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尼克松访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1970年,出于对世界格局的考虑,中美双方有了想要打开中美关系的想法,经过两年的彼此试探和准备,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正式踏上中国的土地。

一份特别的礼物

中国人常说“礼尚往来”,如果一个人要去别人家做客,总是要带着礼物送给主人,而送什么礼物更是一门学问,不能太阔绰,也不能太寒酸,既要有特色,还得带心意。

对于想要改善关系的中美双方来说,互赠的礼物更是代表着一个国家和一种礼节,因此,白宫方面很早开始就为送什么伤透脑筋了。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说,尼克松将“阿波丸号”沉船的位置告诉了中国,并列举了一份“阿波丸号”沉船上的货物清单四十吨黄金、十二吨白金、钻石,以及北京人头盖骨,而这艘沉船的位置,是美国由卫星探知的。

图丨阿波丸号

说到这里,可以说一下这个“阿波丸号”,1944年,为了改善战俘待遇环境,美国和日本达成协议,表明要对日占区人员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然后,“阿波丸号”就诞生了,它对外宣称是商船,实际就是一艘军事船舰,这段时间里,美军派过轰炸机和鱼雷,都没把它搞垮,因此,日本人称它是“不沉之舰”。

后来,美日双方商定将“阿波丸号”彻底改装为救援物资的运输船,并将船上的高射炮拆除,撤走士兵,“阿波丸号”在东南亚的航行中,才得到了绝对的安全保障。

当然,日本不甘心将“阿波丸号”彻底作为救援物资运输船,他们的狼子野心最终为“阿波丸号”的沉没埋下祸根。

图丨阿波丸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3月28日,日本违背美日双方此前的协定,加装了六千吨弹药和其他战争物资,准备从新加坡驶向日本。

出发前一天,“阿波丸号”还和美军轰炸机擦肩而过,正是因为有协定,“阿波丸号”才逃过一劫。

作为当时日本唯一可以安全行驶的巨轮,很多人都对它予以众望,在新加坡、雅加达等地的日本高官及家属,都盼望能够通过这艘船回到日本。

于是,在3月28日这一天,原本只能搭载236名乘客的“阿波丸号”,实际搭载了2009人出发了。

4月1日,美国“皇后鱼号”潜艇对“阿波丸号”发起攻击,5分钟后,“阿波丸号”沉没,船上的2008人死亡,10分钟后,“皇后鱼号”赶到沉船现场,只救起一名昏迷的幸存者。

然后,就是美日双方的互相扯皮,一个说“阿波丸号”是军舰,并且判定日本有报复的可能性才选择开火;另一个则说“阿波丸号”是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的,因此这是一次蓄意的攻击行为,而那名可能知道真相的幸存者却对那天发生的事情缄口不言。

图丨阿波丸号沉没地点

不过,那又关中国什么事呢?这是因为“阿波丸号”沉没的地方,在中国福建省平潭牛山岛以东海域,属于中国领海。

因此,沉没的“阿波丸号”属于中国,没有中国的同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在中国领海内打捞。

这么一想,美国告知“阿波丸号”沉船的位置,很有可能是想要分一杯羹,当时的中国不具备单独打捞沉船的能力,他们以为可以顺势一起打捞,没想到被中国拒绝了。

除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都曾提出过合作打捞的想法,也都被中国一一拒绝。

礼尚往来

除了“阿波丸号”沉船的位置,美国还送了两样礼物,一个是月球岩石,一个是罗布泊卫星照片。

据说这块月球岩石非常昂贵,一克需要上千万美金,不过,这份礼物还是炫耀实力的成分更大。至于罗布泊的照片,则有些不怀好意了,我国曾经在这里做过核试验,美方拍到照片,并作为外交礼物送给中国,意思就是美国对中国的一举一动都“一清二楚”。

图丨瓷质天鹅

除此之外,尼克松还以私人名义给毛泽东送了4样礼物:瓷质天鹅、水晶玻璃花瓶,一张尼克松本人的名片和一只高脚杯。

其中,瓷质天鹅这份礼物是最用心的,这份工艺品出自美国鸟禽类瓷器烧制大师爱德华·马歇尔·波姆匠之手,全世界只有两件,算得上是绝世珍宝。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在运送过程中不小心出现了损坏,有一根“羽毛”被弄断了,只能用胶水粘上。

和毛泽东见面的时候,尼克松专门表达了歉意,毛泽东则很幽默的解围,“中美关系不是也让你接上了吗?”

