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上周,星巴克线下店开出了个新模式——共享空间概念店,正式对外营业。该店坐落于人民广场来福士办公楼一楼大堂,地处核心商圈,消费人群重点瞄准周边办公白领,其选址、人流、等区位优势尽显。

从星巴克中国官微了解到,该店是中国内地的首家共享空间体验店。在这里,消费者可以拥有不同于其他店的办公与公共社交空间体验。走?HOTELEX这次就带你实地探访一下,气氛组买杯咖啡附赠一个工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注意!

气氛组请就位!

走进办公楼大厅,一眼可见角落大面积的开阔门店区域布满着座位。咖啡香气和机打油墨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4间付费共享会议室、6间半开放式小隔间、遍布大堂门店近100个座位的约200㎡开放区域,几乎构成了这家门店所有的要素。气氛组这一回终于有工位了!

单人格子间

专属你的一方天地

从门店功能区域划分看,主要被分为:付费商务会议区、半开放式单人区、中心沙发区、休闲休憩区。单/双人座、沙发座、长桌座、四人桌座配套齐全,和大多数的普通星巴克门店如出一辙。但明显让人感到不同的是,这里的共享空间概念在区域划分上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人格子间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窗边一排小格子间——半开放式单人区域。放眼过去,六间小格子间都被隔板区分开,私密性和通气性良好,可以很好满足大多数人埋头独自专心工作/学习的需求。现场看几乎每个座位都有气氛组的同事,想坐到一个工位并不简单,不仅要来得早还要巧。

想开会?

这里也有空间

而从会议洽谈需求看,这间内地首家“共享空间概念店“引入了共享办公的会议室元素。该店包含了1间八人会议室和3间四人洽谈室。

设计上为封闭隔音模式,保证了空间私密性。照明通风均为独立配置,在八人会议室还配置了毛玻璃门板、白板和投屏。

八人会议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室入场需要预约到场扫码验证,采用付费制,8人间180元/小时,4人间50元可以现场在APP或小程序上预定所需使用的会议空间。这样的会议室收费制度和价格增加了会议室的使用效率,其未来流转的翻台率数据也令人期待。此外,会议室内还可以通过官方微信小程序、APP等方式下单咖啡和餐食,增添了会议室门店的额外营收。

从门店细节看,几乎每一个落座点都配置了充电插座,长条桌还配备了额外的暖色照明灯,几乎量身为移动办公人群打造,很是周到细致。同时现场设计装饰上也一贯融入了咖啡的元素,壁画图案、咖啡风味标识的单间名字…

细节到位

短暂办公的理想之选

综合来看,这家“共享空间概念店“非常适合每一位有着商务洽谈、共享办公、休闲小憩需求的顾客来此体验,对于周边白领和传统的“气氛组”同事来说,更适合在此打卡体验这种开店概念,也利于品牌方未来在推广开这种门店模式中汲取经验和建议。

既不是家也不是办公室

第三空间的概念再延伸

如今,气氛组也有工位了。买杯咖啡坐一天的时代早已过去。星巴克在内地开始了更新的探索,共享办公似乎是一个大方向。

此前据报导,前不久刚出任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的蔡德粦曾在2021财年年度业绩会议上谈到,尽管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星巴克中国业务正致力于复苏。星巴克中国将通过提升顾客参与度及体验感等方式,抓住关键机遇,赋能未来增长,扩大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此番星巴克在中国内地正式入局这个细分场景,也是其开拓多元化消费场景的进一步行动。其实这不是星巴克首次尝试共享办公的概念了。去年3月,星巴克日本与JR-EAST合作,在新干线车站开了首家“专门为上班族所设计”的办公咖啡厅SMARTLOUNGE。和这次在上海开业的门店类似,日本那家仅185平米的小店,也以商务用途为主,主要划分为单人座位区、隐私包厢、付费私人包厢以及可供多人商谈的共享会议桌等区域。

在后疫情时期,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随时随地轻松灵活工作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细分市场。星巴克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办公商圈运营着超过900家门店,而共享空间概念店则可能成为在这些社区服务顾客群体的新路径。

咖啡和共享办公在这个门店,将“第三空间”的概念继续延伸了。这里不是你的家也不是你的办公室。如果你想喝杯咖啡的同时有个空间处理一些工作或独自呆一会做别的事,这里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共享办公,早C晚A

超级细分,方兴未艾

其实,面对Work-Life Balance、Z世代变革,消费场景和赛道正更进一步发展细分。咖啡茶饮等各行各业的品牌都尝试过改变和突破边界。唯有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才有机会在时代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共享办公之前,还有“早C晚A”——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意思引申为“早上靠一杯coffee开启活力一天”。9月,咖啡品牌Seesaw在上海开出了首家日咖夜酒模式的门店,全时段探索一家咖啡店的经营可能性,将坪效人效利用到极致,多元化挖掘当代人的需求并且提供满足。

还有今年8月,Tim Hortons首家电竞咖啡旗舰店在深圳开业,融入背后资本力量蕴含的电竞基因,把咖啡馆的门店模式向着另一个跨界元素拓展,也是一种探索。

而星巴克,其实也一直就在尝试进一步的细分探索。从早前几年在中国开出的首家烘焙坊起、酒坊、手语店、宠物友好型门店,环保实验店“向绿工坊”、 中国首家“非遗文化体验店”…都在不断尝试突破边界,探索新可能,满足顾客若隐若现的个性化需求。

今天我们在这里看星巴克开出的这家内地首家共享空间概念店,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内卷”视角下的咖啡品牌们的竞争呢?以后这样的模式也大概率也会随着时间增长变得越来越多。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能够被进一步细分,我们也期待每种模式在推出的时候能够赋予消费者更棒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