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学术大案!让人感到极为震惊:甲骨文竟然与卜辞无关!

原以为甲骨文解读只有基础性错误,然而却出现更为严重的方向性错误!

●让人感到极为震惊:甲骨文竟然与占卜无关!而整个甲骨文解读以前却被认为是殷商时代商王们的占卜资料!

●甲骨文解读出现二大致命错误,最严重的问题是导致整个中华文明史的缩短!而且还导致华夏史形成梗塞点,以前难以找到的夏朝资料却在这些甲骨文中。

●甚至阻碍了对整个地球上古文明的认识!因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这些甲骨文记载了很多上古时期的资料,并非只是殷商时代的史料。

1.方向性错误:让人感到极为震惊:甲骨文竟然与占卜无关!根本不是殷商时代的商王们的卜辞资料!

笔者前段时间发现甲骨文解读存在基础性错误:用第三阶段的简易线条文字强行去一一对应第二阶段的图案文字。因为要全力撰写破解有关三星堆的论文,甚至由世界权威出版社翻译笔者6月出版的《策划学(第七版)》的工作也暂时停止,所以一直无法挤出时间继续深入研究有关甲骨文的问题,只好暂时推迟。

第一篇有关三星堆的论文:中文约1.7万字,英语翻译后约1.2万字,已经投到了世界顶级权威学术期刊,正在审稿。最近几天本来将公布预印版,但程序上出了一点问题,正在沟通。

笔者购买的大量有关甲骨文的书籍已经到齐,赶紧抽出时间研究了有关甲骨文资料,惊愕发现:甲骨文竟然与占卜无关!根本不是殷商时代商王们的卜辞资料!

而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被解读为商王们占卜吉凶的卜辞资料。

笔者首先从对汉字解读可靠的源头文献:东汉许慎整理的《说文解字》开始,研究了至今的相关的大量甲骨文的文献,并且购买了这些书籍(有的是电子版):

《说文解字》(汉、许慎),然后是《考古图》及《考古图释文》(宋、吕大临),《宣和博古图》(宋、王黼),《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以及收集了众多甲骨文拓片及众多名家释文的《甲骨文献集成(全40册)》(四川大学出版社),《甲骨文合集(全13册)》(中华书局),《甲骨文合集补编(全7册)》(语文出版社)、《甲骨文合集释文(全4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以上书籍基本囊括了从发现甲骨文到如今绝大多数的甲骨文拓片及研究成果。

为何以前认为是殷商时代的占卜资料?主要是甲骨文上多数都有以下二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二个字被认为是“卜”字,还有

这三种字形,被认为是“贞”字。殷墟甲骨文出土后,遵从了许慎《说文解字》中“贞”的本义:“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但此说一直未受到易家认可)。

而笔者深入分析众多甲骨文拓片以及根据本人的甲骨文理论:属于第二阶段的文字,得出:以上字形根本是不“卜”和“贞”字。

下面来详细解析。

今天阅读书的时候,第一步应该摆放正确方向,上、下颠倒没有?或者横放了(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读顺序是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字与字之间用留有间隔来分开;句子之间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还有目录、大纲,如果是多册还有分册索引。

然而最初的甲骨文就有如此规范的形式?答案是:肯定没有!并非能像现在这样整齐和规范的样式。那么甲骨文是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的呢?如果用多片甲骨文记录了很长以及复杂的内容,肯定要涉及到用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以前在解析甲骨文的时候,通常采取的是从上往下竖读,然后从右往左的顺序。对于与阅读有关的排版、指示符号,以前很少有人研究。而要理解甲骨文的内容,最首要也是必要的先理解到这些问题。不然,如果甲骨文摆放的方向都不正确,比如是倒着放置或横放,除非有特殊功能或经过特殊训练,根本无法正确阅读其中的内容,结果当然是乱读或蒙的。

如下图,这几片甲骨文,大家看看,有的方向摆放是错的。

上排第二片横放了,可能容易看出,但下排最后一片放倒了,未必很多人知道。但其实古人对此用了符号做了标示,只是以前我们没有理解到。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对于最初的文字来说,从哪里开始阅读(刻录)?也要用一番心思,也是受到了某些事物的启发。

