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联网最大的一堵墙正在被拆。

昨天,腾讯的流量大本营微信发布了“以安全为底线,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互联互通升级方案,对外部链接大幅度开放。

主要内容:

1、私聊场景可直接访问外链;

2、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群聊场景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阿里开心滴笑了);

3、后续计划开发自主选择模式,为用户提供外链管理功能。

在结尾督促其他友商赶紧对微信开放:

“探讨在其它平台上顺畅使用微信服务的技术可能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9月份工信部约谈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之后,各家纷纷拿出了一些姿态,表示拥抱互联互通,但大都是试探性小动作。

阿里铺垫了很久要支持微信支付,但其实只是在淘特app里增加了用起来并不直观的体验:淘特用户在支付环节选择微信扫码付方式后,会自动生成一张付款二维码,用户需要保存图片后,才通过微信扫码进行支付或者发送好友代付;微信开放了第三方外链,但只限于一对一单聊场景;字节跳动是希望其他平台开放的一方,喊得多,但自己并没有实质性动作。

“铁拳”来袭,事情开始起变化了。

这一次,腾讯相当于直接打开了自家的大门,一对一单聊加上群聊,都要对其他平台开放。社交流量正是腾讯赖以生存的命脉,这相当于把自己最大的蛋糕端出来分给大家吃。

互联互通,腾讯先躺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微信群里淘宝、天猫的链接都可以打开了,登录后甚至可以直接下单购买)

大的互联网平台间信息自由流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铁板一块,各家都有自己的考量,过去行政力量也对新兴的互联网产业没有过多“伸手”。

但在工信部的介入之下,互联互通动真格了。背后原因,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阐述得也很清楚:“互联网安全是底线,互联网的发展一定能够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

换言之,互联互通是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儿,阿里、腾讯、字节跳动,谁说了都不算。

打破互联网壁垒,到底是为了谁?

给互联网巨头拆墙,从今年7月份就开始了,工信部在7月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治理行动,屏蔽网址链接是治理重点。

9月,工信部直接约谈几大巨头,要求限时解决“恶意屏蔽网址”。

这一天迟早要来,因为中国互联网正在走向封闭和割裂。如果官方不强力出手,这种生态会对整个经济产生越来越负面的影响。

在此前10年,中国是世界上对互联网最包容的国家,让数字经济规模跑出了近40万亿的量级,占GDP比重高达38.6%。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与此同时,培养出阿里、腾讯、字节、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巨无霸,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这种支持和培育是为了打破传统经济的壁垒,做大蛋糕,而不是走向反面。

中国的经济扩张是以开放为主线的,以前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就是封闭,各地区互相设关卡,外地商品不能进本地,蛋糕一半是奶油一半是煎饼果子,市场要素没法流通了。

互联网兴起之初,本来是打破市场割据,带来开放、促进流通的。带动了大量增量业态和就业。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逐渐触顶,巨头之间相互攻伐抢夺存量蛋糕,已经开始导致比线下经济还严重的市场割据。

比如对商家“二选一”的强迫站队,以及各巨头之间的流量封闭墙,其中就包含了互相屏蔽对手的网址和工具。

这一次,很多人认为微信全面对电商链接开放,是阿里巴巴的胜利。从短期结果来看,确实是这样,但从监管部门的动机来看,这不是目的。

最近今年开始火起来的“私域”的概念,背后恰恰是平台电商流量见顶后,电商企业的内卷越来越严重。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推广费用来换取平台的流量支持,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对双十一这样的促销活动心生惧意:不花钱推广,根据没有自然流量;花了钱推广,算下来又赚不了不少,各种成本一加,甚至还是亏的。

阿里巴巴现在对“互联互通”如此热心,正是因为它急需寻找新的流量来源。眼看着短短几年间在微信生态上长出一个拼多多,不知道阿里对当年率先出手屏蔽微信的决策作何感想。

当然,不能站在上帝视角回看问题,毕竟阿里巴巴这样的策略是成功过的。当年在PC互联网时代,淘宝一夜之间屏蔽了百度对其的搜索,逼得百度不得不重金投入做电商,然后在这块阿里熟悉的赛道上,被打得找不着北。

但微信是另一种思路,它没有去做电商,而是做好连接用户这个基本盘,然后让第三方生态自己成长,这条路现在来看比自己做可能更好。这也导致了曾擅长屏蔽其他平台的阿里巴巴,开始拥抱互联互通的局面。

而在监管部门看来,让大平台之间互联互通,为的是让中小企业有更多的选择,让它们有活路,才能刺激发展,释放经济活力。

所以“互联互通”不只是一个行业问题,而是在国家意志之下,保护百姓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大事。

监管层打击的方向很明确:封闭而不开放,垄断而不创新,争夺存量而非创造增量。

有底线的开放,为什么安全被多次提起?

