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河南洛阳可以说是风波不断,先是卖胡辣汤的店主被告“逍遥镇”侵权,接下来又是卖肉夹馍的商贩被告“潼关”两字侵权,最终导致官方出面停止投诉纠纷。

如果说以乡镇地名和县城地名注册协会商标,打着规范整顿加入协会的名义敛财,还有当地政府出面阻止的话,那么接下来又出现个人注册外观专利,以此来维权的戏码再次上演。

11月25日,河南洛阳一位孙大姐找到记者求助称,我没想到卖了个萝卜擦子,竟然被人告到法院说侵犯了外观专利索赔20000元,最终双方和解赔了7000元了事。

我是“老虎观社会”,和你一起追踪社会热点,感受百姓生活,解读人间百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家庭的厨房里肯定会有这种便利的工具,百度上把它叫作擦床亦称“擦子”,是一种嵌镶斜孔金属片用以擦削瓜果等成丝、片的长方形小木板或竹板、塑料制工具。

这种小工具可以用来擦萝卜和土豆丝,对于刀工不好的老百姓来说,是最便捷省事的一种小厨房工具。但是卖这种不值钱的小工具,竟然还有人专门盯上了它的外观专利申请,以此来得到维权索赔的目的。

按照孙大姐的话说,原告魏鹏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于2016年2月19日就申请了擦子的外观专利,美其名曰“刮丝器”。2020年在孙大姐这里买了一个挂丝器,今年9月26日就收到了河南人民法院的传票。

该原告魏鹏起诉孙大姐侵犯了萝卜擦子的外观专利,要求孙大姐赔偿20000块钱,11月18号的时候孙大姐就直接去开庭了。对方拿出刮丝器的照片,还有孙大姐商店“门头”的照片,还有魏鹏购买孙大姐家刮丝器的微信转账记录来作为证据。

说白了就是一个闲人发现了商机,早早把萝卜擦子的外观注册了专利,然后每天奔走在各个城市的厨具销售商店,找到一个和注册专利外观差不多的萝卜擦子,以此来得到敲诈的目的。

很显然原告魏鹏是有备而来的,因为整个洛阳关林厨具批发市场,一共分三次告了七个商店老板,第一批被告的几个人原告都是下达法院传票索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大姐对记者说自己是第一批成为被告的:“他当时起诉的时候下个单子就是20000元,后来做庭前和解是7000元,当时就微信给人家了。”

然后还有三个商户是作为第二批成为被告的,三名商户对记者说:“我们是一审已经开过庭了,判决判了4000元。”

这样算下来光第一批孙大姐和解的7000元,和第二批三个商户每人的4000元,原告魏鹏短短几天时间已经赚了差不多20000元。

其中一名洛阳关林厨具批发市场的被告商户说:“他整年就是到处告,百度可以搜索一下,他一年最少告70多起。就是先法院一纸传票下来,说赔20000元然后吓唬我们,然后给你打电话,给你协商,说你拿个几千块钱就完事。”

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像这种打着维护知识产权旗号的维权行为,无不给这些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接下来可能还会有人把扫把、平底锅的外观专利也申请了,从而开始自己的维权索赔行为。

当记者拨通了原告魏鹏的电话采访的时候,对方的电话却无人接听,到底对方是做贼心虚,还是又在别的城市忙着买商户外观相似的萝卜擦子,准备他下一步的维权索赔就不得而知了。

之后,记者又专门采访了河南点石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对方解释称:这个商户在进货的时候,应当尽到审慎的检查义务,让供应商提供他的营业执照,商标权的所有权证,或者说第三方孙权的许可合同和许权证书,如果没有得到许可的话,商户和供应商会承担连带责任。

像这种所谓的维权行为,在法律上来说是一种正当的手段,但是利用正当法律手段来进行恶意维权索赔,已经违背了法律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又有谁可以证明原告魏鹏提供的萝卜擦子外观专利,就不是从模仿和抄袭别人的外观专利上得来的呢?连老祖宗发明的东西,也可以在自己注册专利之后,拥有了它的专用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西南宁一位网友称,最近流行这种歪风邪气,如果再没有人出面打压的话,很快就会有一批打着维护知识产权名义的人出现,来奔走于各种商户之间维权敛财了。

黑龙江一位网友称,明天我也申请一个口罩专利,凡是使用口罩的人每个人都收取人头费,指不定一个月下来就可以达到致富的目的了。

辽宁大连一位网友称,外观专利有很多,手机,汽车,电动车,还可以去申请个发现设计专利,按着每个理发店走一遍就可以发财了。

对于这种维权乱象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你遇到过类似奇葩的遭遇吗?欢迎跟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