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由BBC评选的“21世纪百大剧集榜单”正式发布,引发了各路影迷的争论。

榜单的第一名,是 美剧里真正的无冕之王——《火线》。

《火线》海报

1

绝非娱乐,而是现实

事实上,青睐《火线》的可不仅仅是 BBC ,《时代杂志》《娱乐周刊》《综艺》等都毫不掩饰对该剧的热爱,将其称之为“电视艺术行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不仅如此,以哈佛、耶鲁为首的众多高等学府,也将《火线》列为社会学课堂的讨论对象,用以剖析美国社会的众多现实问题。

但就是这样一部传奇美剧,在国内的知名度却远不及其他热门美剧。

哪怕是美国本土,该剧在2002年首播时也是默默无闻,低收视、低热度,每一季都面临被砍的危险。甚至前两季播出后,也未能在艾美奖评选中捞到一个提名。

为何如此?或许是因为相较于其他热门美剧,《火线》实在缺乏卖点:

作为HBO出品的犯罪剧,它不如同门的《真探》那般充满哲学思考,也没有像《绝命毒师》那样追求强戏剧性的剧作设计,更缺乏通俗意义上酣畅淋漓的叙事节奏和精彩炫酷的高智商对决。

《火线》故事从一桩街头枪击案开始,引出美国东部港口城市「巴尔的摩」内部的毒品交易网络,第一季的主线便是司法系统和街头毒贩的斗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线》剧照

但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体验到的并不是“邪不压正”的快感,而是憋屈且无奈的妥协。

在巴尔的摩的贩毒战争中,最大的阻力往往不是贩毒集团,而是来自司法体系内部的官僚主义。

起决策作用的警局高层最开始根本无心查案,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还极易影响到警局年均破案率的绩效评定。

成立专案小组展开调查的原因,也只是为了向法官敷衍了事。

甚至在专案组竭尽全力破案后,高层仍以违抗上级命令为由,将发掘该案线索的主角James McNulty调动至水警部分,明升暗贬。

《火线》剧照

而巴尔的摩街头的毒品乱象却并未因此终结,贩毒网络仍未摧毁,真正的幕后主使依然逍遥法外,以这样一个反类型的结局为第一季画上了句号。

在随后的几季里,《火线》终于铺陈开它的野心:第一季的专案小组仅仅只是个引子,用以牵引出巴尔的摩的众生百态。

第二季引入港口工人的视角,第三季切入政治选举的内幕,第四季走向教育系统的中心,而在第五季又通过新闻媒体的讲述来将各个系统链条串联起来,呈现给观众完整的社会群像。

《火线》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借由电视剧的载体容量优势来详细揭开美国社会体系下的种种病症,所有的群像刻画都是为了塑造本剧背后的真正主角——巴尔的摩。

《火线》剧照

2

巴尔的摩,真实的群像

想要了解《火线》,就得先从本剧的编剧兼制作人 David Simon 和他的搭档 Ed Burns 讲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d Burns与David Simon

两人都非电视行业出身,在制作《火线》之前,他们一个曾经在巴尔的摩本地的《太阳报》当了12年的刑事报道记者,另一个则是有20余年工作经验的凶杀科警探,随后又在公共学校做了7年的教师。

这也是《火线》的核心魅力所在:无论是司法高层的官僚风气,警局内部的数据伪造,还是教育系统的职能失格,传统媒体的虚假报道,以上种种皆基于创作者的现实见闻,保证了作品的真实可信。

甚至连演员也同样如此。《火线》所塑造的群像中,包含了毒贩、警察、律师、工人、政客、教师、记者和街头流浪汉。

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几乎每一个都有可供参考的现实原型。

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些演员自身便是《火线》改编的真实案例。

比如在剧中饰演教区牧师的Melvin Williams,便是剧中贩毒老大Avon Barksdale的人物原型。在正式参演本剧时才刚刚从监狱刑满释放。

《火线》剧照

又比如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街头侠盗Omar Little,其人物原型Donnie Andrews也在片中客串过一回。

作为七八十年代活跃街头的“抢劫艺术家”,他在入狱前自首的对象正是该剧的编剧Ed Burns。

演员与角色原型的合照

而在众多案例中,最离奇的莫过于饰演杀手Snoop的Felicia Pearson本人,在十四岁时就因二级谋杀指控判刑八年,在《火线》里完全就是本色出演。

参演完《火线》之后 Felicia Pearson 又因贩毒再次入狱。

《火线》剧照

正是因为戏里戏外各种真实事件的交织迷离,才让《火线》所呈现出的芸芸众生如此可信,在剧中参演的众多非职业演员并未在表演,而是向观众呈现他们的生存状态。

编剧David Simon在大学座谈会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一个看过我作品的观众找到我,然后跟我说,你这片子里的东西全是瞎编的”

为了塑造真实感,David Simon特地在台词中加入了大量黑话俚语,塑造了各种反标签式的角色,并以慢热的节奏推进叙事,不过分追求商业传播上的噱头。

这样的决策当然带来了更高的观看门槛与更低的收视热度,也是《火线》很长一段时间都默默无言的原因所在。

只有当作品的真实性得到保障,创作者们对于官僚腐败和体系僵化的批判与控诉才会显得如此铿锵有力。而这正是《火线》的伟大之处:

它从不避讳真实的存在,哪怕因过分真实而流失观众也在所不惜。

3

伟大的证明

在每一季的最终集,都会用一段蒙太奇来为故事收尾。

而这些蒙太奇也是每一季的精髓所在,无论形式内容有何区别,讲述的角色有何异同,它们最终都统一指向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以及难以修复的社会结症。

每一季里,编剧都会设置一个至关重要的“理想主义者”:比如码头工会领袖Frank和西区警长Colvi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线》剧照

他们都对体制有着理想化诉求(重振港口工业/遏止毒品乱象),也同样在诉求的过程中不得已走上了违法道路(通过走私来筹集政治礼金/设立毒品自贸区来降低其他地区的犯罪率),最终也因为他们自身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火线》剧照

但更令人绝望的还在后头,哪怕那些个体为了目标粉身碎骨,却也无法撼动体系分毫。港口工人最终失业,街头贩毒依旧猖狂,城市管理机构的失职最终化作无奈的叹息。

无数个理想主义者如同唐吉坷德般向体制发起冲锋,而他们竭尽全力对抗的敌人,恰恰是「规则」本身。

从贫富差距,到阶级固化,再到种族文化,「规则」无处不在。

权贵高层们利用规则牟取利益,也通过规则得以自保,而最终真正承担这些后果的,往往是无法逃离阶层差异的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公立学校的孩子们。

《火线》截图

正如同Omar在剧中的那句台词所言:“一切都是游戏”。要么加入其中,要么被人操纵。

《火线》截图

到了最后,系统内的每一颗棋子都有了替代继承者,一代后浪推前浪。

但街头景象、游戏规则与系统病症依旧不变,走向下一场轮回。如同西西弗斯的诅咒般循环往复,好像一切都变了,又好像一切都没变。

在这种极致的反乌托邦叙事中,《火线》向观众揭示了现实主义下巴尔的摩的运转原理,甚至以小见大,是对整个美国社会体系的一次详细剖析,通过电视剧的载体完成了这份无可比拟的田野调查。

也正是因此,在完结后的十几年间,《火线》终于收到其应有的赞誉和推崇。连《时代周刊》都说:“相比艾美奖,《火线》更应该拿诺贝尔文学奖”。

但此刻,《火线》已无需再用任何权威评价与奖项来吹捧赞美。

欢迎投稿,影评、剧评、书评、综艺观察等均可,一经选用,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