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彭纪宁 马勇 通讯员 谭耀广

1925年,江门升格成为省辖市,包括莲平路、兴宁路在内的骑楼街区也随之形成,这里除了是江门市最早的城市中心,也是当年珠三角西岸著名的商贸、文化中心。尤其是莲平路、兴宁路一带,金铺、绸布铺、书局、报馆鳞次栉比,堪称“富贵风流之地”。如今,风流已逝、骑楼仍存。独具特色的街景让这里又成为不少电影的取景之地,频频登上大银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国建筑”点缀“市中心”

在历史上,江门长期为新会县所辖。但从清朝乾隆年间起,江门成为珠三角西岸商贸农副产品集散地,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190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将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此间商贸愈加繁荣。江门历史研究者何耀权介绍,1920年代起,富足的本地富商和台、开、恩、新等地华侨,纷纷斥资建设商铺房屋,当时蓬江河北岸滩地一带的民居被拆除,开始建设骑楼群。

1925年,江门正式升格为省辖市,市政建设提速。1929年,江门市政厅筹集了20多万元在上述骑楼群里建设及扩建马路,将其规划成市中心。其中在骑楼群中心形成横亘东西的马路,马路东段为兴宁路、西段为莲平路,两路相连形成一条完整的骑楼街。

近百年过去,江门城市中心早已北移,但莲平路、兴宁路一带的骑楼街仍保留往昔的气派。记者走访时看到,两旁三、四层楼高的骑楼连绵500余米。这些骑楼的建筑风格可谓中西合璧:南洋风格的骑楼,街顶装饰着各式各样的灯影花;骑楼外墙遍布经过改造后的欧式立柱、西式窗花以及西班牙式阳台;同时又点缀着满洲窗、中式山花及石制匾额,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在东段的兴宁路,这些建筑风格保存得更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兴宁路23号。这里将骑楼街顶挑高至三层阳台底部,以立柱拱顶等形式构成一个巨大的拱门结构;中空的二层两旁形成用欧式立柱支撑的架空门廊;三楼宽大的阳台,围栏线条优美、玲珑别致。整幢建筑看起来既美观、又有气势。

斑驳店名记录昔日繁华

在莲平路、兴宁路建成之后的整个1930年代,大量商户在此开铺营业,各类华洋杂货一应俱全。其中尤以绸布、金铺、药店、书局等最为知名。根据江门历史文献记载,在鼎盛时期,兴宁路上经营着上海、昌兴、锦纶、美万、大成等绸布店。由于当年人们把绸布店称为“苏杭铺”,因此兴宁路又被当地人称为“苏杭街”。同时,西盛、福和、万兴祥等金铺也在这一带经营,让这里更加珠光宝气。至抗战结束后,虽然原有的商铺受到战争影响逐渐流失,数家书局的开业又为这里填上文墨之香。经营着文具、书籍、印务的会元阁、焕文书局、益丰书局让这里成为了江门的文化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国时期江门是广东省的报刊发行重镇,当年不少报社都集中在莲平路一带。从1912年创刊的《冈州日报》起,《四邑平报》《四邑新商报》《四邑民国日报》《复兴报》《霹雳报》《复兴报》《大华报》等不同政治立场的报纸均于周边立足。记者了解到,1926年冬,《四邑平报》由中共江门支部接收,该报成为中共江门党组织的舆论阵地,报馆也成为中共江会支部的联络点和指挥机关,共和国首任贸易部部长叶季壮也曾在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些店铺、报社早已消失,但仍在骑楼街里留下痕迹。在这一带不少骑楼的二层外墙上,显露出一些用黑漆书写的老店名字。如在莲平路82号的二楼外墙,依稀可见“四邑民国日报”的字样。“石益堂”“福和”“永栈”“华生堂”等店名虽然斑驳,但仍可辨析。而且不少店名层叠于同一处,可见有的店铺曾多次易主或改名。

骑楼老街成了电影“明星”

如今,莲平路、兴宁路一带仍经营着不少布匹、窗帘、音响、灯饰等小店,但因这里已是旧城,所以顾客稀少、生意不旺。不少店主日常开店后,或泡茶看手机、或与街坊闲聊,倒也休闲。

但近年来,这一带的安逸被慕名而来的电影拍摄团队所打破了,今年更是两度被选为外景。其中今年7月,一部票房热卖的悬疑风格电影到此取景拍摄续集。记者了解到,因电影背景设置在东南亚,电影的外景团队走访多地后,看上了莲平路、兴宁路一带具有东南亚韵味的老骑楼,便将这里布置成东南亚街区以作街景拍摄。目前这部电影已排期在12月中上映。

参与电影拍摄的江门市微电影协会会长陈敬武介绍,其实早在电影《除暴》拍摄期间,这一带已经被选为外景地。“这里的骑楼场景非常有特色,被很多电影团队看中了。”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电影取景期间,莲平路、兴宁路一带成了“网红街区”。大批市民纷纷趁着电影拍摄前后、布景刚安装或尚未拆除的间歇前来拍照“打卡”,并在各类社交媒体转发。“江门老城区成了东南亚风情街!”在这里经营服装店的街坊沈翠英十分支持电影来这里取景,“这条老路成了‘大明星’,能经常在电影中看到,我们这些街坊也好、江门人也好,都觉得很荣幸!”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