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人民日报社《国际金融报》主办的“洞见未来·共创绿色经济”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先锋论坛暨2021年度颁奖典礼在上海正式启动。在延续往届企业社会责任主题的基础上,本届论坛聚焦共同富裕、乡村振兴、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议题,邀请企业、政府、专家以多元的观点与洞见为责任共识注入新内涵。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东表示,面临新时代的挑战,需要的绝非同质的纯工具理性的企业群类。在从“自利同质企业自由竞争”进入“多域异质企业有效竞争”的新时代之后,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与提升,也将促进企业竞争力发生历史性的本质变化。

此外,陈晓东表示,经济世界更加多元、多极、多彩,企业也应成为具有自觉利他性和聚焦社会利益的市场主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行产业创新升级

去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具体来看,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陈晓东表示,今年以来,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各方都在积极落实如何把“双碳”如期顺利地完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围绕着“双碳”目标,还有很大的工作和文章去做。而从历史发展上看,工业革命是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人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避免先发展、后污染、再治理的循环。

“对于传统行业来说,现阶段一方面要积极去做,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陈晓东进一步指出,先进的技术及广泛的运用或是破题的关键,即让可以解决问题的技术市场化。

陈晓东强调,传统行业是有未来的,只是需要考虑道路如何走的问题。面临新时代的绿色挑战,在推动相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国际上已有相关案例。

“我们期待在传统产业加入科技技术含量之后,会产生新的路径,即产业创新与升级。”陈晓东进一步指出,尽管创新驱动做起来可能比较难,但不得不说,绿色低碳背景下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或是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对待发展的耐心和耐力很重要。

兼具科学与艺术性

陈晓东表示,疫情发生以后,可以看到,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功能部件问题较为突出,因此需要力图尽快实现创新。在此过程中,创新型大国的地位能够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双碳”目标发挥决定性作用。

“从过往发展来看,传统产业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于为地方政府解决税收、就业问题。”陈晓东进一步指出,而现阶段,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看,投入初期往往会遇到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考虑如何把握节奏。

陈晓东强调,某种程度上,微观层面看,企业的核心价值是利润,不赚钱的企业肯定不是好企业,但一心只顾着赚钱的企业也不见得会一直好下去。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基本的道理是确保在困难的时候活下来。

因此,践行“双碳”目标,需要较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具体来看,“双碳”目标对于产业的转型升级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要求:一是节能减碳,特别是对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产业;二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避免盲目发展。

“在此基础上,整个企业的发展,将会从以前的自利型的企业,向兼利或者更具有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转变,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陈晓东表示。

另一方面,陈晓东表示,发展低碳产业的要求体现在技术投入、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推动新型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更加关注社会责任

陈晓东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的观点,按照运转方式和追求目标不同,企业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类主观为己,客观为社会的传统型企业;第二类是主观上追求利他,同时利己的兼利型企业;第三类是主观上追求为社会,客观上可持续运转的社会型企业;第四类是探索认知边界,推动技术进化,以实现人类某一极限理想的极致型企业。

具体来看,对于自利型企业来说,考核的目标是利润,也是其竞争力的体现。而兼利型企业,则是既考虑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又能够兼顾到其他各方的相关利益。

“可以看到,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陈晓东表示,因为自利型企业在实际当中可能面临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以及行动上四处碰壁的情况。

再进一步,社会型企业则是主观上为了社会或他人,出发点不是为了自身,同时客观上也实现了企业的存在与发展。

“很多时候,一次创业的企业多从自利型出发,然后慢慢感受到社会所要求的价值,因为纯粹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获得持续发展。”陈晓东称,从这个角度,兼利型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即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在当年取得很好的市场业绩和份额之后,思考如何回馈社会,注重社会利益。

“可以说,如何把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利益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每一位有责任的企业家需要关注的问题。”陈晓东表示,另一方面,共同富裕这个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8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这部条例第一次整合了我国所有市场主体登记规范、管理规则,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可以更加注重自身发展,并致力于共同富裕。”陈晓东表示,如何持续、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并且需要探讨新的路径。因此,需要企业家把自身发展和未来国家重大战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陈晓东表示,面临新时代的挑战,需要的绝非同质的纯工具理性的企业群类。在从“自利同质企业自由竞争”进入“多域异质企业有效竞争”的新时代之后,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与提升,也将促进企业竞争力发生历史性的本质变化。

记者 吴林璞

编辑 姚惠

责任编辑 孙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