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黄洛瑶寨木屋檐下挂着的辣椒串,在秋日朝阳映照下,红得耀眼,昭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季。

早上8点刚过,木门“嘎吱”一声响,潘美凤打开家门搬出各种“土货”在门口摆起地摊来,开始张罗着一天的生意。

潘美凤的摊子尚未摆完,门前踩得光亮的青石板小路上传来“哒哒”的脚步声,在村里经营农家餐馆的潘叔正扛着两根大竹子归来,准备做他最拿手的农家菜——竹筒鸡,招揽来此观光考察的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洛瑶寨新风貌。蓝必贤摄

“我们村科技馆建成以来,大家可开心了,就业解决了、生意更加好做了、收入增加了、村民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了。”黄洛瑶寨寨老潘龙茂笑得合不拢嘴。

潘龙茂所说的科技馆,是在黄洛瑶寨建成的中国长发科技馆,是广西药监部门和化妆品生产企业一起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产业兴旺和实现乡村振兴双赢的又一次实践。

如今,中国长发科技馆带动的产业已落地生根,村民们则将乡村振兴的主动权掌握到了自己手中。

但在此之前,当地“天下第一长发村”的美誉及其相关特色资源没能充分发挥其推动发展的作用。

长发危机

黄洛瑶寨,坐落在驰名中外的龙脊梯田风景区。这里的女性自古以来就有用护发古方淘米水洗发的传统,即使到了八十岁,头发依旧如瀑,不枯黄、不开叉,成为瑶寨一道特殊风景,因此获得“天下第一长发村”称誉。

黄洛瑶寨女性的长发具有独特魅力。蓝必贤摄

“头顶光环”的瑶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探秘。一些商家嗅到了商机,出现打着红瑶“淘米水”噱头,实际似是而非的乱象。

另外,红瑶传统淘米水制作过程繁杂,且有发酵酸味,寨子里的年轻人和新嫁进来的女性很少延续这种传统。

种种原因,让“天下第一长发村”的养发传统濒临失传和遭受被质疑的危机,侵蚀着红瑶这一传统文化的根基。

早在几年前,潘龙茂就意识到了这一危机,曾组织村民到外地考察,希望招引洗护企业到村里开发并保护红瑶“淘米水”养发传统文化,但是几次考察都无功而返。

三方结缘

正当瑶寨村民苦寻无果时,2017年,在广州经营化妆品企业的史旭军来到龙脊梯田旅游,被红瑶千年的养发秘方所吸引,萌生了研发一款以“淘米水”为主的洗护产品的想法。

带着这个想法,史旭军带领科研团队经过多方研究论证终于解开了红瑶“淘米水”养发的奥秘,发现淘米水的养发“灵魂成分”就是二裂酵母。史旭军意识到红瑶“淘米水”深度开发的意义:“一来可以开发出与世界大品牌相媲美的中国自主创新品牌,二来可以把红瑶养发传统文化传承下来,三来还有望通过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洛瑶寨女性的长发具有独特魅力。蓝必贤摄

于是,史旭军决定在黄洛瑶寨投资兴建一个既可生产洗护用品,又可以向世人展现红瑶养发传统文化魅力的工厂。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虽然史旭军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但要在龙胜这个偏僻村寨投资上亿元建设一家集生产、旅游一体的现代化化妆品生产企业,那简直是开天辟地的事。

在一次办证的过程中,史旭军认识了广西药监局桂林检查分局局长蒋东荣。得知史旭军要在黄洛瑶寨建设化妆品生产线研发红瑶“淘米水”产品,蒋东荣发现这与自治区药监局全力推动广西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不谋而合,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并向上汇报情况。广西药监局全力帮助企业克服困难、理顺起步路。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广西药监局桂林检查分局的工作人员频频出现在黄洛瑶寨史旭军的生产线建设现场,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点对点”帮扶,同时与寨子里的村民们深入交流,一同朝着兴旺产业、振兴村寨前行。

雪中送炭

在兴致勃勃兴建生产线时,一个难题摆到史旭军的面前——化妆品领域里不涉及发酵,而红瑶“淘米水”核心生产工艺就是发酵。

发酵环节不解决好,前面所做的几乎是白费。史旭军马上跑回广州去招聘人才。可是他花了很大精力去招聘,面试的技术人员一听工作地点是龙胜山村,都拒绝了。

在得知史旭军的困境之后,有着十几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经验的蒋东荣,在脑海里一遍一遍地“搜索”自己熟知的企业。他想到桂林的啤酒厂里面就有很多发酵技术工人。“能不能引进这些人才和技术帮助呢?”他给史旭军支了这一招。

史旭军顿感柳暗花明,赶紧向专家咨询是否可行。对方给的意见是,啤酒厂的老发酵工,那是非常合适的。史旭军喜出望外,在蒋东荣的牵线搭桥下,顺利聘请啤酒厂的老发酵工来担任发酵技术指导。

“如果没有广西药监部门的帮扶,我肯定要走很多弯路,也许在某个困难面前,我就退缩了。”史旭军感慨地说。

广西药监局工作人员到“长发科技馆”指导企业把好质量关。蓝必贤摄

助力起步

在接下来的技术人才引进、人员资质等等一系列工作中,广西药监局桂林检查分局多次组织史旭军与桂林市药品生产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促成了企业之间的人才、技术、资源融合,解决了企业的不少实际困难。

同时,广西药监局派出专家多次到现场全程进行指导,从厂房布局设计、设备安装、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等给予“保姆式”的服务;在生产许可审批阶段,自治区和市县三级药监部门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指导史旭军组织材料,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审批,为史旭军尽早投产赢得了时间。

“特别是在产品研发节点,正好赶上国家对化妆品管理进行改革,注册、备案等等,我们都是一头雾水,如果没有药监局指导,恐怕到现在我都还寸步难行。”史旭军说。

当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新规出现,短时间内无法吃透政策让他们无从下手。

生产线已建成、企业人员招聘就绪,每天都有一大笔支出,迟一天投产,就多一天消耗。

史旭军急在心里,而药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加紧行动。他们加班加点研究新政策、监测新规落地情况,指导史旭军改进生产工艺、组织注册审批材料,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审批工作,企业得以及时投产。

“碰到困难时,药监部门总是为我们设身处地的去想,但是,他们对我们也是非常铁面的,容不得我们半点松懈。”史旭军说,在产品研发时,蒋东荣带着工作人员来检查,“他们对每一项指标的要求都是极为严格,凡是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肯定过不了关”。

中国长发科技馆建成开放。蓝必贤摄

红利释放

2021年初,历经3年多的建设,一座现代化馆藏式工厂——“中国长发科技馆”投产并对外开放。

以解密红瑶长发文化为主线的“中国长发科技馆”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每天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僻静的小村寨变得更加热闹,寨子里“土货”热销、餐馆满座、民宿人来人往。

为了传承红瑶“淘米水”的文化精髓,史旭军遵循红瑶古法的原生态发酵,再用自己的专利配方将红瑶“淘米水”升级,不需要经过繁杂的工序去制作,也不会产生让人难以忍受的发酵酸臭味,打响了魅力红瑶文化的地方品牌,让红瑶养发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中国长发科技馆建成后,企业每年给村里分红50万元,村里80多户人家每月都能免费领取养护长发的洗发水。此外,村里有20多人在科技馆就业,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

小山村的产业振兴温暖而有希望。(彭远贺、蓝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