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哈尔滨市一户人家家里的60多个饺子不翼而飞,打开监控才发现,盗贼是一群“喜鹊”。然而,罪魁祸首实际上是灰喜鹊。作为一种社会性很强的鸟,灰喜鹊经常成群出没,所以这次会团伙作案也不奇怪。但是我们要如何区分喜鹊和灰喜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在北方城市长大的孩子,灰喜鹊、喜鹊、乌鸦和麻雀是我最早认识的四种野鸟。虽然名字一字之差,但灰喜鹊(Cyanopica cyanus)和喜鹊(Pica pica)截然不同。个子上,灰喜鹊比喜鹊小了一圈;习性上,灰喜鹊群居,喜鹊成对活动;长相上,喜鹊黑白相间,而灰喜鹊则是躯干灰色,翅膀和尾羽天蓝色,尾端是醒目的白色,头顶黑色而喉部白色。

喜鹊。图片:Pierre-Selim / Flick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灰喜鹊。图片:J. Patrick Fischer / Wikimedia Commons

有趣的是,灰喜鹊的中文名只强调它的灰,导致很多人认为它是灰不溜秋的难看的鸟,而不多看它一眼;而它的学名Cyanopica cyanus意思则是“蓝色的喜鹊”,英语名字Azure-winged magpie意思是“天蓝色翅膀的喜鹊”,二者都更强调它的蓝,因此在外国人眼中它是一种很有诗意的鸟类。很多外国观鸟者来中国看到灰喜鹊后都会赞叹“好美”,欧美动物园也会将灰喜鹊作为遥远东方的神奇物种待若上宾。

东亚的独特物种

之所以外国人对灰喜鹊如此稀罕,还有一个原因是——别看它在你周围到处蹦跶,其实它是东亚特产!它仅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以及朝鲜半岛、日本北部、蒙古北部和俄罗斯远东。香港曾试图引种,但以失败告终。

有趣的是,在大陆另一端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有另一种“灰喜鹊”——伊比利亚灰喜鹊(C. cooki)。二者长相和习性极其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伊比利亚灰喜鹊尾巴短,并且尾羽末端极少有白色的羽尖,体色更艳,叫声也有差异;并且不像东亚的灰喜鹊,伊比利亚灰喜鹊偏居山林,适应不了城市生活。

伊比利亚灰喜鹊。图片:Frank Vassen / Wikimedia Commons

之前二者一度被当作同一个物种,但分布区间隔9000公里;因此很多专家怀疑那边的灰喜鹊是16世纪从中国返回的海员野放的。但2002年的一项遗传学分析显示,二者分化时间约120万年,因此2016年国际鸟盟和IUCN将伊比利亚灰喜鹊提升为种。两种灰喜鹊的分布区之所以如此分离,是因为第四纪冰期灭绝了欧亚大陆中部的其它灰喜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灰喜鹊各亚种分布图(a)及灰喜鹊及伊比利亚灰喜鹊在全世界的分布图(b)。灰喜鹊共八个亚种,以大兴安岭-黄海为界,可分为内陆(1-4)和沿海(5-8)两大支系,两大支系分化时间距今约29万年。图片:Koon Wah Fok et al. (2002)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69(1501): 1671-1679.

粗粝的大嗓门

比起灰喜鹊那苗条的外表,它们的叫声则可谓惊天动地。小时候经常被窗外突然传来的一声粗哑的大叫吵醒午觉,这或许也是中国北方城市最有特色的自然声音。其实我至少听过灰喜鹊的十种叫声,最具标志性的粗哑大叫只是它们的报警声,一般在遇到打不过的敌人时才会发出。

灰喜鹊招牌式的报警大叫。来源:Ross Gallardy / xeno-canto

其余九种叫声包括:

1、厉声上扬的叫声(这种你肯定也经常听到,比招牌式的粗哑报警声更尖一些,尾声不是降调而是升调):面对打得过或勉强可以一战的对手时发出,比如群殴喜鹊或邻居吵架。

2、机枪般短促清脆叫声(听起来不慌不忙的感觉):求偶和占域时的鸣唱,只在春天才能听到。

3、急促清脆叫声(听起来特别着急和兴奋的感觉):只听过雌鸟在邀配、交配中和交配刚结束后发出这种叫声。

4、连续粗哑叫声Gra-ra-ra-ra:雌鸟向雄鸟乞食,以及雄鸟劝雌鸟从家里出来时,发出这种叫声。

5、急促大叫:家被入侵,独力难支,召回配偶回援时的叫声。

6、连续短促“啧啧啧”的叫声(就是你在公园里见到灰喜鹊在枝头玩耍时,它们最常发出的叫声):整个鸟群一起飞行时发出,社交专用。

7、干脆的降调单声“Gra”:逃跑的时候发出,类似于人类的“啊呀!”

