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图:鲍黛斋主人(王建款) / 邓建栋

鲍黛,凤湖上一颗明珠

凤湖自古若蓬莱,十里风光诗卷开。
碧水秋声孤鹭去,霜枫柳影数帆回。
浮云与我应同趣,我与浮云未共徊。
最喜鸣山看不厌,参天樟树出良材。
——题记《凤湖行》
一道水,一道城,城在水边,水边有城。平阳民谣有曰:“鸣山伏虎山,虎山直落山下方。山下方一转弯,就是鲍岱小台湾“。“上海滩,弗值鲍岱、塘桥桥间。”这都来源于一条河的乡土情结。这是一条历史之河、人文之河和景观之河。她带着母性的慈爱与父辈的尊严,带着碧波粼粼的旖旎风光与钟灵毓秀的灿烂文化,从岁月深处汩汩流来。
透过时光隧道,她从东晋时代,伴随时光年轮辗转千年,北依瑞安码头,西靠平阳城,一路逶迤,“十里荷塘”像一支无休止的曲子,飘荡在古今游子的梦里。
听老一辈人说,历史比京杭大运河还悠久的它,像一条大地血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温州人,孕育了璀璨的瓯越文明。宗祠、宗教、河居、榕亭、古桥、水运、农耕文化相得益彰,把塘河两岸装扮得像一座文化大观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秃笔书鲍黛 双樟映凤湖
梦里平瑞塘河,横阳五里是伏虎山。伏虎山下鲍黛湾,斟一壶时光的酒,摇一帆童年的船,看一眼两岸的景。十分美景七分有你。
十里塘河,湖泊纵横交错,尤其是鲍岱河——鲍黛湾,是凤湖之北端一颗水上明珠,素称“温州小台湾”。往东一里许,有塘河游步道鲍黛大桥,去年建之。横跨鲍黛河,连接鲍黛与塘桥自然村。有诗云:谁执塘河追彩虹,晶光璀璨夺天工。白鸥点点掠微浪,铁笛声声穿晚风。横碧水,锁长龙。大桥飞渡架苍穹。北南两岸今流畅,依旧涛声贯耳中。
游步道鲍黛大桥东首与之平行并列的是古老的塘河之长桥(1979年重建)。跨三大寮河龙口舌段入北塘河口处。水泥平板人桥,15孔、长105米、宽2.4米,高8米。
鲍岱双樟,凌空隔岸虬枝交结在一起,似久违的恋人,相隔百年才相拥在静谧的河岸边。据当地老人称,这两棵隔河相望的樟树,大的是雄香樟,植于清代康熙年间,小的也有一百多年的树龄。每当夜幕降随时,香樟发出淡淡的幽香,盈盈溢在大妈少妇的广场舞间。据说这两棵香樟是嫦娥带着小白兔,留恋人间,香囊的香樟种子留下的。瞧,香樟树下这头青年男女在喃喃私语,那头大妈少妇在广场音乐中翩翩起舞。当地人认为鲍岱双樟既是吉祥树,又是爱情树。196O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此树差点成为炉里之炭,村里一智叟,以树杆代替,才免于一劫。
鲍黛鲤鱼潭,金虎戏水潭与牛弯潭,构成三潭之映月。鲤鱼潭在村迤东鲍黛大桥下,据说此潭在大干旱的时候,也不干涸。
村迤东半里许,塘桥长桥下,水潭方圆五里,有潭鲤鱼跃之。故名鲤鱼潭。迤西又有山脚下潭,也称山麓潭,潭中有一只老乌龟出没,又名乌龟潭。又迤西二里许,有一牛弯潭。此潭状如牛弯。因名牛湾潭。与金山潭(金水牛),水牛潭成犄角之势。

