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在国际上率先鉴定遗传性肝病多个新的致病基因,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肝病研究团队王建设教授课题组再度传出好消息:自鉴定MYO5B缺陷引起肝病的新表型以后,通过多年病例积累,课题组根据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发现MYO5B突变的性质和所在不同功能结构域与疾病表型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肝脏病杂志《Liver International》。成果将为MYO5B疾病的认识及患者的个性化管理提供新指引。

MYO5B基因编码的蛋白隶属于Ⅴ型肌球蛋白家族,主要由Motor、IQ、Coiled Coil及Globular tail四个功能结构域组成,参与细胞内囊泡运输。2008年,国际上首次发现其是一种严重致死性的先天性腹泻(微绒毛包涵体病)的致病基因。

2017年,王建设领衔的肝病团队鉴定了MYO5B缺陷引起新的表型-单纯低γ谷氨酰胺(GGT)胆汁淤积症,表现为从进行性家族性胆汁淤积症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暂时性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连续疾病谱,类似于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1型和2型。

同时该课题组基于有限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发现双等位严重变异(包括无义、框移及经典剪切突变)仅见于微绒毛包涵体病,而单纯低GGT胆汁淤积患者则至少携带一个非严重变异。

随后王建设课题组与荷兰Sven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基于细胞实验结果提出MYO5B完全缺失不会导致低GGT胆汁淤积,保留Rab11a结合位点的突变蛋白通过毒性获得导致胆汁淤积 。这一理论主要基于体外实验提出,迫切需要临床数据的支持。

在新的研究中,王建设教授课题组携手国内多家儿童肝病医疗中心和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专家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临床及基因新确诊且尚未报道的MYO5B缺陷患者,详细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突变信息。

团队提出,携带错义/非框移变异定位于MYO5B蛋白非Motor区,尤其是IQ区的患者更可能表现为单纯低GGT胆汁淤积,这对于预测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指导MYO5B蛋白各结构域的功能研究有重要意义。

据悉,王建设教授带领的肝病团队长期致力于儿童肝病研究,未来,该团队将持续深入进行MYO5B缺陷相关肝病的致病机理和相关代偿机制研究,以期为儿童罕见遗传性肝病,尤其是MYO5B缺陷相关肝病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治愈的希望。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