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 《心灵捕手》

作者 |飞哆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身份认同出了点问题:当几位社会学研二同学喊出“学长”时,我根本没觉得在叫我。大家年纪都在96-98之间,智力区别不大,只是因为机缘巧合而有些制度上的年级划分而已。在这个年纪的学生群体中,若是寻求【学术】意义上的分化因素,可能只有【完整的学术产出】这一项。

完整产出就是论文。不论一开始是被哪些巨人的巨著吸引进学科,想要在21世纪继续有所创新,就要逼自己去写。猫导对硕士生的要求就一个:不管写啥,反正要多。

越写越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具体领域的知识进度),适不适合继续做下去(学术生涯规划),要不要换个地方(改变文章类型和发表目标)之类的;

越写越清晰,虽然这个过程你会掉头发,会在“我真牛逼”和“我是傻逼”之间来回跳跃,会不断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学术意义。

不过,没有剧烈的情绪起伏和价值震荡,没有极速的文献输入和文字输出,没有长夜痛哭和论文发表的狂喜,可能就没有成长——那种“我折腾所以我活着”的感觉。

对于新手写作,最麻烦的问题可能是RESEARCH GAP,就是文献综述的终点。有了这个东西,才有理论目标和经验问题的大致范围,才有研究计划书,才有学术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才有项目启动资金,才有资料收集的选层选址选群选人。

不过为了走到文献综述的终点,先要过最初关口:研究兴趣和文献积累。兴趣寻找是很私人的,有些人因为具备象牙塔之外的社会角色,才能做特定研究,比如做“从新闻业界到新闻学界的职业流动”这位同学应该有业界工作背景。

文献问题比较大。研究兴趣会帮助聚焦文献搜索范围,但还是太难确定。虽然可以凭借靠谱课程大纲,以及重要论文引用/被引用情况,来目的论滚雪球式地溜文献,然而还是有仨问题:一是准不准,二是何时停,三是怎么记。《数字论文》(Digital Paper:A Manual for Research and Writing with Library and Internet Materials)里介绍过文献清扫的几个阶段,根据学期进度安排,文献搜索和提炼确实是有一份时间安排和ddl建议的。不过我们需要记住更重要的一句话:论文写作不是线性的。即便已经定稿,文献还在不断增加。

文献搜索的准确性,也就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回答你的研究问题(在最初阶段是种overall puzzle),真的是要不断去看才能知道的。去读,立即读,行动!搜了一堆文献,即便分门别类放入文件夹,若没有行动力的话,真一点用都没有。肯定有人做过好综述了,请你广泛找,仔细读。

另一个问题自然来了,“仔细读文献的话,进度怎么把控?细节怎么记录?”阅读速度大概能保证每天2-3篇英文,顶刊除外,这个进度要求参考了几家硕士课程的阅读要求。大概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如果勤奋,或者毫无头绪的情况下,这些文献会产生海量笔记——纸质草稿或电子版的批注。如果打印出文献并有勾画习惯,需要再读至少一遍,才能提炼出这些通常以词组为形式的笔记。手写笔记对记忆和思维跳跃都很好,而且还能不受限制地画图。电子版批注很多都高亮整句,致使移植和归纳笔记时的负担很重,因为你要考虑“要不要附原文到我笔记里去”。若面对时间紧迫的综述截止日期,用实体卡片做文献综述是更高效的方式。在桌面或墙体上,通过对卡片进行组合排序,就能快速理清思路。

如果想仔细归纳,当然要用千字左右(也就是一页A4)浓缩全文,照着“扩充版摘要”的格式去写。比如,对象、方法、对话的理论、资料、分析过程、逻辑链条、结论、作者自述的不足等。这时要对这个总结性文件进行分类,做好文件归类和标签(mac上有tags功能,win机应做好文件命名),或者在一个文稿中不断添加(记得做好文稿内标题,以便导出标题)。在写作此类文本的过程中,不要总想着“一次性到达发表水平”。这只是从碎片勾画中,提炼出的完整句子,再以清晰流畅和白话的形式,来展现文章流程;这只是简易总结。这并不是说,“要为了记录和日后扫视的便利而把句子简单化”(特别是变成一句一分段这种流量文章的轻浮排版格式)。多写整段文字!善用标点符号!简短的完整句很优美;别让语言能力退化。

