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鱼

01

中国的城市,向来依赖规划和顶层设计。

昨天,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份重要顶层设计规划文件,《“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

这份规划发布的主要目的,是为特殊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划定了框架。

所谓特殊地区,包括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本文今天并不想半咸不淡地讨论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等这些特殊地区的发展蓝图,而是想着重来聊聊这份规划文件中关键的一句话。

在《“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
第八章第三节明确提出了这样一句话:

支持徐州、洛阳、襄阳、长治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这句话涵盖的信息量很大。

第一,这句话出现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正式规划文件中,相当于官方的定调。也即官方直接钦定徐州、洛阳、襄阳和长治为江苏、河南、湖北、山西的省域副中心。

之前,不少省已经定下了自己的省域副中心,比如湖北就规划襄阳和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河南规划了洛阳、南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山西更是规划了大同、长治和临汾三个省域副中心。

但以上这些都是省级的规划,算是自封。昨天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规划,直接宣告了洛阳、襄阳和长治的胜利。

第二,这是要直接支持四个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要分省会的权,隐含的意思很明显,要改变江苏、河南、湖北、山西四个省中走强省会路线的省,一城独大的格局。

江苏、河南、湖北、山西四个省中,除了江苏是走均衡发展模式,河南、湖北、山西走的都是强省会模式。

省域副中心的到来,必定会分省会的权,由此,这份规划对于南京、郑州、武汉、太原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02

为何是徐州、洛阳、襄阳和长治胜出?

徐州胜出的逻辑很简单,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分省会的权的同时,也要分担省会城市的部分责任。省会城市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带动全省发展。

江苏虽然是均衡发展模式,但重心主要集中在苏南和苏中,苏北在江苏省内,相对偏弱。

因此,江苏尤其需要扶持苏北发展。但南京之于苏北,有点鞭长莫及,在苏北扶持一个高手,是最好的办法。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这种背景下,徐州自然而然上位。徐州是苏北地区经济第一。最关键的,徐州本身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徐州是国家钦定的淮海地区中心城市。

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017年修订)》,国家层面上首次对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予以明确认可。

洛阳、襄阳和长治的上位,逻辑就更简单了。

既然是要打造省域副中心,配合省会一起带动全省发展,那自然是能力越强越好,而洛阳、襄阳和长治,正好都是河南、湖北和山西的二把手。

特别是洛阳,洛阳的优势不仅在于是河南省第二,而且还是中部地区,省会之外的第一城。

所以,洛阳不仅是河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还是管理层钦定的中原城市群副中心。

为了提升洛阳的能力场,让其具备配合郑州的能力,管理层批复了洛阳都市圈,赋予洛阳虹吸的权力,并对洛阳进行了区划调整,将其市区面积翻了一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搜狐城市

03

为何要打造省域副中心?逻辑有二:

第一,打造省域副中心,一方面是给省会添加一个帮手,更好地带动全省发展。

君不见,经济实力排名位居前列的省,无一例外都是双核,有的甚至三核。

位居第一的广东,有广州、深圳两个核心,还有佛山、东莞两个特大城市辅助。

位居第二的江苏,也是双核,南京和苏州,此外无锡和南通,也都是万亿GDP的实力派高手。徐州被提拔为省域副中心后,江苏将成为三核或者说多核模式。

位居第三的山东,有济南和青岛双核,位居第四的浙江有杭州、宁波双核。此外,还要提一点的是,位居全国经济第七位的福建,更是三中心阵容,泉州、福州和厦门。

这意味着,双核或者三核模式,或许更有利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毕竟,证据非常明显: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强省,都是双核模式。

第二,则是要改变众多省会与首府城市一城独大的局面,防止摊大饼。

这一点,早在去年,管理层就发文明确提出,要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反复强调一个观点:

一城独大的强省会模式,对于经济不够强的中西部地区来说,有利于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发展省会,让省会强大起来,跻身顶级城市之列,最终辐射全省,带动全省发展。

这种模式,非常适合经济偏弱的中部和西部省区,四川就践行得非常好,因为有成都的存在,不但阻止了四川人口流失,还具备了虹吸东南沿海的力量。在一定的时间阶段,比均衡发展更有优势。

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弊端会凸显,掩盖之前的优势。尤其是自去年疫情爆发以后,这种弊端更加展露无遗,那就是人口和经济过度集中在省会城市,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带来的问题就很大。

比如像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不可预测的战争。一城独大的模式,就非常不利。

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秩序正在发生改变,不确定在加剧,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所以,今年以来,中西部多个省与自治区自觉圈定了省域副中心。

比如,最近发布《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广西,直接圈定柳州和桂林为省域副中心。

陕西在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扶持榆林上位。安徽明确芜湖为省域副中心,湖南明确岳阳、衡阳为省域副中心。

四川方面,没有具体圈定,只是定下了泸州、德阳、绵阳、乐山、南充、宜宾、达州7个区域中心,算是让他们自行角逐,分出高低后再选定。

徐州、洛阳、襄阳、长治被管理层钦定为省域副中心之后,未来肯定还会钦定一批,总而言之,会有越来越多的正式的而非自封的省域副中心,来分省会城市的权,协助他们一起带动全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