后来,毛泽东将这件珍贵的瓷质天鹅和水晶玻璃花瓶上交了国库,而尼克松的名片和高脚杯则留在了身边。

图丨名片和高脚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了尼克松的礼物,毛泽东也会有回礼,他递给尼克松一个小香囊,里面是四两茶叶,尼克松接过这轻飘飘的礼物后,有些不明所以。

相较于尼克松送给毛泽东的礼物,毛泽东的回礼似乎有些“寒酸”,周恩来看出了尼克松脸上的诧异和不满,赶紧向他解释,

“总统先生,这是中国最顶级的茶叶,武夷山大红袍,产自悬崖峭壁上的野生古茶树,全中国只有三棵,一年只能收获八两茶叶,无比珍贵,这也是毛主席最心爱的,他可是相当于把半壁江山送给你了。”

尼克松听了解释,才知道毛泽东并不是不重视自己,而这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四两茶叶,原来如此珍贵。

图丨毛泽东和尼克松

不过,毛泽东送这份礼物的含义,不单单是因为它珍贵,背后还有不少渊源,1773年,为了抗议英国实行的茶税法律,有一行北美十三殖民地的居民,打扮成印第安人的样子来到波士顿港口,登上了停靠在岸的英国商船。

他们砸开船上的木箱,将木箱中的茶叶和瓷器通通倒进大西洋中,而这一件事件,也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据传,当时被倒进大西洋的茶叶就是武夷红茶,而在美国建国后的1784年,“中国皇后号”满载货物从美国来到中国,在中国购入2460担武夷红茶后,回到美国。

可以说,武夷红茶曾经见证了美国历史,如今,毛泽东所送的武夷山大红袍又见证了中美关系的新局面。

除了茶叶,毛泽东还送了一份更让尼克松理解不能的礼物,是一个条幅,上面是毛泽东亲笔所写的12个字:嫦娥奔月,老叟坐凳,走马观花。

图丨毛泽东送的字

尼克松回到美国后,中情局找了不少汉学家解读,可是,时至今日,这12个字依旧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

“嫦娥奔月,是表达了毛泽东对美国引领世界科技进步的肯定,两年前,阿波罗登月,毛泽东也期待能与美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进行合作;
老叟坐凳则是说中美关系中最大的阻碍——台湾问题,这个‘老叟’就是蒋介石,寓意是我们先让蒋介石坐坐冷板凳,不要因为他影响中美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个是走马观花,是说尼克松好不容易来到中国,希望他能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在中国好好走一走,看一看,争取把一个真正的中国传播给全世界。”

不过,这也只是其中一种解读,至于毛泽东本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大概这也只能是一个永远的谜题了。

除了给尼克松的回礼,中国还给了美国一个惊喜,在尼克松即将返美的晚宴上,尼克松的夫人帕特看见餐桌上摆着的“熊猫牌”香烟。

图丨帕特

作为大熊猫的顶级发烧友,即便是印在香烟包装上的大熊猫,帕特都爱不释手,一直拿在手里翻看。

周恩来看见帕特的举动,问道“你喜欢这个香烟?”

帕特回答,“不,我只是对上面的熊猫感兴趣。”

周恩来指了指香烟盒,“我送你们两件礼物。”

帕特还以为周恩来要送她香烟,连说自己不会抽烟,周恩来笑着说,“不是香烟,是香烟上的大熊猫,我要送你们两只大熊猫。”

帕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拉着尼克松又询问了一次,“周总理说要送我们两只大熊猫?真的!”

大熊猫

两个月后,大熊猫“兴兴”和“玲玲”到达美国,两个憨态可掬的小可爱瞬间就俘获了美国人的心,尼克松夫妇还冒雨出席了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熊猫馆的揭幕仪式。

图丨兴兴和玲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迟到的礼物

除了这几份送出的礼物,还有一份在阴差阳错下未能送出的礼物,而这份礼物,还是尼克松亲口说想要得到的。

2月21日那一天,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尼克松,周恩来致辞欢迎后,尼克松致祝酒词,在祝酒词中,尼克松竟然引用了一段毛泽东的诗词。

他是这样说的,

“我们没有理由成为敌人,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取得对方的领土,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统治对方,毛主席写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现在,就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