8、如小鸟般轻声软语:用意不明。

9、敲击上下喙发出嗒嗒声。

繁殖前期雌鸟(右)向雄鸟(左)乞食;注意乞食行为的标志是半张抖动的翅膀、垂下的尾羽和急促的叫声。图片:baboon,使用早期的相机拍摄,设备条件有限,所以画面比较模糊

做窝不走心

近些年,随着人们动物保护意识的与日俱增,每年春天都会有很多救助从巢中掉落的雏鸟的报道和案例。而这些倒霉的雏鸟中,很多都是灰喜鹊,原因是——与喜鹊耗时几年精心搭建的牢固大巢不同,灰喜鹊的巢,只是在树杈基部或树枝上的凹陷处垒一个略微下陷的平台,雌鸟孵蛋时,全身都不能缩进窝里,尾羽会露在外面。而且灰喜鹊每年重新做一个新巢,不会利用旧巢,所以也做不出喜鹊、乌鸦那样的大工程。因此每逢大风暴雨,就会有不少雏鸟从巢中掉落地上

但另一方面,灰喜鹊也不如喜鹊那样孤僻,而是聚族而居,一个鸟群包含二三十只成员,一起活动,集中筑巢,两个巢最近的距离只有两米,而且一棵树上会有好几个巢。筑巢时邻居之间会互相帮衬,遇到天敌时大家一起御敌,而且邻居之间还会互相帮助哺育幼鸟,这也弥补了巢小带来的不足。根据环境的优劣,每个鸟群的家域从10万到400万平方米不等,但灰喜鹊并没有很强的领地性,有时两群鸟会在一个树林中过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中做巢,就地取材;这个巢中有手纸、绳子和灰喜鹊自己的羽毛。图片:Baboon

不求回报的助“鸟”为乐

说到,灰喜鹊在鸟类中可谓独一无二。协作繁殖(Cooperative breeding)本身并不稀罕,据信全世界有三百多种鸟记录有协作繁殖的行为,与灰喜鹊同属一科、同样在城市公园中常见的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就是研究协作繁殖的经典案例之一;但其它鸟类,做帮手的大多是没能力、没地盘、没技巧的年轻个体缺乏自己繁殖的条件,因此留在父母或族群内照顾弟弟妹妹。只有灰喜鹊,不但一两岁的年轻成员,连成鸟都会去帮助邻居哺育后代

这些成年帮手,要么是自己的当年后代夭折,要么是已经繁殖成功,闲来无事帮助邻居。而且不像其它鸟一季只帮一家,在同一个繁殖季,乐于助“鸟”的灰喜鹊帮助养育了甲家的孩子之后,如果发现族群内还有乙家正在养育孩子,就会继续帮乙家“带娃”。有的家庭,一个繁殖季居然有过9个帮手雄鸟比雌鸟更爱帮助邻居,因为灰喜鹊是女儿扩散出去,儿子留在出生的鸟群中,因此与家族成员血缘关系更近。在灰喜鹊中也有雌性帮手,它们都是繁殖失败或繁殖完成的成鸟——也就是说,是上门媳妇。

灰喜鹊这种不讲究亲疏关系的利他行为已经够少见了,而2016年的一项新研究进一步显示,它们是除几种灵长类外,唯一会主动帮助别“鸟”的物种!几乎所有会帮助同类的动物,都是等对方有了需求,才会提供帮助。而灰喜鹊则是热心肠,主动提供帮助,然后看对方接不接受……

下面这个图,展示的是维也纳大学设计的行为学实验:笼子上嵌入一个跷跷板,平时是仰向笼外那一侧的。跷跷板一边连着笼内一根栖架,跷跷板另一端有一个滑道,滑道在笼外那一端放着食物。想吃到食物,必须有一只鸟落到位置A,把跷跷板压下来,然后食物从滑道滑到位置B面前;然而从位置A够不到食物,所以只能成人之美,让其他鸟在位置B吃。

展示灰喜鹊合作行为的实验。图片:Lisa Horn et al. (2016) Biology letters 12(10): 1-4

其它鸟种能做出的,最有“利他主义精神”的行为,也不过是先有鸟站在位置B乞食,然后才有鸟站到位置A把跷跷板压下来。唯独灰喜鹊,是先有鸟站在位置A压下来食物,然后让其它鸟随便吃,而自己什么都得不到。而且,当把食物滑道用网罩住,以致即使跷跷板放下,位置B的鸟也取不出食物时,就很少有鸟再落到位置A去了。可见它们是只有确认自己的行为会帮助到其它鸟时,才会落到A处。

我们身边的隐秘社会

我们总羡慕别人去非洲和东南亚观察动物行为,其实全世界社会行为最复杂的鸟类之一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在大学时,我曾用一个学期观察了校园中的灰喜鹊巢区。

到了繁殖后期,灰喜鹊的尾羽的白色末端磨损厉害,每只的边缘都不一样;借助白色尾稍、身上的白色杂毛,以及黑色头部的边界,我勉强分出了几个巢的亲鸟。4月初,它们从旁边的山上迁到校园的每年固定利用的巢区,拆旧巢,修新巢,直到6月份见到雏鸟。

我见到刚确定夫妻关系的灰喜鹊在建成一半的巢中亲密对嘴;见到一个巢中同时挤着3只成鸟,一只是卧在巢中暖雏的雌鸟,另外两只成鸟站在巢边,一只喂雌鸟,一只喂雏鸟;见到孵卵的雌鸟向路过的每一只成鸟做出乞食行为,其中一些会做出回应;还见到整个鸟群一起半张双翅、垂下尾羽,竖起背毛,驱赶闯入巢区的喜鹊乌鸦。

除了这些暖暖的画面,我也见到了灰喜鹊界的抢劫和偷盗。曾有一对小个子灰喜鹊从4月初就开始筑巢,然而筑巢过程中不停受到其它灰喜鹊的成群骚扰,最终弃巢而去,巢被另一对灰喜鹊占据;另一对观察了很久的灰喜鹊,也在快建好巢时,被此前几天一直在附近徘徊的另一对 灰喜鹊赶走。 此外,我还观察到很多次灰喜鹊从邻居的巢下面偷建材的案例。

观察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这种鸟非比寻常,每一只都有个性,就像一个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小小社会,合作友爱,但也有欺压和偷盗。看着它们,就愈发觉得,城市不仅是人类的城市,城市中还隐藏着无数个野生动物的小“城市”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