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德”?我们通常认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但是不管在儒家还是道家思想里面,道德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内涵也非常丰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儒家和道家思想中,对道德的不同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我国的古籍经典《中庸》,前面我们介绍了“君子之道”,接下来,我们介绍《中庸》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道德”。道德我们通常理解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但是其实在《中庸》里面,或者整个儒家思想里面,道德具有丰富的内涵,很难简单且完整地概况。今天我结合《中庸》《论语》,孔子和孟子和王阳明的思想,来试图为大家简单梳理。

首先,不管在儒家还是道家思想里面“道德”都是分开的理解的。在道家思想里面,道是万物的本原和法则,而德就是按照道的方式行事,在道家思想里面,“德”强调的是一种“无为”,强调的是顺应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比如在《庄子》里面有一个故事“螳臂当车”,这在道家思想里面是“失德”的表现,因为螳螂的手臂肯定是无法挡住飞驰的车轮的。

庄子说:“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没有作为而能成功的,叫做自然;没有作为而显现的,叫做德。无为是一种德,无为就是去掉人为的因素,没有多余的人的欲望和目的。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说,生养却不占有,帮助他人却不以功高自居,成就了万物却不做他人的主宰,这是最高尚的德。德是一种不包含主观欲望和目的的自然行为,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表现。这就是道家思想中“道德”的大概内涵。

而在儒家思想中,“道和德”也是需要分开理解的。什么是儒家思想的“道”呢?在《中庸》第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儒家思想的“道”,其实和道家思想的“道”有类似的内涵,那就是:规律、方法、理念、原则和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规律”,有的细菌朝生暮死,有的树木四季常青,事物都遵循各自的规律生存。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用“道路”的道,来隐喻某种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形而上的,是无形的,是精神性的,在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里面都借用了类似的隐喻。

什么是儒家思想的“德”呢?在儒家思想里面,德也是追求道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或者说德是对道的一种实践,但儒家的“德”更多的是指人、家庭、社会、国家中固有的一种天然的本性和原则,如果按照这些原则为人处世,那就是走在正道上,也就是符合道了。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或者说实践原则,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在《论语》里面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一种至高的德性,人们缺乏这种德性已经很久了。中庸是一种实践的原则和标准,当然中庸也是一种完美德性的境界。

在《大学》的开篇第一句话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儒家思想的终极追求是至善,而实现途径或者方式就是“明明德”,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就是使之明亮,擦亮的意思。明明德的意思就是,让原本光亮的德性恢复明亮。换句话说,明德其实是人的本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擦掉上面的灰尘,重新让人的这种完美的本性呈现出来。

“明明德”其实和王阳明的“致良知”有类似的内涵,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的良知就像明德一样,是知善知恶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实践中“为善去恶”,把多余的,污浊的东西给去掉,这其实也是“明明德”的过程。

在儒家思想看来“明德”和“良知”都是一种人的一种天然本性和原则,不是外在赋予的,我们为人处世应该符合自己的良知或者说这种“明德”,不应该违背。不管是《大学》《中庸》,还是孔子、孟子、王阳明,在儒家思想中这都是一种基本的认识。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良能是人不需要学,也不需要理性思考的,就具备的一种本性。

在儒家思想里面,拥有至高的德性,也是一个圣王所必备的重要品质,在《中庸》里面讲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我们常说,有的人“德不配位”,你的拥有的东西,要配得上你的德性。《中庸》第17篇里面,孔子说,相传古代圣王舜活到了100多岁,非常长寿,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舜拥有高尚的德性,被人们称作圣人,他贵为天子,拥有天下的财富。在宗庙里供奉着他的雕像,子孙后世也永远追念他的功业。因此,有大德的人,必定会得到相应的地位,必定会得到相应的俸禄,必定会得到相应的荣誉,必定会得到相应的寿命。投资家查理·芒格有句名言:你要得到一件东西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那“德”的具体表现和原则是什么呢?《尚书》里面按照不同类型的德性将德分为九类: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把这些德性这些是作为贤人必备的九种优良的品格。《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意思是说,智、仁、勇,这三种德性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做人原则。在日常实践中的运用,都是以中庸为唯一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我们说,中庸就是最高的德性,知仁勇是三种重要的表现,那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德性呢?孔子说: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上进就能够使自己得知,努力付诸行动就可能接近仁了,知道廉耻并能立即改正就接近于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求知上进,努力实践,并拥有道德感,就拥有了最好的德性。

当然,在儒家思想中,“德”除了是人的一种本性和原则,在家庭伦理,社会关系中也有“德”,这里就不展开了。另外,在儒家思想里面,“德”也是一种治国了理念和方法,尤其是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孔子在《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施行德政就像北极星一样具有指向性和凝聚人心的作用。

孔子的“德治”和孟子的“王道”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在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采取严酷的刑法来稳固其统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严刑峻法只能使民众因为畏惧而不敢违法乱纪,而以“德治”来治理国家,以礼乐来教化社会,这不仅使民众知耻,而且还能够改造人们的心灵。在孟子里面也论述了“王道”和“霸道”的区别,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武力征服,还是以德服人,这是霸道和王道的区别。

好了,今天我们简单梳理了儒家思想里面“道”和“德”的内涵,尤其是“德”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在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中,“德”都贯穿始终,儒家的“德性论”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