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716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四川,虽然社会经济并不发达,但是当地军阀并起、互相攻伐争夺地盘。每一个军阀的实力拉到省外去,可能都算不上一流,却在四川、西康等地混战了二十年时间,造成生灵涂炭。其中刘氏一族就出了刘湘和刘文辉两位大佬,刘文辉与我党我军的渊源还非常深,红军时期曾经在长征途中对中央红军“放水”,后来的十几年间更是保持紧密联络、最终成功发动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文辉担任川军第一混成旅长期间,受过势力更大的侄子刘湘(时任第二军军长)的恩惠,两人感情曾经很好。后来刘湘与各路军阀交战,刘文辉也站在自家人这边,屡屡仗义出手。但是刘文辉并非普通的军阀,他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有一批保定系的门客,具备文化素质和科班出身,在四川军阀当中水平相对较高。势力得到扩充之后,所辖部队规模达到了100个团、亲自担任二十四军军长的刘文辉也燃起了统一四川的雄心,这不免与自家的侄子刘湘产生了利益冲突。

为了地盘和势力,两人最终反目,在三十年代爆发了四川的“二刘大战”,刘湘本身实力强大,又借助了邓锡侯等军阀的力量,最终将刘文辉彻底打败。但是刘湘又怕邓锡侯拥兵自重,与自己发生新的冲突成为下一个刘文辉,所以刘湘还需要刘文辉来牵制邓锡侯。于是刘湘没有对侄子下杀手,而是在刘文辉认错后给了他西康的地盘,把仅存的两万残兵保留了下来,叔侄二人最终没有完全撕破脸,刘文辉也老实低调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只能进行长距离的战略转移,八万六千人的中央红军因为湘江战役的失利锐减到三万人。等到经过刘文辉的防区时,实力已经大大受损,要过103米长的泸定桥是非常有难度的。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刘文辉刚刚经过了与刘湘的交锋,勉强保留了一线生机和西康的地盘,不想再拿出全部实力来和红军交战。于是刘文辉敷衍老蒋,故意让手下人放松了守备,只是撤走了泸定桥的木板,却没有完全炸毁这座铁索桥。

最终红军的敢死队经过英勇奋战夺占了泸定桥,也顺利通过了刘文辉的防区。当然这只是从敌人的客观角度去分析,红军能够转移成功,主因还是指战员的英勇顽强和浴血牺牲。但刘文辉当时没有死战红军,还是为日后双方交好铺了路。他自己也达成了目的,保留了自己的部队实力。对刘文辉而言保住了泸定桥,也就是保住了当地的经商通道,刘文辉自己的财脉也得到了保留,可谓一举两得。老蒋和中央军虽然很不满,但当时对于远在西康的刘文辉,老蒋暂时鞭长莫及,客观上给了他恢复生机的时间。

全面抗战初期,力主抗战的“四川王”刘湘病死,老蒋有机可乘,对四川和西康施加的压力非常大。精明的刘文辉深感当地军阀实力有限,都不是老蒋的对手,唯一有可能在日后抗衡中央军的,就是我党我军。因此从1938年开始,他便与我方秘密建立了联络,并且向总理表示:有什么需要做的,他一定会配合。刘文辉上将的这番表态,也为他在解放战争后期的起义埋下了伏笔,在此期间双方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好,刘文辉保持着与总理的秘密互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抗战中后期后,中央军实力不断膨胀,老蒋给西南一众军阀的压力非常大,1945年龙云更是被架空软禁,老蒋基本上有效控制了四川和云南,只有西康还勉强保持在刘文辉的手中,但是也岌岌可危。所以在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国民政府西康省主席刘文辉主动向总理提出,自己可以率领麾下的二十四军发动起义,响应我军作战。

但是当时解放军只有一百多万正规军,处于守势。总理让刘文辉耐心等待时机,不要轻举妄动。终于在三年后的1949年西南战役前,总理亲自指示下,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进步将领在四川彭县发动起义,给了摇摇欲坠的蒋家王朝沉重一击,大大加速了西南地区解放进程。这一次刘文辉终于成为了人民的功臣,洗刷了多年前军阀混战时的不光彩形象。

建国后的刘文辉出任过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59年更是成为中央政府林业部部长,当上了正部级的高官。他一直佩服总理的能力和为人,两人私下是相交多年的好朋友。在刘文辉担任林业部部长期间,一度因为解放前的经历问题受到过错误的对待,总理用各种方式将他保护起来,这更加重了刘文辉对总理的敬仰和感激之情。1976年1月总理因肝癌病逝,刘文辉此时的身体也非常不好,同样得了癌症。但他还是让人用担架把自己抬到了告别仪式现场,看着总理的遗体,刘文辉泪流满面难过不已,于同年6月病逝。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