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年,王安石退隐江宁的第8年,这一天,他非常高兴地迎来了一位访客,这个人的到来让六十多岁的王安石高兴得像个孩子。两个人一起喝酒聊天,吟诗唱和,气氛相当融洽。

这位访客不是别人,正是苏轼。

这一年,苏轼结束了自己在黄州的贬谪生涯,被平调到汝州,在赶赴汝州的路上,他想起王安石在江宁居住,于是特地前去拜望。

此时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宦海沉浮,看起来和务实的王安石有了更多话题,只是两个人都不是喜欢抱怨和絮叨的人,于是所有的情绪就都写进了诗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居,网络图

王安石写道:

北山输绿涨横陂,

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

苏轼大笔一挥,和道:

骑驴渺渺入荒陂,

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

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读着苏轼的诗,先是捻须微笑,接着就微微点头,赞道:“好诗!果然比我写得好!”

苏轼刚想要谦虚几句,却见王安石又正色说道:“诗当然是好诗,不过,假如退回二十几年,回到你参加科举的时候,如果我是你的主考官,我是一定不会录取你的!”

苏轼显然很习惯王安石的直爽,以及他对自己的看不惯,于是微微乜斜了朦胧醉眼,轻声冷笑道:“嘿嘿,可惜却不是你!”

王安石端详着苏轼,见他的脸上也多了几分沧桑,不再是年轻时张狂洒脱的模样,脸上不由又挤出一丝笑意来:“你我都要多谢欧阳文忠公!”

苏轼闻言,脸上略显感伤,将杯中的酒轻轻洒到地上:“敬欧阳文忠公!”

欧阳文忠公就是欧阳修,当年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时的主考官。

欧阳修画像,网络图

当年,欧阳修看到苏轼参加考试的策论文章之后,十分欣赏,但是对苏轼文章中所说的典故“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颇为疑惑,不知道出自何处,所以在苏轼考中后前去感谢主考官时,欧阳修就问苏轼这个典故的出处。

苏轼没想到欧阳修有这么认真的求学精神,不过这个所谓“典故”本来就是他自己想当然地瞎编出来的,根本就没有出处,但是机智勇敢兼大言不惭如苏轼,没有任何不安与愧疚,而是理直气壮地回答道:“何必知道出处!”

没想到欧阳修不仅没有责怪苏轼的狂傲,反倒更加欣赏他的豪迈气度,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文章独步天下!”

“你的文章虽好,人却狂妄至极!”王安石见识过苏轼的文章,也了解苏轼的为人,此时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参加科考的那一年,因为两个人都文采出众,一时轰动京城,朝廷上下谁不知道苏家兄弟的大名?不过,在王安石看来,这兄弟两个却都有可批评之处:苏轼虽然洒脱,却不免狂妄;苏辙虽然为人谨慎,可是在文章中居然攻击主上,未免直白无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安石塑像,网络图

“哼,也就是欧阳文忠公,如果我做主考官,一定让你们多考几次!”王安石想起往事,想起欧阳修,也不由把一杯酒倒在地上,眼睛里含了些热泪:“敬欧阳文忠公!”

王安石也记得欧阳修对他的好,刚入仕途的前几年,他一直在地方做官,先是鄞县知县,后来做舒州通判,当时欧阳修已经是文坛领袖、翰林学士,很欣赏他的才学,曾经多次举荐他到京城做官,却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现在想来,当初我是多么执拗啊!”想起往事,王安石不由低声说道。

从苏轼的位置传来“哧”的一声,王安石却不敢抬头看苏轼嘲讽的表情:他如今上了年纪,想起以前的老同事、老朋友来,很容易动感情。比如欧阳修,当初那么赏识自己,可是到自己主持变法的时候,因为欧阳修持批评态度,始终不肯执行新法,最终被迫离开京城,到外地任职,不久就在安徽去世。

沉浸在往事中,王安石感觉到有东西滴落到了地面上,地上就晕开了深褐色的一片。

意识到自己落了泪,王安石连忙抬手去拭,却听到苏轼那边又是“哧”的一声,王安石有些羞愧,又有些恼怒,不由红着眼睛看向苏轼,苏轼却只顾夹了碗里的东坡肉大嚼,嚼了片刻之后,咂摸着味道,突然看向王安石:“糖放少了啊!”

