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家荣格,年轻时在医学院求学的时候,自己的堂妹出现了被“恶灵”附身的情况,这个十五岁的女孩在某天突然倒地,醒来后的口音从瑞士腔,改成了颇具流利、文雅和肯定语气的德国腔。

自此,他开始参加堂妹的“招魂会”,在灵媒的一些列操作后,几个人围着桌子将手握在一起,然后桌子开始抖动,这个女孩就进入恍惚状态,“恶灵”就开始通过其口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醒来后的堂妹,声称自己在另一个世界,名字叫伊文琳,几个前世是伯爵夫人,女巫和牧师太太,还为大文豪歌德产下名私生子。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也有很多类似附身、见鬼和种种灵异的现象,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这些“怪力乱神”,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附身

我的家乡丹东,有一座建筑叫广济塔,原址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满洲大舞台”,常年聘请全国京剧名角登台演出,后来因为一场大火,烧死700余人,一时间各种可怖的流言飞起。

后来当时的政府为了安抚百姓,建了一座慰灵碑,建国后这座祭祀亡灵的建筑,因附近的广济花园小区,也被顺口改了名。

有位来访者亲戚家的小男孩,因为爷爷经常在家看央视的戏曲频道,一来二去竟然学会了唱戏,时常一边拍着大腿,另一只手在空中模仿比划,也算惟妙惟肖。

这天他接孙子放学,在路过广济塔的时候,突然感到被孙子捏了一下,然后就听见孩子说:“有个穿戏服的人在和我招手”。

这个老人家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广济塔周围除了香炉,什么都没有,在回想起孙子最近的表现,有些头皮发麻,赶紧搭了辆出租车回家,当之后的一段时间,这个孩子就开始说“胡话”,告诉家长,自己以前唱戏可好听了,舅舅特别喜欢我(他没有舅舅)。

来访者曾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被这件事冲击到后,诱发了一些列的问题,最后来到了咨询室。小男孩的家里,在那次事件后,禁看戏曲频道,当在过一段时间,家人们在问他这些事情,相关的记忆完全消失了。

有人说这是孩子“丢魂”,一些小朋友在做噩梦,受到惊吓等意外后,身体里的“魂”就逃出躯壳,开始发烧、胡乱说话,甚至出现幻觉,按照宗教的说法,就是有其他东西附身,添补了身体里缺失的空间。

所以,民间有“叫魂”的风俗,中医可能会诊断心脾两虚,或是肝脏的情况,心藏神、脾藏意、肝藏魂。

但这个小男孩的状态,似乎有着微妙的区别。首先,根据了解,他并没有出现惊吓、噩梦或是什么导致心理创伤的事件,或是因为家长养育模式的原因,让这个孩子潜意识里想搞些事情,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他对“唱戏”这件事单纯的专注,可能触发了世界深处,某个有趣的“灵魂”。

(广济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鬼

荣格在自传中回忆往昔,在1916年,他因为某些原因,开始撰写“对死者的的第七次布道词”,在刚写到开头的时候,就感觉周围的氛围开始变的“古怪”,似乎房间里塞满了“东西”。

当天夜里,大女儿就看到穿白衣服的人穿过了房间,二女儿则说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被子被人扯下去两次,翌日下午,大门的门铃开始发疯似的作响和抖动,大家起身去看,但门外却空无一人。

他意识到发生某些事情了,周身抖动个不停,屋里像塞满了人,感动难以呼吸,问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周围似乎出现了声音,齐声喊道:“我们是从耶路撒冷回来的,我要找的东西却找不到。”这正是“七次布道词”开头的话。

然后荣格的灵感不停的涌动,当他拿起笔的时候,周围瞬间安静,空气也变的清新,那群“鬼”不见了。

无独有偶,荣格在书中回忆起自己在1913年时,出现了一系列的幻觉,洪水淹没了阿尔卑斯山,黄色的巨浪和漂浮在水里的成千上万居尸体,将大海染红,在两周过后,这种幻觉再次出现,血海的景象更为突出。