但是开放也不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有一个被多次提及的前提。

工信部在推动互联网平台之间互联互通的表述是:“平台间开放网址链接,将分步骤分阶段解决,互联网安全是底线。”

这一轮开放,用户对微信升级之后,私聊对外链全部开放,群聊对电商链接开放,而且打开外链之后可以正常转发。

从目前情况来看,腾讯对阿里这个缠斗多年的老对手已经准备全面开放了,剩下的无非是支付工具的互相开放。

但抖音链接还不能完全在微信畅通无阻,确切地说,是私聊开放,群聊暂缓。不少声音认为,在内容领域字节和腾讯已经短兵相接,成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但这个论断显然是低估了监管部门的决心。9月份“互联互通”的消息一传出,微信生态上的拼多多、有赞、微盟都开启了暴跌模式,有赞的股价曾在一天之内跌去12%。

但相比这些企业的阵痛,监管部门显然更关注整体经济生态的健康发展。微信对一家开放还是对两家开放,怎么开放,自己的意见早就不重要了,保证所有的动作合规合理,才更重要。

抖音链接暂时不能在微信群聊打开的原因也就值得重新思考了。

互联互通只是互联网秩序整顿的一个方面,本轮互联网整顿国家最重视的三个底线是:信息安全、经济秩序、民生。其中信息安全是第一位的。

微信对抖音开放,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短视频加上社交分享,尤其是群聊中的广播式分享,引发的内容安全问题,谁来负责?谣言、诈骗信息,甚至如Facebook事例中的内容失控的情况,如何从源头避免?

这个时候,回头看被反复强调的“互联网安全是底线”,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监管一侧对互联网安全的考量有着深厚的背景。从全球范围来看,政府对待互联网的态度都经历了大幅度的转变:从被重点鼓励的新兴产业,变成了被监管机构“重拳出击”的对象。

这也不难理解,当越来越多的人被连接到互联网之后,信息泄露、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情况缕缕出现,而有证据显示用组织通过Facebook影响大选的教训,也让各国监管机构越来越谨慎。

鼓励开放,最终促进数字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互联网安全也越来越被重视。

新流量王抖音,还需要微信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的抖音,真的还需要微信吗?

今年9月,TikTok宣布全球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0亿;而在早一些的4月份,彭博报道,抖音今年的日活跃用户目标达到6.8亿。抖音+TikTok,活跃用户总数其实已经超过微信。

即使刨除TikTok,只看抖音,也已经太强大了。

在内容方面:抖音薅去了腾讯之前的用户时长。即时通讯曾经长年高居移动互联网用户时长的榜首,因为手机的第一功能毕竟是通讯,大家也习以为常,不认为会有人能挑战这个王者地位。

但是去年,用户时长榜首被短视频拿下。到今年上半年,短视频的用户时长高达29.8%,即时通讯只剩下20.4%,短视频把即时通讯拉开了将近10个百分点的距离。

这基本是抖音和微信这几年此消彼长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电商方面:抖音依靠大量主播高速增长,去年GMV已达5000亿,今年的目标是突破1万亿。

第三方机构测算,以抖音为代表的“兴趣电商”到2023年要干到9.5万亿,现在官方统计的互联网零售规模也只有12万亿而已。

这个测算或许夸张,短视频电商也有供应链管控和信用方面的短板,但它的势头确实不可小觑。

在新的BAT三巨头里,B(字节跳动)成了让另两家都心惊胆战的存在。

而且这里很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曾经是抖音最大的广告主之一,抖音的百万级账号曾纷纷接入购物车,让用户通过链接直达淘宝。《南方都市报》曾有报道表示,抖音和淘宝2019年签订了70亿的年度框架协议,其中包含了60亿元广告和10亿元佣金。还有消息称,2020年阿里巴巴和抖音新的合作金额可能在200亿左右。

但同时,抖音也有另外的动作,2020年8月,抖音宣布“9月6日起,第三方来源商品链接需要相关客户通过巨量星图下发直播带货任务”,“10月9日起禁止跳转第三方平台链接”,同时,“入驻抖音小店商品不受影响”。

抖音的直播电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绩节节攀升。2020年4月罗永浩在抖音直播首秀,创造单场破亿元GMV,只是这一切的序幕。

不知道一手把抖音电商羽翼培养起来的阿里巴巴,此时作何感想。

所以,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抖音都早已有叫板的资本。不管是和微信还是天猫淘宝的互通,对抖音来说,可能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读懂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