树枝萌发芽孢意味着开始和起点,古人正是借用了这一自然现象,

这二个形态其实就是树枝萌发芽孢的样子,所以用此表示“开始或起点”,因为有的甲骨文是从中间竖分成二块来刻录的,正好二边各有开始的地方,所以形成左右芽孢二种样式(见下图)。

可以说这是解读甲骨文的钥匙,绝大多数甲骨文都有此符号,绝非“卜”的意思。

三星堆出土的扭头人身上也有此符号(见下图),并无表示“卜卦”的“卜”意思。它表示这组图是从标有

开始看,从而佐证了它与甲骨文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贞”字。

这几个字符在甲骨文中出现频率也非常高。以下两片重要甲骨文,出现了多次此字符,无论位置或内容,若作为“贞”字解释为“卜卦”之意,就极难解释清楚整片甲骨文。

它表示的是“无盖的立体形状”,诸如农业中经常用到的“打窝”、“开沟成行”,还有坟墓的“坑”。因为在农业耕种中很多与此有关,而甲骨文很多是记录的与农业种植有关,那种时期农业本身的重要性,也极易理解为何古代要把这些作为记录的重点内容。

2.基础性错误:从破解三星堆发现解读甲骨文出现重大基础性错误!

笔者在今年4月从所从事的祖传工艺中偶然发现了与三星堆的相关性,于是开始深入解读三星堆,此过程中自然涉及到了甲骨文,却发现以前对甲骨文的解读出现了基础性错误。笔者前段时间已经有多篇文章1谈到了此问题。

笔者详细总结了文字发展的理论:第一阶段是图画,第二阶段是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这种形式具有图画和文字共同的特点。为了传递方便,对图画用线条的形式进行简化,然而已经基本无法表达图画中的立体、透视,但它们表达的却依然如图画一样是简单或复杂的场景、发生的事件。甲骨文应该属于第二阶段的文字,这种文字特点经历了夏甚至更早的时期。

直到秦统一中国后对文字进行统一、简化和规范,以及到目前更简化和抽象的线条文字。这属于第三阶段简单的、抽象的线条文字。其特点是:单一的文字符号,书写简洁、简单、易于传播,但表意比第一阶段的图像和第二阶段的文字要狭窄。

很多第二阶段的文字都不能看成是第三阶段的单一文字,它们应该是一种简单的“图案”,表达的还是较为复杂的场景、事件,只是把这种图画用线条简化而已。若要用后来的线条符号文字表示,需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才能对应这个简化的图案。所以对甲骨文解读不能用今天的文字强行去一一对应,然而事实却是这样做的。

《说文解字》对此也认为:“字”是后起的,秦代以前,文字只称“文”或“书”,不叫“字”,“文”和“字”反映了汉字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图画符号阶段和概念符号阶段。

3.要解读甲骨文必须先理解到古人的一些指示符号

除了前面谈到的

是作为“阅读开头或起点”的指示符号外,还有很多指示符号就如今天的目录、标点、标题、引言等,如果是多片甲骨文表达复杂的意思,还有今天多册书的索引,而甲骨文在这些方面都用当时的符号进行了处理。以下这些符号其实都是指示符号。

“一”、“二”、“三”、“∧”“X”、“∨”、“<”、“>”等,而以前并没有理解到。

要想解读甲骨文,最开篇就应该是分析解读这些指示符的意思,但未见任何这方面的文献。连这些最基本的指示符的意思都没理解,又怎么能正确理解每个甲骨文字以及整片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

下面来具体解读几片甲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这片甲骨文,①表示从

处开始阅读,此字符并非是以前认为与占卜有关的“卜”字;②表示二个字符合起来理解,并且是从下往上的顺序阅读,并非是以前从上往下的顺序;③表示句尾,相当于文章结尾的句号。为何是表示此意?相当于把一根木棍用刀往下一砍,结束之意。④上部表示本片甲骨文的正确放置方向,上下连在一起表示这片甲骨文每行是从右往左的顺序阅读。