若想份份文献都总结,却很不容易,毕竟写作1份完整的1千字需要至少1小时。阅读和总结争夺有限的注意力,每天能做出3份文献总结就算满分表现。配合这种产出要求,我建议每天的学习作息变成3块时间,早中晚都学习,空挡期去锻炼,去见人,去社交,去打喊。这样你每个3小时都是炽热高效的。不过这当然是理想状况,校园生活可能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断(比如同学把地铁砸了,又比如辅导员要你去找失踪同学,再比如讨厌老师的课程让人整天难受#都是些奇怪事),不必难过,第二天重新来就好。学术这事没有急性悔恨,只有慢性折磨,唯一的解药只有不断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这里,我好像说了很多“信念”,而我本应该说些“技法”。技法包括记笔记、做思维导图、完成文献归纳、进行论文写等等。这类书籍很多,比如《学术期刊论文写作必修课》(Writing Your Journal Article in Twelve Weeks),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不过我还是要说信念,因为文科生总在怀疑意义。要健康地规律劳作,要敦促自己有持续产出,要期待10次修改,要在行走时思考文献关联,要观察每天晚霞的云朵变迁

Do NOT be a deadline fighter. Do research EVERYDAY!

此外,也请不要对学科有太多结果式的期待。观察并总结社会运行的道理,就是这份智力工作的全部要义。你能做的,仅仅是确保你研究的对象是真实的实体,而不是什么虚幻的概念稻草人。至于社会正义和平等的诉求,要深知,要声扬,但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别抱太多期待。有时候学者才是最愚笨的人群,活在过去体制和社会等级排列的幻影中。以上都是私人的自我修正话语,不听也罢。大家依靠各自的理由,信仰各自的神话。

经过长时间的阅读与归纳,自然培养起了文献口味。这时会有文献不足、饱和与冗余的担心。一篇完整的综述性期刊论文,大约有12000字,其中一万字留给正文,两千字给文本串联。这篇综述应由至少50篇英文与20篇中文文献构成(全部是S与C)。50/20的数量要求可以排除文献不足的指责,但要排除饱和冗余则是要依靠正文脉络进行删改的。这有点像注释,个位数的注释是优雅,百位数的注释就是炫技或无能了。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需要有两篇完整的综述成稿,逐渐聚焦研究问题。在这些综述文章中,不要回顾学术脉络,要综合问题视角。具体来说,不要写成“50年代某人怎么想”,要写成“关于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想,这些想法在各个年代的文献中都有体现”。正文要展现文献想要表达的观点,APA格式的注释会告诉读者这些文献在时间及学术脉络上的关联。这些文字要修改多次,甚至10次以上,直至它变成学术写作格式的大白话。学科割裂严重,请假定审稿人除了文稿格式以外啥都不懂。事实上,当你把一篇”非学术读者不友好“文章放几天后,你自己也看不懂。

到这里,你应该有两份完整的综述写作成果了。它们可以不发表,但不能不见光。互评很重要,去给你的同学老师看。 如 果玻璃心,见不得太多尖锐评价,可以礼貌请求他们:若评价请只写“没懂”俩字作为“unclear writing”。UC评价很重要,你要让你的写作逻辑禁得起别人的推敲。当然人家不见得有空仔细看你文章,所以你尽量用多些连接词,多写承上启下的句子,多作小节总结。

以上这些小技巧,加上行动力的加持,经过最多100天的持续劳作,就能使自己达到流畅程度。在不断的提炼和修改中,你最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就是初期阶段文献工作的终点,但绝对不代表文献完结了,你去做田野的飞机上也得拿根笔老老实实看文献。完整的学术产出还包括资料收集和分析部分,只不过这部分我也尚无亲身经验可谈。这篇小小的回顾文章想做的,除了记录那天豆友见面会的交流,还想高呼一句:少墨迹,利索点;去开始,去坚持,你的研究就落地了。

愿我们的进度都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