一个外国首脑,熟练地背出毛泽东的诗词,并在公开场合讲话中引用,尼克松独一份,第二天,中国外交部人员陪同尼克松夫妇爬长城的时候,尼克松再次吟诵了毛泽东的诗词。

图丨尼克松夫妇在长城

那天,北京大雪,尼克松登上烽火台,举目远眺,情不自禁脱口而出了《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背完,尼克松对身边的外交部人员说“自己想要一本英文版的《毛泽东诗词》”,很快,外交部将尼克松的诉求转告给外文局。

可是,外文局内部找了半天,都没能找到一本英文版的《毛泽东诗词》,英文组组长手里倒是有一本,就是封皮很旧,而且上面已经写上了他的名字。

于是,电话打到了吴瘦松那里,英文版《毛泽东诗词》曾经出过两个版本,吴瘦松都参与了设计,也许在他那里会保存样书。

吴瘦松承认,自己这里是有样书,可是自己舍不得拿出来,电话中的人劝了半天,说尼克松特别喜欢毛泽东的诗词,在长城上的时候亲口说自己想要一本英文版的《毛泽东诗词》,如果能够送给尼克松带回白宫,是一件非常光荣的政治任务。

吴瘦松从大局着想,第二天便把自己珍藏的英文版《毛泽东诗词》转送到了外交部,第二天,又有人给吴瘦松打电话,说这本《毛泽东诗词》先不送给尼克松了,以免引起麻烦,于是,这本书又退还给了吴瘦松。

图丨毛泽东

因为没能把《毛泽东诗词》送给尼克松,外文局的同志们一直耿耿于怀,1974年,传闻尼克松要再次访华,虽然这时候的尼克松已经不在总统职位,但是大家依旧想送他一本像样的《毛泽东诗词》。

于是,外文局、外文出版所开始抓《毛泽东诗词》英文版新版的出版工作,翻译组成员袁水拍和叶君健很快便做出初步的译文定稿,1975年,他们去到全国各地,向一些大学外语系师生和毛泽东的部分老友征求意见。

回到北京后,根据各方意见,两个人对译文进行了加工,经过反复推敲,39首诗词全部定稿。

1974年11月,有关于装帧和印刷出版的工作也提上日程,吴瘦松依旧负责装帧设计的整体构想。

吴瘦松考虑的角度,依旧是要送给尼克松做礼物,所以,他提议做8全本全绸面精装,内文用120克特种书籍纸,外加锦缎套匣,全书中英文对照,中文部分全部用繁体,装帧整体设计必须突出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

图丨毛泽东

光是为了找适合的丝绸,吴瘦松都要跑断腿,他在北京的大小纺织品公司、绸缎庄、丝绸厂一个个翻看,不仅要挑花纹、色调、还要挑质地、手感等等,因为想要做出十全十美的东西,吴瘦松在挑选的时候就比较挑剔,因此,他一直没能挑到最理想的丝绸。

因为在北京没有挑到合适的丝绸,外文局的领导就派吴瘦松去到杭州、上海、苏州等地,并给他出具了一份盖有国徽大印的公函。

11月19日,吴瘦松从北京出发,先是来到了上海,吴瘦松拿出公函,说明来意,得到了上海公司的支持,他从丝绸的海洋中挑选了一些比较满意的,带了些样品赶往浙江。

纺织品

浙江的丝绸公司也很热情,管仓库的女同志把仓库的电灯全部打开,耐心地陪着吴瘦松挑选,这个公司平时只批发,不零售,那天却给了吴瘦松特殊照顾,最后也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点成本费。

12月3日,吴瘦松回到北京,经过反复比对商量,吴瘦松最终选择了一款白梅花图案的丝绸织锦,确定后,他又从杭州买回来几十米。

图丨乔冠华

忙忙碌碌了大半年,1975年五一前夕,英译文送审稿两版和装帧设计样本四种全部送了上去。

因为审查的时候出现了些问题,导致出版工作被延误了很长时间,直到1976年2月18日,外文局副局长江牧岳向大家传达了上面的重要指示:突击印装出版两册,一册送给尼克松,一册呈送毛泽东,并且要在2月21日之前完成。

2月21日,经过很多人不分昼夜的努力,两册英文版《毛泽东诗词》完成了,随后,外文局正式呈送乔冠华和袁水拍。

3月2日,乔冠华分别将此书呈送给毛泽东和尼克松各一册,这时候,尼克松第二次访华,不过,当时的新闻媒体并未有任何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