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三盛楼,估计总会勾起许多老沧口说不尽的话题。尤其是曾经位于四流中路与振华路交界处的老店。十年前,随着城市改造,老店拆除,新店搬到了老国棉七厂旧址处的兴华苑这里。这处老沧口唯一的一家百年餐饮老字号,可以说是承载了世纪岁月的风雨沧桑、无数人的难忘记忆。它已不仅仅是舌尖上的记忆,更是几代人岁月经年的记忆。

说到三盛楼的历史,就得先说说沧口的历史。1891年青岛建置以来,市中心的中山路一带被称作“街里”,而沧口地区就是除了街里以外最为繁华的地区了。沧口最早的街是现在的沧台路,人们称其为“下街”。从明代起就因设有一个散货海港码头“仓口”而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了德国在青岛的权益,日商在沧口地区的钟渊纱厂(国棉六厂)、宝来纱厂(振华路老52号院)、太阳橡胶鞋厂(橡胶二厂)等一大批工厂相继建成。沧口地区的经济随之飞速发展,此时,三盛楼乘势而起,得了“天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占青岛时期,“下街”东边约百米处一条由街里修过来的马路直通流亭,当时俗称为“上街”。这是一条南北主干道路,砂石路面,两边铺有连贯数十公里的石板路,供人力地排车通过。官方称之为四流路,老百姓叫它沧口大马路。新中国成立后,市政部门将此路截为三段,李村河以南为四流南路,营子河以北为四流北路,当中部分为四流中路。

三盛楼坐落在四流中路繁华商业区中心的十字路口上,坐西朝东,北端拐角向西,北边不远处是区治所在地和开坊子的,向东的振华路通向李村及崂山,西去是沧口码头和沧口火车站,几处大商家都在三盛楼南北百米之处。三盛楼处于交通汇聚之地,位置极佳,人气极旺,这就得了“地利”。

1923年,张富盛、张富林兄弟二人到“下街”来投奔姐夫陈年好,三人商量共同出资在“上街”和“下街”的交叉口开饭馆,名为“三盛馆子”,意为“三人共同兴盛”之意,这就是“人和”吧。他们支起两口大锅,面向过往的脚夫和当地的苦力阶层,供应 “杠子头”火烧、牛头肉、杂面汤、大包子,捎带着代卖下街“烧锅”(酒坊)的宋家老黄酒。那现蒸热卖的高密大包子,个大、皮薄、馅足,味道鲜美且食用方便,天天供不应求。后来在街(市)里的一些小馆子里竟然出现了假冒的“三盛楼大包子”,可见当年的影响之大。

到第二年,三人把三盛馆子的临时房扒倒,就地盖起一栋二层楼房,扩大了营业面积,更名为“三盛楼”,请营子村小有名气的前清秀才侯启文题写了店匾额。

三盛楼的楼房风格受日式建筑影响,砖木结构,紧凑严谨,窗户狭长,充分利用空间和建筑材料,木地板铺地,在当时的沧口是一地标式建筑。

三盛楼开张以后,除继续经营传统食品外,还在二楼开设了酒楼雅座,由张富盛亲自下厨,相继开发出三珍扒肘子、干姜黄焖鸡等名菜,尤其是干姜黄焖鸡,号称“青岛一绝”。三盛楼名声大噪,后期更是与中山路的春和楼、台东的聚福楼,合称为岛城餐饮“三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沧口地区工厂众多,吸引了周边县份的农民都来此寻找生路,也带来了各地的传统小吃,像流传至今的高密炉包、著名的沧口锅贴等就是在这时候发展起来的。

1942年冬天,日本车胎股份公司青岛分公司,发生了一起特大爆炸案,炸死日籍职员12名,老百姓称其为“太阳胶皮爆炸案”。有汉奸向鬼子宪兵队告密,说三盛楼的掌柜陈年好有可能参与了这起案子,对其实施刑讯逼供,陈年好被活活打死。日本宪兵队以“通匪”的罪名查封了三盛楼,抓走了张富盛、张富林兄弟,三盛楼被迫关门。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张富盛的本家张文进、张振儒联合黄连城三人投资,将三盛楼加以修缮,增加了菜肴品种,扩大营业规模,再次开业。当时沧口的工业、运输业有了大的发展,他们又投资开设了几处买卖,三盛楼更加闻名遐尔。

新中国成立之后,三盛楼更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时沧口地区有三家规模较大的饭馆——三盛楼、满口福、瑞祥,其中以三盛楼名头最为响亮。

1956年公私合营后,三盛楼归沧口区饮食服务公司管辖,营业场所仍为700平方米的两层楼,一楼经营快餐食品,二楼设雅座和酒席包间,装潢简单,但极具地方特色。菜肴以鲁菜为主,以炸菜、扒菜、冷拼和卤酱菜见长,风味菜有烤大虾、清蒸全鱼及各类海鲜菜,花色面点有风车酥、四喜饺等,后来还开设羊肉馆分部,也经营元宵等节令食品,暑季的冷食供应也很有特色。在经营服务上,既可电话预约,送饭菜到户,又可为家宴、婚宴、寿宴提供到户服务,荣获大众餐饮先进单位、市民满意的大众饭店等称号。2001年经改制更名为青岛三盛楼有限公司。

即将拆迁的三盛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老店已成一片废墟

随着青岛火车站北站的建设,2011年11月,这座位于四流中路134号,曾经与春和楼、聚福楼齐名的老店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昔日的辉煌暂时进入了历史。

本文编辑参考源自李沧文史第七辑《企业篇》,作者为民俗学者、作家李生德老师。文中图片源自文史爱好者华龙先生、老网友“沧海人”等曾经提供。

说到三盛楼,很多读者就会提起它是岛城的三大餐饮名楼之一。本公众号近期也陆续编发过相关的图文介绍。作为民间及网络上老青岛延续的叫法,上世纪三十年代,春和楼、顺兴楼、聚福楼被并称为岛城餐饮业三大名楼。青岛解放后,因顺兴楼关门闭店,位居市南的春和楼与台东的聚福楼、沧口的三盛楼又被并称为岛城新餐饮业的三大名楼。也有一说,是将以上四家餐馆合称为岛城四大名楼。

如上,也只是网络文撰中的表述,因未曾深入考据,至今亦未见所谓三大楼、四大楼的正规史料记载或图文图片举证。

曾经的四流中路和振华路的十字交叉口处,三盛楼的牌子很是惹眼。经过拆迁之后,店面搬到了兴华苑位置。时隔多年,我也是第一次光顾新店址,老店异址能够坚守如初殊属不易。出得门来,不经意发现,斜对面的一处网点赫然是“小红楼”,从台东消失后竟然在这里发现了它,只能下次有时间再去品尝一下那也曾熟悉的味道了。也真心希望这些老店的传承者能将那些青岛的老饮食文化用心的传承下去,这不但是老青岛的一种情怀,更是岛城的一笔宝贵财富。

回顾历史过往,感怀风雨变迁。不管怎样,曾经大马路上的老三盛楼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尤其是老沧口,那是一种无法抹去的记忆与情怀,期盼着这座百年老店仍能够续写老品牌的辉煌。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重新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