苏轼塑像,网络图

“什么?”王安石一愣,觉得苏轼在自己正伤感落泪之时如此没心没肺未免有些过分,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变法时因为反对而被迫离京、降职免官的并不只欧阳修一位,苏轼、苏辙、司马光等人都在其列。若论荣辱与恩怨,自己和苏轼此刻如何还能开怀痛饮?

想到此,王安石顿时觉得苏轼实在是一个化解尴尬的好手,不由转悲为喜,笑道:“就知道你会吃!”

“吃,乃人生一大乐事也!”苏轼放下筷子,两只手轻轻一拍,站起身来,走到王安石跟前,微微弯下身体,仿佛要传授高深武功秘籍般地说道:“你知道吗,正宗的东坡肉是这样做的:锅呢,最好用厚底锅,水要加少一些;一定用小火,让水慢慢地滚开……”

苏轼一边说着,一边还不时挥舞着两只手,好像他的手就是浑圆的小锅,就是微红的火苗,而他的脸,好像也被火苗烘烤了一般,泛着些微红。

“……这样过上一两个时辰,等你稍微掀开锅盖,闻到那带着些甜味的香气从锅里突然飘出来的时候,那才算是做成了一份正宗的东坡肉!”说到这儿,苏轼满意地直起身体,微微翕动鼻翼,好像自己眼前正有一盘刚出锅的理想东坡肉一般。

东坡肉

“哈哈哈!”王安石笑得弯下腰去,一边再次抬起手来擦去眼角的泪水,不过这次的眼泪却是笑出来的:“你真是个吃货!吃个肉而已,用得着那么麻烦吗?”

“乐趣,乐趣也!”苏轼看着王安石乐不可支的样子,自得地扬起头来,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夹起了一块肉,慢慢咀嚼着,摇了摇头:“这个还是欠了点儿火候。哪天我给你做一次东坡肉尝尝!”

王安石笑够了,拿起筷子来,夹起自己面前盘子里的青菜,心不在焉地吃着,并不大在意嘴里是什么滋味:他一向吃什么都可以,比如今天,为招待苏轼特意准备了几个好菜,可是从头到尾,自己吃的也不过是面前的这盘青菜而已。

咽下青菜,王安石看一眼苏轼,突然有些难过:苏轼一向是最讲究吃喝的,在被贬黄州之前,猪肉这样便宜“低贱”的食品怎么会入他的眼?他到黄州后,官职降了,还不到八品,薪水自然不高,孩子却多,他想要解馋,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

困窘至此,他能从烹调猪肉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还真是只有他的性格才能做得到。

想到此,王安石端起酒来,向苏轼示意道:“敬你!”

苏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之后,他却没继续吃东坡肉,而是将筷子转向了旁边的盐水鸭,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缓缓嚼着,脸上突然就绽放开了,惊喜地看向王安石:“鸭肉不错,又鲜又嫩,香味独特,可是放了桂花?”

王安石看着苏轼满意的样子,闷闷地摇摇头:“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山风景网络图

苏轼不满地看了王安石一眼,想起来这家伙本来就是不在乎吃喝穿戴的,想当初自己的父亲曾经骂他是“囚首丧面”,对他十分厌恶。自己又何曾喜欢过这个总是一本正经、固执己见的老顽固?不过也正是这个老顽固,在自己身陷囹圄的时候,慷慨地伸出了救助之手,让自己从牢狱之中解脱了出来。

想到此,苏轼不由抬起眼睛向远处望去,钟山的风景真好啊,难怪王安石会酷爱这里,要在这里养老,还好心地劝自己也在这里买一处宅院,好随时和他喝酒做诗。

只是,现在我还身不由己,又怎么能够像这位老人家一样自在洒脱?

钟山上空,大朵的云被风吹走,远处河里的云影也就瞬间消失了,唯余一片净空。

俱往矣,往事随风,云般飘散!

想到此,苏轼向王安石举起酒杯:“来,我们敬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