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强国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必须要成功完成工业化阶段。

现代工业化的门槛已大大提高,3个因素必不可少:

一人口规模。大规模的人口,表示不仅有足够的劳动力,还意味着一个大市场;

二全要素生产率;

三资本和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要素生产率是什么?就是资源利用的高效率。

比如一只鸭,作为要素资源,国外可能把大腿肉鸭胸肉吃了,其它部分就扔了或做成肥料。

而中国人不一样,鸭肉要吃光,鸭脖鸭掌鸭头都可以卤了吃掉,鸭内脏可卤可打火锅,鸭毛还可做羽绒服,这就是中国人独步世界的全要素生产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有人口规模,有欧美支持的资本和技术,但没有全要素生产率,很难完成工业化。

俄罗斯,人口短缺。随着工业技术的升级,生产链越来越长,技术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没有足够的人口来支撑,就无法完成生产分工和协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前苏联的故事:勃列日涅夫曾出访埃及,萨达特总统请求苏联提供三笔经济援助。

第一笔是100万吨煤,勃说没问题,给; 第二笔要20艘远洋货轮,给给给; 最后一笔,埃及总统想要一辆自行车,送给孩子做生日礼物。

勃列日涅夫一听傻眼,要啥自行车,我们不生产自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为什么不生产自行车?

因为轻工业的门类太多,分工太复杂。苏联和东欧总人口3亿多,而美欧日加起来的工业化人口是苏联东欧的3倍。

随着工业技术越来越复杂,体系越来越庞大,美欧日仍然有足够的人口来进行生产和分工。

苏联因为人口限制,只能偏重发展保命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

自己不生产,就只能靠进口,只能拿石油天然气去换,这也是苏联和俄罗斯落入“资源陷阱”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资源陷阱?

即仅靠资源出口就能获得巨大收益,国家发展重心完全放在资源出口上,导致其他产业急剧萎缩。一旦资源价格下跌,整个国家经济就会崩溃。

一个国家工业化,首先得有足够的工业人口来进行国防和重工业的生产;其次,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需要有完备发达的轻工业体系。

当工业生产和分工越来越复杂,就需要一个为生产体系做服务的第三和第四产业(信息服务业),这又需要大量人口来支撑。最后,还需要一个大市场来消耗工业化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工业化?

像日韩那样的小国可以当附庸国,但一个大国是做不了附庸国的。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做附庸国,宗主国会有强烈不安全感,最好是把大国肢解为N个小国,这样的小国才可以当附庸。

大国只有两种命运:

一种国家分裂混乱,比如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

另一种就是自已独立强大。

大国如果不能强大到站起来,连跪的资格都没有。

大国要独立强大,必须完成工业化之路。对俄罗斯印度来说也是一样,工业化之路无论有多难,都是必须要完成的,躲不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中国工业化完成

2001年中国加入WTO,资本和技术蜂拥而至,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效应,以及与生俱来的全要素生产率被激活了。

经过十几年时间,中国资本积累完成,产能积累完成,技术储备和积累完成,产业工人队伍有了,工程师队伍也成长起来。

更重要的是,国内消费市场也成长起来。 人口、资本和技术、全要素生产率,让中国经济完成了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心也从以生产为重心,转型为以科技创新和分配为重心。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将是“全球”,包括全球货币体系、全球贸易体系、全球政治和安全体系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