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一本厚厚的现代汉语字典都只涵盖现今所学汉字的一部分字词。就像冰山的一角。

但是中国有个汉字,外国人一见到就厌烦,要求文件一律都不准使用,这究竟是哪个汉字呢?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在中国,又称方块字。一个汉字可以有多个意思,一个词组可以衍生成多个字词的意思。但是这个词组的意思经历了中华上下5000年的意思才导致了现如今我们可以查询得到的字词意思。

汉字是世界历史上迄今为止使用最长的文字,它的形态变迁成了很多的时间,也经历了很多的历史故事,就像典故,歇后语等等,都是汉字在经历历史故事时所经历的故事。

所以,为什么语文是每个中国孩子是必须要去学习的文字呢?就像美国小孩必须要去学习英语一样,中国的汉字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历史,每每都在更新迭代,意思已经大不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骨文,是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录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这时候的甲骨文都是根据汉字的形态意思形成的记录。

金文,也称钟鼎文,是商代在青铜器上刻画的文字。经考古人员发现,从商代到秦灭六国,金文共3722个字。

大篆,是在石刻上形成的文字,是现如今留存最多的石刻文字,也称石刻之祖。

小篆,是秦朝李斯统一执行的文字。当时秦朝歼灭其他六国,统一中原,形成了一国鼎立的局面。

隶书,在竹简上刻画的文字,由方折代替了圆折,使形态更加简便易得。

楷书,形态方正,可做楷模用,故名为楷书。

草书,是书法家为方便书写而简写的一种书法。其形态狂草,不拘章法,所以草书仅存在于书法家临摹的作品。

行书,是介于楷书跟草书之间的作品,弥补了楷书写得太慢,行书写得太快的作品。代表人物为:王羲之、王献之。

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经历了从甲骨文到行书的演变,但是经历了从甲骨文到行书也并非没有踪迹可寻,大都由图画得来。

“夷”字这个字在甲骨文时代跟现代白话时,经历了这么多年,所组成的词已大不相同了,这是时代变迁才导致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夷”的复杂意味

所谓外国人一见到就厌烦的文字,其实就是“夷”字。“夷”在汉语的拼音里叫“yi”,读第二声,它的部首是一个“大”字,这个字的笔画总共是六化,在繁体字中与现代白话汉字是同一个字形。

“夷”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意思有6个。1.平坦;平安,组成的成语是“化险为夷”。2.破坏建筑物,使之成为平地,组成的词语意思是“夷为平地”。3.灭掉,杀尽,可组成词语“夷族”。4.我国古代周边的民族,可组成词语“四夷”。第5个旧时是指外国人,组成词语“华夷杂处”。

今天我们的重点词语就是“夷”字在晚清时候的意思,指“外国人”。

晚清政府在与外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会使用“夷”字,本身这个词语不含有贬义,但是外国政府在看到条约中,有这个字的时候,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将“夷”字移除。

原因是因为翻译官在翻译“夷”字时,在英语翻译成了“barbarian”,是“野蛮人”的意思,外国政府就接受到了讽刺的意味。

当清政府在条约中,用“夷”这个字的意思时,是指外国籍贯,其实并不包含别的意思,但是外国人看到翻译的外语时,要求清政府用其他字来代替。

后来,清政府用“洋”字来代替“夷”字,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洋人。

同时,我们也会组成其他词语,洋辣椒,是指从国外引进到国内的秋葵,只是在中国的某些地区方言会这样去命名。

“夷”字的演变过程

中国的汉字在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草书-楷书-行书,7种字体的演变过程,到现在我们中国大陆使用的文字,也称白话文。

可以说汉字从图画到字形,经历了中华上下5000年,才到现如今的文字。

同样,“夷”字作为汉字,也经历了其演变的过程。我们通过去查阅典籍可以看到甲骨文、金文、小篆、草书、楷书、行书的过程中“夷”的变化很小。我们通过现代汉字可以去猜测,它的形态意味仍旧可以看出“夷”字。

最初“夷”字代表普通的原始野部,可以说是不好的词语。指东方民族,荒蛮之地,但是随着历史发展,这个字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一个中性词语,没有不好的意思,只是一个普通的汉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从“夷”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汉字变化历史悠长,从图形变化到文字形态,代表了时代的变迁。

外国人对“夷”字的“厌烦”,要求文件均不可使用,可见我国在当时的羸弱。现如今,我们称其他国家的人统一为外国人,英文叫“Foreigners”。不再称为“夷”。代表了我们中国的眼界逐渐深远,不再称呼其他国家的人为“蛮夷”,也不再称呼其他国家的领土为“蛮夷之地”。

外国人对中国的态度,也跟清朝晚期不同,对中国的态度变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变化的象征。

所以我们中国小孩必须学习汉字的意义就在此,学习汉字可以更好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学习书本当中的汉字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感受文化汉字的魅力,更好地为祖国做出我们应尽地义务与责任,为中华民族地崛起而读书,为社会主义地奋起而读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