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文汇教育微信号(ID:wenhuieducation)

她的标签,似乎和外界概念“活在云端”的

科研达人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29岁成为北大女博导是怎样一种体验?算了算,带过的学生里年龄最大的,比自己小了3岁。

2013年,29岁的她来到北大,在燕园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博导,在课堂与实验室之外她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舞台”,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国际研究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自然》《科学》上均有发表论文……

看到这些头衔,兴许读者跟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她大概是一位每天呆在实验室、从早到晚搞研究、高冷与智慧并存的女科学家。

然而现实中的她更像一位邻家的大姐姐,科研做的好仅仅是一个方面,她还有更加丰富的生活。

如今,她再次登上人民日报,除了教学和科研外,和科学队长一起做了一系列的科普和科学教育的课程,就是为了让全国的小学生都能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她是令人艳羡的女科学家刘颖,而“接地气”的她,每一个标签,似乎都和外界概念里的“活在云端”里的科研达人大相径庭。对于刘颖来说,高效率科研,高质量生活,这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刘颖从小就对自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年幼的她喜欢观察蚂蚁搬家、分食,还爱读《十万个为什么》。在中学的实验课上,她第一次尝试从香蕉中提取DNA。

神秘的基因,竟然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够获得,这令刘颖惊奇而又兴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从此,奇妙的自然在刘颖的心上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她逐渐认定自己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高考时,刘颖填报了南京大学生物专业,并坚定地勾选了“不服从专业调剂”。

进入南大后,刘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在本科毕业后一定要继续深造,最终能够建立自己的课题组和实验团队,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生命问题。”

回顾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一路风霜雨雪,每当遭遇困境,本科时所设立的目标和方向,就像茫茫迷雾中的一座灯塔,给予她勇敢面对、不断前进的动力。

本科毕业后,刘颖考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师从刘清华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本科时,她大量吸收理论知识,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她真正开始进行操作和观察,从“理论学习”逐渐转向“科学探索”,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和所有的留学生一样,刚出国时,摆在她面前的第一关就是语言关。

出国留学的第一年,坐在教室里的刘颖根本听不懂台上的教授究竟在讲些什么。为了不落下功课,她只能给每一节课都录上音,晚上回家后再反复聆听,直到听懂每一个知识点为止。

而且,和所有理工科留学生一样,刘颖也曾为试验熬秃了头。

刚进实验室时,看着面前的一大堆试验器具,她甚至连最简单的转化试验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她请教遍了实验室的每一个人,如果赶上周末,实验室没有其他人,她就找隔壁实验室的师兄求助。

靠着这样一点一滴的努力,刘颖慢慢地摸进了学术研究的大门。

但在这扇大门之后,还有着更多的困难——要么是试验毫无进展,要么就是好不容易做出了结果,却和自己预想的大相径庭。

读博的前两年,她陆续做了四五个课题,但没有一个能顺利进行下去。

最艰难的时候,刘颖甚至动了换专业的念头。

这种经历相信很多留学的“研究僧”小伙伴都遇到过,对整个过程中的煎熬也一定能够感同身受,但好在,性格好强的刘颖并没有放弃。

她意识到:试验前期的失败不过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即使失败也不应颓唐,因为早一点发现这条路走不通,就必然能早一点找到正确的道路。

3

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时,刘颖养成了跑步的习惯,还偶尔会参加马拉松。哈佛大学所在的城市波士顿有着浓厚的跑步氛围。

创办于1897年的波士顿马拉松,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她住在查尔斯河畔,每天从窗口眺望,都能看到沿河奔跑的人。那时科研任务很重,能聊得来的朋友又不多,跑步渐渐成了她减压的方式。

刘颖觉得,跑马拉松和做科研很像,时常是在和自己竞赛,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如今的刘颖很难有大块的时间用来长跑,不过她依然保持着很好的运动习惯。

日常时间里,她经常想办法在办公室做些简单的锻炼;当学校里有长跑等体育活动时,她也会前去一展身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刘颖的朋友圈,几乎寻找不见“学术”的高冷身影,反而充满了生活中的乐趣与活泼。晒美食与晒娃成为刘颖的日常。

刘颖做得一手好菜,曾有朋友说她是“被科研耽误的厨子”。而作为厨子在公众视野中出现,刘颖也做到了。

在CCTV2最近一期《回家吃饭》中,刘颖便做了拿手的“福袋”,这道菜也曾惊艳她的美国同学。

除却科学家和厨子的身份,刘颖还是一个一岁多孩子的母亲。

“做了母亲后,整个人会成熟很多。”刘颖坦然,之前自己比较有孩子气,但自从女儿出生后,她第一次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百分百地依赖自己,需要让自己做个改变。

面对新生命的诞生,刘颖毫无经验。“她毫无理由地哭,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刘颖不得不让自己的母亲帮着带。

“我当时想,我妈把我教的还行,就让我妈带吧。”刘颖曾观察母亲带女儿的方式,结果她发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我妈跟她交流特别多。”

对于自己女儿的未来,刘颖希望她能快乐、平安地成长。

在刘颖身上,我们看到了学术的成功和家庭的美满,此外,她还喜欢跑马、做美食、刷剧,爱好一项都没有落下。

“可能有人觉得我是个特例,认为我智商高,很多人中才出现这样一个,”刘颖说,“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她一直认为,自己没有比任何人强大,只是坚持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但由于现实中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使得很多女性不敢再往上走,担心失去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在面试学生时,刘颖遇到不少女生表现出这方面的顾虑,“但没有一个男生会担心这个问题”。

刘颖认为,只要及时切换好角色,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为了能够按时回家,刘颖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几乎不会把工作带回家。“我在工作上是很女强人的,一旦回家就立刻回到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希望能让女性看到更多上升的可能。”刘颖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从去年开始,刘颖与媒体合作开展公益读书活动。

在一次活动中,有小朋友直接问道:“现在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这让刘颖意识到,现在的一些教育模式让小朋友失去了天生的好奇心,甚至读书也变得有些功利。

这令她感到惋惜,也更加意识到读书活动的重要性。在她看来,“阅读和教育能养成一种远见,超越你的未见”,“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也就几十年,只有通过读书才能看到不同的人生”。

于是,刘颖将在今年给乡村里的孩子们带去两堂课:一堂是阅读课,推荐一本书,讲讲阅读的好处;另一堂课是科普课,分享自己为什么选择从事科研走到今天,也让孩子们亲手实验,感受生命科学的神奇。

为了更好地连接起科学研究与大众,刘颖做了许多尝试。除了讲课之外,她还参与了科普书籍的翻译和审校,参加了《我中国少年》大型科普类节目的录制,尽其所能地影响更多人。

于刘颖而言,科研是“见自己”的过程。她在科研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兴趣、目标,这给了她很强大的内在力量,让她觉得人生每一天都有意义。

“见天地”是做科普和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因为她需要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然后理解人生。而教育则是“见众生”,在理解了自己、感悟了人生之后,她将自己的所得所想传授给下一代的学生。

也许屏幕前的你,既不是学霸,也不是学神,但要依然相信,如果我们都能坚持自己的方向,在自己的赛道持之以恒地跑下去,就一定能在自己的领域实现自我价值。

就像刘颖一样,不管外在的荣誉有多少,内在的压力有多大,坚持跑,一直跑,直到跑赢自己,实现心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