梦鲤游塘河 虎山皆桃源
鮑黛成村史有记载于明代,据《平阳地名志》中载:据当地《鲍氏宗谱》载,明正统年间(1436-1449),鲍姓族人迁此聚居,筑埭蓄水灌溉,名曰鲍埭,后因“埭”与“岱”平阳方言谐音,村名遂成“鲍岱(黛)”。只是如今村中已无鲍姓人家,为曹,夏、冯、王、洪、翁、陈、周、林、朱、支、徐、郑、伍、施、杨等十六支姓氏杂居。
王姓是明代温州龙湾榜眼王王瓒之后裔,迁瑞安蛟其、平阳坑,再由民国时迁入鲍黛。
其中人数最多的曹姓为明代末年由永嘉场迁居于此。鲍与棒,岱(黛)和袋方言谐言。故戏谑为乞丐的讨饭家伙,故此,民间有传说,鲍黛是讨饭人来此安家落户。
有诗为证:“飛鷗撒浪三千裡,暮草搖風一萬畦。黛色淺深山遠近,碧煙濃淡樹高低”。
站在鲍岱河鲍黛湾湖畔上,望着连绵起伏的伏虎山,鸣山月潭、山下方七星潭、鲍黛老虎潭与牛弯潭、塘桥鲤鱼潭、庙头沙龟潭、垟底山前西湖潭。七个小村庄依山带水围绕此山。犹如七星捧月。
顺治《平阳县志·舆地》载:“自晋郭景纯之定小治,以仙坛、昆山对峙于前,鸣山石塘拥障于后,故宋令陈容有词云‘前分凤翅,后叠峨眉’之句”。而俗传左右二山为斗牛,鸣山为伏虎,言其形胜也。”
伏虎山,是江南古万全平原西部散落下的七星山之首,形如虎卧,故名为伏虎山。相传平阳县有座奇山,山形似伏虎,名伏虎山。又因山腹中有洞穴常有声,又名鸣山。
伏虎山是座孤山,据考证,很早以前,也有溪涧,由于长年水冲雨落风吹日晒,虽有溪痕,也是干涸而野草丛生。
距今五千年前,万全还是一片海洋,后来海水消退,陆地渐露出海面,最终形成了今日万全水网平原。明万历《温州府志》载:“万全乡,负县郭,古为海,后筑塘为田。”在万全,世代流传着”沉落策州洋,涨起万全垟”这一说法。万全垟,是指平阳横屿山脉以北与瑞安飞云江南岸之间的平原。这里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有温州的“大粮仓“之称。据传“万全”一名是“万船”谐音而来,据《平阳县志》记载,万全仙口一带是三国时期国家造船基地——横屿船屯,能停纳一万艘船,后来“万船”成了地名,谐音“万全”,一直沿用至今。

伏 虎山(鸣山) 《鸣山与万全塘》一文中写道:距今五千年前,鸣山仅是海边的一个岛屿,潮汐冲击,风浪洗刷,日积月累,形成海蚀洞,潮涨时,汹涌澎湃,鸣声如雷,故名鸣山。后来海退,万全平原露出海面,孤屿成为陆上的孤山,但鸣山之称,沿用至今。

在南宋时期,与鸣山毗邻的步廊村出了武状元蔡必胜,曾经在鸣山立一个筑塘河堤岸

的工程调度中心,成绩斐然。比他大二岁的瑞安塘下的陈傳良,徐谊、叶适,均同朝为官惺惺相惜。陈傳良为着鸣山的诗意盎然,赶来欣然命笔一首七律《游鸣山寺》:“ 惰归春力不胜驱,风雨尚愁人掺裾。掠尽残红前日树,催还新绿去年畲。相将兴尽随花屟,赖有朋来载酒车。但得从今身尚健,吾乡风物胜匡庐。” 把鸣山风光旖旎与社会环境有机结合到淋漓尽致。 
鸣山除了水与寺外,还有“鸣”字,引起思考,到底是鸟鸣还是山鸣?若是山鸣在何处?鸟鸣也有道理,这里是茫茫江水,经过漫长岁月涨起万全垟,一座岛屿变成一座孤山,共有七座山,星星点点,甚为广西漓江之味,统称为七星山。堆放最前面是鸣山,自然而然成了鸟的天堂,叽叽喳喳,鸟鸣山更幽,取鸣字不说没理由。唐朝五代的罗袞所写鸣山:“天下名山有,未闻山自鸣”。

传奇碾米厂 一篇曹氏泪
鲍黛三面环水,村民临水而居,南朝伏虎山(鸣山),东临高速与塘河古老长桥,看朝霞照射下的古桥,更外妖娆;西架高铁路。有诗云:前凤湖,后林河,左右连水阁。南高速,北铁路,东西驶塘桥。

