘫子。

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不想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只是不能。因为我们的社会环境、配套设施,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出行的安全感。

完善残疾人设施,不是个说说就完的事,要落实于行动,细节于设计。保持各设施的合理性、连贯性、便捷性,不能因为利用率不高,就敷衍了事。
对少数群体什么态度,更能反映对大多数人什么态度。

2021年12月2日下午15:00,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残疾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何抒提到,要注重顶层设计,完善残疾人权益保护配套政策。尤其要加强审判场所无障碍建设。除了对现有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外,各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要求,在新建审判法庭和人民法庭时都配套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方便残疾人诉讼。

不多说,希望官方真的可以落实到实际生活。

同时也希望大家无论当面还是私下,不当面谈论他们的残疾状况及成因,用微笑面对他们,不歧视、不嘲笑,必要时,在征得他们的许可后,给与礼貌的帮助。行为上把他们当做残障人士,在精神上,他们都是坚强的普通人。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应做到不占用盲道、接纳导盲犬、公交和地铁上,不占用残疾人专座。

他们或许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以更加惊人的毅力来追梦,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与我们没什么不同,学会平视残疾人,给他们一份尊重。

关爱残疾人,不止是在今天这个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