限于篇幅就不逐字分析,整片甲骨文表示的意思是:收割甘蔗,然后制糖、发酵、酿酒的全过程。而《甲骨文献集成(全40册)》中此片甲骨文编号为:06412,按照每个字符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的顺序,用第三阶段的文字去一一对应解释为:

再来看以下这片甲骨文:

①相当于此片甲骨文要介绍的内容的标题,“开沟用大象拉”的意思。整片内容说的是小麦和水稻的种植;②相当于索引,有多片甲骨文在记载这些方面的内容,这只是其中要介绍的内容之一:水稻种植,另外可能还有小麦或其他农作物,需要分片介绍。

4.为何以前解读甲骨文的方法是错误的100多年还能够进行下去?

有人会强烈质疑笔者:甲骨文从1899年就开始发现,到现在已经经过了那么多人进行了解读,如果基础性和方向性都错了,为何122年了能够进行下去,特别对殷商史进行了断代,解释了那么多殷商时代的历史事件。

主要原因:

第一,有一些可参考的准确或零星的文献如《尚书》、《史记》、《竹书纪年》等;

第二,这些解读很多可能是错误的,很多学者就对殷商断代史产生过大量质疑。随便举一例子:比如对河南安阳小屯村5号墓解释为“妇好”墓,说是“武丁”时期的一个勇猛善战的王妃,而历史上对此人却无任何记载。而这个墓中的铭文根本不应该解释为“妇好”,整个墓就是一座甘蔗制糖、酿酒的活工厂。“妇好”的铭文应该是:对甘蔗的加工的简易图案。

第三,另外在学术研究中还存在一种自圆其说的理论。在前面建立一种或假设一种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后面的理论继续建立,但要与前面的相吻合,这种理论就能自圆其说。只有到一定时候,才能发现其中的谬误,然后才去发现最初的源头是错误的。

在自然科学中经常出现此现象,如最初一篇论文建立在很多虚假实验数据上,但后面很多论文却以此为依据,等到后来发现后,就会撤掉很多相关论文,那么以此建立的理论自然垮掉。

5.错误解读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种解读最严重的问题是导致整个华夏文明史的缩短!而且还导致华夏史形成梗塞点!

以前难以找到的夏朝资料却在这些甲骨文中,甚至阻碍了对整个地球上古文明的认识!因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这些甲骨文记载了很多上古时期的资料,并非殷商时代的占卜资料。

而整个甲骨文解读以前却被认为是殷商时代的商王们的卜辞资料。这种解读自然导致出现很大的错误,结果一些有关夏及更早历史的记录根本没有得到正确解读,导致我们无法知道作为华夏起源的“夏”的文献。

三星堆及甲骨文涉及的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问题,所以研究此领域,前,要对得起5000年的祖宗!后,要对得起生生不息的子孙后代!

6.解读甲骨文的重要性,整个甲骨文都需要重新解读!

有人认为这些文字非常久远,解读没有意义,并且能够随便解读。

这完全是外行的认知!

甲骨文起源很早,是最初的记录,没经过后来任何的篡改,研究这些记录可以找到很多古老的资料,包括人类起源、发展、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等等。

而且通过探索上古文明,甚至可以解开人类的起源问题,与外星文明有无关系等问题,甚至可以发现一些消失的更高的科学问题。

7.笔者正在撰写有关尖底瓶的论文,有关甲骨文的严谨论文还要稍后。本文只是在平台抛出此问题,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作者简介:吴粲(代蔚)。毕业于四川大学,世界范围策划学(策划经济学)奠基人,主要代表作《策划学(第七版)》。世界范围从自然科学角度对时间理论的深入研究者,代表作《时间的终极问题》。某大学(文章仅代表自己观点与学校无关,故隐去)教授。广安满屋飘香酒业的法人。

注释:

1.“三星堆解谜13,致考古学界的万言书信,紧急呼吁两岸合作解读甲骨文”

“三星堆及甲骨文解谜!前,要对得起5000年祖宗!后,要对得起子孙”

“三星堆解谜(六)远古的三星堆人在叹息!以此文祭奠我们伟大先祖”

“石破天惊!三星堆解谜第五大证据同时揭开华夏二大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