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常山人的地方

就有常山信息网

今天23:28,

央视CCTV-10

将播出《中国影像方志》浙江卷常山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这是如今每一个小学生,都会学到的诗歌《三衢道中》里的诗句,作者是南宋诗人曾几。诗句所描写的花香鸟语、青山绿水的景致,正是这座位于浙江西部山区的小城——常山。

三衢山上,石林耸立,刻画着自然的险峻与雄奇。常山江畔,流水潺潺,见证了历史的繁荣与沧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名记

秋风柔柔、稻花飘香,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常山人民已经生活了上千年的时光。公元218年,东汉建安二十三年,统治江东地区的孙权,在今天的何家乡,设置了定阳县,隶属于会稽郡管理,这是常山地区历史上设立县制的起始。

唐代咸亨三年,公元672年,中央政府在这里重新调整规划,设立了一个新的县域,因为县城以南有一座名叫常山的山,所以得名为常山县。从这以后,常山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地理记

地球拥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光中,地球地层按照前后时间顺序层层累积,每一层地层,都对应着一段特定的年代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钉子的全称,是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人们通过不同的金钉子,来确定不同年代的地层。一旦认定了一枚金钉子,就意味着它所代表的年代地层,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了一个公认的划分标准。

二十多年前,地质工作者在常山县黄泥塘地区发现了特殊的地层岩石,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院士的带领下,科研团队对这里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他们找到了能够认定金钉子的重要依据——笔石化石。

今天,常山金钉子国家地质公园,不但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普基地,也让小小的常山,走向了国际交流的舞台。一代代常山人,在这里接受着科学的熏陶和洗礼,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科学求真的种子。

宋诗记

常山位于浙江的西部山区,与江西相毗邻。自古以来,从安徽、江西和福建而来的客商行人,行走于蜿蜒的古道,翻山越岭之后,可以抵达钱塘江水系的上游——常山江。

南宋之际,大批中原人士进入浙江,杭州成为南宋的政治中心,常山也因此成为安徽江西前往杭州的必经水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的常山江,因此变得格外繁忙,两岸码头众多,船只时时停靠,常山人因此形象地将这条江,称为常山港,“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形容就是当时的盛况。

今天,人们经过整理研究,发现有近千首宋代诗词都与常山密切相关。宋代的陆游、朱熹、范成大、辛弃疾、曾几、赵鼎、杨万里等人都在常山留下过,数量众多的诗篇成为常山最重要的文化瑰宝。

美食记

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处浙江、安徽和江西、福建、四省交通要衢,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常山人的口味变得独特,这里的辣,远近闻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清澈的常山江,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新鲜的渔获,鱼虾的鲜美,与辣椒的香辣汇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点的鲜辣口味,这才是常山人世世代代,最深刻的味觉记忆。

对于常山人来说,“鲜”,来自于自然孕育的食材,来自于薪火相传的技艺,而“辣”,则源于家常滋味的火辣,源于常山人性格中的豪爽与热烈,源于日子的红红火火,它们融汇在一起,以“鲜辣”的独特风味,诠释着常山的味道,展现着美好生活的芬芳与韵味。

非遗记

喝彩,具有“高声叫好,称颂赞美”的寓意。常山喝彩歌谣,是常山当地一种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彩词工整押韵、流畅和谐。常山人多在结婚、上梁、祝寿、开工等庆典活动时进行喝彩,用来祝愿美好,期盼幸福。

常山喝彩,最初是在木匠行业内传承的一项古老技艺,在木匠为别人盖房子上梁的时候,往往要举行喝彩祈福的仪式。表演常山喝彩的艺人叫做彩师,他们并不专门以此为生,喝彩只是一份兼职助兴的活动。

今天,古老的常山喝彩歌谣,正被注入着新的生命,人们将对新时代的美好祝福,写入彩词。声调依旧,词句常新,言之不足 歌之咏之。

当代记

胡柚,芸香科柑橘属作物,早在清代,常山境内就开始种植,胡柚营养丰富,酸甜适口,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果和传统药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常山开始推广胡柚种植,但是到了2000年初,胡柚的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农户的积极性也收到了影响。经过不懈的努力,常山胡柚的产量和销售,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小小的胡柚成为常山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油茶,是一种山茶科植物,茶籽经过压榨之后,就得到了山茶油,这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味道独特的油料。

常山种植、培育、发展油茶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合山茶树的生长,大大小小的山坡上,茂盛的油茶树是最常见的风景,常山的油茶树种植面积,位居浙江省的第一。

这就是常山,群山青翠、舒展着天地的豪情,江水清涟、流淌着千古的诗情。那一声声质朴的喝彩声中,回荡着常山人对幸福生活的祝福与期盼,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挥洒着奋斗拼搏的汗水和激情。

常山人民,用汗水为墨、践行为笔,在时间的长卷上,续写着美好未来的灿烂诗篇。

来自:爱常山

有常山人的地方,就有常山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