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政府延续7国副外长会议机制,还是想搞“圈子防疫”、“圈子供应链”,自然难以跳出成不了事的怪圈。

▲近日,世卫组织称,奥密克戎在全国总体风险等级为“非常高”。视频/新京报贝壳财经视频号

文 | 徐立凡

据韩联社报道,11月30日,由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主持,美、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印度副外长出席,开了一个7国副外长电话会议,就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应对方案进行了讨论。

应对新冠疫情需要全球合作,7国关起门来开个会能起什么作用?实际上,7国副外长会议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还真的是一个机制。这个机制从2020年3月起就已启动,并发展成为定期视频、电话会议。11月30日召开的这次会议是第21次会议。这个机制因新冠疫情而生,从启动之初就有针对中国供应链的意图。

▲近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和贸易代表凯瑟琳·泰访问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印太地区主要国家,介绍了拜登政府明年初准备出台的“印太经济框架”构想。图/韩民族日报中文网

借“经济繁荣网络”的壳子出现

7国副外长会议,其实是2020年蓬佩奥当美国国务卿时搞的“经济繁荣网络”计划的衍生品。

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世界各国制造业备受冲击,全球供应链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加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提出要推行“经济繁荣网络”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推动生产线移出中国,降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从5G网络技术到医疗等领域排除中国企业。参加计划的成员还打算在能源、基础建设、科研、贸易、教育和商务等领域建立一套新标准。

有了这个计划后,美国说服了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印度六国参与,一度还想拉中国台湾入伙。

选择谁入伙是有讲究的。美日韩负责高端产品制造,越印负责中低端产品制造,澳大利亚控制矿产品出口,中国台湾转移部分芯片生产线。

所以不奇怪,去年有一段时间,日本政府出资22亿美元鼓励日企回流、制造业向越南转移,印度宣称“印度制造”将取代“中国制造”之类的新闻也突然增加了。

也就是从去年3月开始,7国副外长有了定期会晤,频繁的时候每周会晤一次。不过,糟糕的防疫策略令美印等国自顾不暇, 7国副外长会议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去中国化”闹成了大笑话

到现在,7国副外长会议还有一搭没一搭地开着,“经济繁荣网络”计划则干脆成了一个大笑话。

“带头大哥”美国制造业生产线不仅没有大规模回流,2020年GDP还萎缩了3.5%,创下1946年以年最大跌幅。而且在外商投资领域还被中国反超,中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

讽刺的是,就在2020年5月,美国的“经济繁荣网络”计划基本成型之时,中国对美出口开始激增。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累计将近1650亿美元,同比又增加了36.6%。

印度在防疫上与美国同列最失败国家,“印度制造”的梦想也没有成真,大量生产线回流中国。莫迪原本计划在2025年让印度GDP总值达到5万亿美元规模,但2020年只达到了2.6万亿美元。

越南则在德尔塔变异病毒出现后,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上百万工人返乡,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收缩了6.1%,为2000年以来首次季度性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图/IC Photo

与“经济繁荣网络”里的国家相反,中国2020年成为全世界主要经济体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同时,2020年中国还出口了总值达4385亿元的防疫物资,仅口罩就出口2242亿只,相当于为除中国以外的全球每人提供了近40只口罩。

“印太经济框架”可能是新壳子

煞有介事的“经济繁荣网络”计划随着特朗普政府下台“人走政息”了,但是7国副外长会议这个机制还有一搭没一搭地开着,这表明拜登政府并不打算放弃这个机制。

当然,要让7国副外长机制继续存活,得有一个新壳子、新构想。这个新壳子很可能就是“印太经济框架”。

今年10月,拜登在出席东盟线上峰会时提出要搞一个“印太经济框架”,随后,白宫发表了一个关于“印太经济框架”的说明,其中多数关键词与“经济繁荣网络”计划并无二致。

▲资料图。图/IC Photo

11月初,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日本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英文缩写CPTPP),但是会建立一个超越CPTPP的新经济框架。她指的应该就是印太经济框架。这说明,拜登政府想搞的印太经济框架不是说说而已。

7国副外长会议机制与印太经济框架很契合。7国里的美日印澳,本来就是印太战略的主要参与国,韩、越、新西兰虽然相对谨慎,但也在被积极拉拢。

7国副外长会议层级不高,谈了些什么也不重要,但作为印太战略的组成部分,可能也会承担起供应链去中国化、沟通建立印太经济框架的任务。

此前,美国已经搞过不少针对中国的计划,如“蓝点网络计划”、“清洁国家联盟“、“经济繁荣网络”,结果大多无疾而终了。拜登政府延续7国副外长会议机制,还是想搞“圈子防疫”、“圈子供应链”,自然难以跳出成不了事的怪圈。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实习生 | 王帆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