他判断这些幻觉是否预示着,要爆发一场革命,在不久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启。

这些幻觉看起来太不可思议了,就好像老套的惊悚片,才会看到的画面,但又在某些方面,表达甚至预测了某些事情的发生。

和灵魂有个约会

1.在云端

荣格在博览群书,结合自己的经历后,创造了集体无意识理论,指的是人类所有的经历、知识、经验以及相关的一切,都以某种方式留存起来,就好比存储在网络上的“云系统”一样。

集体无意识可能通过梦、幻觉或是其他的形式,被人感知到,这些信息是古老、原始以及非常态的,后天受到的科学教育,或是理性思维,会屏蔽和否认这一切,个体也会为了适应家庭和社会,发展出独特的人格。

这种适应性发展出的东西,不是为了触及集体无意识准备的,当因为遭受严重的打击,挫折或是经历过重大的疾病时,之前发展出的人格会被击碎或者压抑,集体无意识的信息,就会通过某种方式,去“占据”这个人的身体。

有些信息凝集成了某个人物,就好像过去的灵魂来临了一样,有些信息则以非常散乱和无序的方式呈现,这会让人看起来“不正常”,充斥着许多光怪陆离的画面、声音,甚至的“味道”,但在某些时候,又有着神奇的洞察力和智慧,只是无法以现代社会可以接受的形式表达。

儿童能看到一些“东西”,或是出现被附体和“丢魂”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人格还没有发展成熟,最原始和古老的那些信息,依然会通过各种方式,在其身上呈现。

2.来自某处

在多年前,那时我应该不到三十岁,终日沉迷于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世界,有天夜里在半梦半醒之间,扭头突然看到一张没有五官印度人的脸,静静的躺在旁边。

在那个时候当然会有些恐惧,但直觉又告诉我,这似乎又是在表达着什么,在突然的“顿悟”后,那张脸瞬间消失不见。

原来,当初在进行种种的思考和感受时,极力的排斥宗教方面信息,认为这些不够丰富,把人限制在某种固定的框架下面,虽然也会通过这种渠道,得到一些感悟和关联性,觉察方便的“法门”,很多精神分析师也是这样做的,但还是想创造出一条更恰当的路径,无需被限制住。

长期的“沉迷”也让我忽视了现实的生活。

那张脸提醒了自己的没有看到的东西,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有宗教的信仰,但可以从另外的视角,去理解和感受这部分的信息。

当人极度专注某项事物时,潜意识或者集体无意识会通过梦、直觉、幻想,以及现实发生的事件,用某种象征性的方式,去提醒和呈现一些东西。

3.

有人说,艺术大师们都在用一生去回到童年,单纯的灵魂总能触及到集体无意识那些,神秘而丰富的信息,人类进化千百万年来那些古老的力量。

某些宗教的科仪中,会去念出数代先辈的名号,祭拜的神明,是那些过往的经验、智慧。

力量凝结成的原型,其中丰富的内涵,会让人产生奇异的梦境、直觉和幻象,每个人接受的渠道和方式不同。

当穿越这些,继续下潜,自己内在的天赋会更敏锐的觉知到,那些和自己相关的,集体无意识中给予的礼物,那些亘古不变,或是根据时代的变换,瞬息万变的东西。而我们也可以在集体无意识中,寻找自己的力量。

无数的命运的过程,已经被印刻在某个角落,现实生活中,这些过往“样本”的集合,会提前预知到某种变换,然后用自己独特的表达,结合不同的人格,去展示着自己的存在。

就像《荣格与炼金术》里说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亲身“尝”到某种内在的真相,只要努力追求,即便只是一小口,都足以使生活丰富起来,充满意义。

作者| 刘晓凡

编辑| 怡安

为什么你无法坦然地躺平平平平平平?

2021-11-30

中年追星:人老,心不能老!

2021-11-29

耳背的心理学解释 | 孤岛困境

2021-11-25

吃屎吧,我的孩子!

2021-11-20

女心理师的三重门:成为女人,成为母亲,成为父亲

2021-12-01

×

很多家庭里,父母活成了孩子,孩子反倒成了父母情绪的载体,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小大人”。没有准备好的父母,只有没准备好的父母。

如何让父母和孩子各归其位,今晚7点,李楠为大家带来“常见不良关系之-亲子关系倒置的5类典型父母表现”主题直播。

一键预约,没有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