过去,在鲍岱村两棵大香樟树旁边有间碾米厂,生意非常兴隆,四里八方来碾米的船只一直排到塘河外……

据89版平阳县县志载:1949年8月,平阳首创公营平阳县电力厂,兼营碾米。1950年,县府分别在县城大巷和万全鲍岱两处,创设隶属于公营电力厂的第一碾米分厂和第二碾米分厂。1951年,县府批准中国粮食公司平阳支公司接管鳌江和平米厂,改建为国营和平米厂。1952年,电力厂和两个碾米分厂划归县工业科管理;碾米厂改称地方国营平阳第一、第二稻谷加厂。1953年,两个加工厂又划归县粮食公司管理。
据笔友薛茂苗回忆,年轻的时候曾经听父母说起过,父亲曾经在鲍岱碾米厂做工,工种是站斗。那时生活艰苦,父亲经常在晚上下班后打着手电筒从塘河路步行回宋桥杜山头家中。记忆中,邻村步廊有个叫刘志昌工友与父亲关系很好。
另据村里九十岁高龄林彩贵回忆:“民国时期,由乡贤曹子飞、曹林飞等曹氏兄弟创办。记得那年腊月二十七、八,碾米厂里工人都休假回家了。可有一位农户还来运谷来碾米。曹林飞见没工人不在,亲自上阵开动机器。由于当时穿的是旧时长衫,一不小心长袖被机器缠住,因此发生了意外事故”。
岁月悠悠,河水长流。如今,鲍黛两棵大香樟树旁边已经找不到碾米厂的痕迹,现原址建起民居,由三户村民居住。碾米厂的故事成为乡村父老茶余饭后的话题,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古榕换新枝

距离鲍黛一里许,有一小村落名塘桥,塘桥民国时期隶属鸣山乡,后隶属于万全公社鲍黛村塘桥自然村,沿用至今。

塘桥横跨塘河两岸,桥西首有亭,亭后有一棵大榕树,是无柄细叶榕,枝粗叶茂。不过仔细一看,发现这棵榕树的下部的树干特别粗大,也显得十分苍老,上面的枝干仿佛年轮要短许多。据地方志记载:,这树约有五百年树龄。由于受台风影响,只留下部分的树干。后来上面的树干与树叶又重新长出来,形成今天这般模样。站在塘桥上,看桥边有亭,亭旁边有树,树形如伞。桥下塘河微波荡漾,一叶扁舟悄然地停靠在岸边,轻轻地摇动着。好一幅水乡风光,让人无限遐想。恰如清代女诗人范荑香诗中所描绘的:缓步同行过小桥, 春风吹暖卖饧箫。忽惊背后来游客, 退入垂阴折柳条。这迷离旖旎的风光,令人有些许陶醉。

从塘桥沿着北畔塘河路往北走,步行三百米许,一条大河跃入眼前,微波涟涟的河面上有一座长长的桥。只见两岸杨柳依依,乌桕着水,水中倒影有树,树影迷离。每当晨曦与夕阳西下,河上长桥的细长身躯倒映在微波中,显得那么清幽,那么寂静。与高速鲍岱大桥、鲍黛游步道大桥相辉映。既有现代化的文明,又有古老的恬静。

北塘河畔----上水礁坑溪水,过十八家,岭下,石塘岭,至白岩,有来自风门山的溪水注入,往北行,在河里山附近分别有来自西岙和北山的两条溪水注入。到河边和金山之间,有来自西桥头之水注入。至金山潭,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南行,为鸣山河与鲍岱河的部分注入之水;一支转向东北行,过老鲍,至后林垟转往东南行,在小姜垟附近注入北塘河,为后林河。

此河是北塘河支流之一,称为三大寮河,又名临区河,这里就是三大寮河的龙口舌段,也是三大寮河与北塘河的交汇处。河面最宽处有一百多米,比北塘河最宽处还宽,比京杭大运河的平均宽度也宽,因为北塘河最宽处为94米,而京杭大运河的平均宽度为90米。此桥俗称塘桥长桥,这里接水亭、石塘诸山之水。暴雨时水流湍急,很长时间里没建桥梁。1945年时才由临区下里人黄裘(号馨山,字昌桂)出资建造。施工师傅是很有技术的郑姓泥水匠。桥式结构仿泉州洛阳桥,筏形基础,船形桥墩。只是石桥要短得多,只有四墩三间,南北两侧用石砌河堤连接石桥。当时称倡义桥,民间则误称为“鲳鱼桥”或“鲳鱼墩”。此桥于20世纪70年代初拆之重建。
据鲍黛老人说:“1976年大旱时,露出河床形状宛如巨龙伸出的舌头,当地人称之为龙口舌”。有诗云:長橋鮑岱至今存,龍口舌邊別有村。野老不知名倡議,訛稱俚語鯧魚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