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冬日暖阳里,走进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漫山的紫荆花、琴叶珊瑚争奇斗艳,沐浴在阳光下,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日前,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的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迎来省市专家组评审,专家组对十八罗汉山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给予高度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伏连绵的十岭耸翠、巍峨庄严十八罗汉塔、五彩缤纷的花海……大岗镇不断挖掘十八罗汉山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进一步擦亮大岗镇历史文化名片。

十八罗汉山因而得名?

十八罗汉山坐落于大岗镇的东南边,总面积5048亩,海拔最高点127.3米,是少有的一片森林丘地,也是大岗镇的森林公园。从广珠东线公路或南部快线西望十八罗汉山,以佛冈山为头,整个十八罗汉山宛如一位如意躺卧的睡佛,形态逼真,禅意无限,可谓是鬼斧神工。

山上最具历史底蕴的便是十八罗汉大石了。据史料记载,十八罗汉山古称狮子山,山顶上有十八块大石一字排开,形状各异,被人称为“十八罗汉石”。相传项羽乌江自刎后,其部分旧部不服刘邦的招降,南逃至粤,其中有十八人逃到狮子山,隐居于此。这十八人每日排成一行静坐祈祷,感动了观音菩萨,将其点化为“十八罗汉”。

后人在“十八罗汉石”前建起一座观音庙,多年来香火鼎盛,前来祈福者络绎不绝。山上还有许多形状、深度不同的自然陨石坑,坑内积水清澈,终年不涸,带给游人奇妙遐想。

大岗因石而兴

大岗与石有着不解之缘,由于大岗镇地处丹霞地貌,经过独特的古海蚀过程,这里出产的红石矿最负盛名。据《番禺县镇村志》载:“民国 《香山县志续编》将‘大冈’载入舆地图。追本溯源,应与先民在山顶定居以采石为生,开采之石称‘大冈红’有关,后写成‘大岗’。”

因石得名,也因石而兴。今年69岁的陈伟林是土生土长的南沙大岗镇客家村人,从11岁开始他便以打石磨为生计。靠山吃山,他所在的客家村背靠十八罗汉山,山上盛产石材,虽不如花岗岩坚硬,但颗粒分明、粗糙,十分耐磨,关键是它不太发热,成了石磨的“最佳石材”。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客家村打石磨最兴盛时期,走进村里,到处可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改革开放后,客家村的石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甚至远销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但随着机械化的普及,逐渐取代了手工石磨,为了不让这门手艺消失,陈伟林开始转型做起了工艺石磨。

这些年他打出了上千个工艺石磨,还独创了三嘴的石磨,造型创新又独特,被不少人收藏。“打石磨养活了几代客家村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会毫无保留地教授。”陈伟林说。

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力度

因十八罗汉山的存在,让大岗镇旅游资源变得丰富起来。2005年由政府投资启动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建设,在山上兴建了极具岭南特色的十八罗汉塔,其后成了大岗镇的地标性建筑物。

十八罗汉塔塔高七层,约有49.99米,总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每层有藏品阁和观光走廊,可供游客观赏游玩。塔身修长挺拔,丰神俊逸,游者穿梭其中,凭栏远眺,极目抒怀,公园内的四季花海、层峦耸翠一览无余,方圆数百里沙田风光及城建风貌尽收眼底。

目前,公园已经建成集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被称为“大岗天然氧吧”。景区内有金屏山景区、罗汉塔景区、莲塘坪景区、石磨山景区、罗汉岭景区、仙庙景区、深坑景区、自然保护区等8个景区,也有桃花园、桂花园、樱花园等多个美景观赏点。

大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大岗镇继续完善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不断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擦亮大岗镇历史文化名片。同时,也将梳理出辖区内的历史文物,致力于保护好并合理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守护住古镇风情,不断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底蕴,打好“文化资源牌”,让群众在感受到大岗的新变化时,还记得住大岗的“老模样”。(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柳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