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年夏天,王安石路过杭州,听说这里西湖边的飞来峰风景很好,于是就专门前去游览。

西湖景美,飞来峰高,30岁的王安石正精力充沛,于是兴冲冲地登临峰顶。

站在峰顶,王安石环视周围,险峰浮云美景扑面而来,如同他胸中奔腾不已的壮志雄心,于是他即兴赋诗一首《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歌文字浅显易懂,诗人借景抒情,在赞美古塔之高、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的同时,表达了自己胸怀高远、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决心。

一、 变法前的蓄势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安石已经有了8年做地方官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安石画像,网络图

之所以一直在地方上,并不是王安石没有当京官的机会:他考中进士、做了四年淮南路节度之后,曾经有过一次入馆阁的机会,但是他放弃了,而是主动选择去了地方上,去做了浙江鄞县知县。

在宋朝,入馆阁意味着有更好的官场前途,意味着很快就可以成为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这都是朝廷的重要职位,是很多考中进士的人都梦寐以求的。

可是王安石居然不稀罕,主动申请去做浙江鄞县知县。

做鄞县知县期满之后,王安石被委任为舒州通判。这次去游览飞来峰,就是在赴任舒州通判途中。

诗人写诗,往往是借诗言志,王安石当然也不例外。通过8年的地方官生涯,他深深了解国家积弱积贫的现状,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只能效法先贤,大胆进行改革!

王安石是个非常彻底的实干派,他对现实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是也明白通向美好憧憬的障碍:如果变法,一定会遇到阻挠。

就像登上飞来峰之后,一定会有“浮云遮望眼”一样,只要想变革,一定会有阻力。

勤奋务实的地方官王安石不怕等,他胸怀政治理想,踏踏实实地在地方上做事:兴修水利,扶持教育,勤政爱民,政绩非常突出。

一旦突出,当然就会吸引到别人的注意。很快,贤相文彦博注意到了这个踏实勤奋的年轻人,于是就向朝廷举荐他,请求朝廷对他给予褒奖。

二、 我要挣钱养家

不光文彦博注意到了王安石的卓越,当时的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欧阳修也很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想推荐王安石到京城来做谏官,但是被王安石拒绝了。

欧阳修画像,网络图

王安石拒绝的理由是他要照顾自己家里的老人,而且还要挣钱养家,到京城去做官的话,京城物价高,花销太大,恐怕自己的薪水就不能像在地方上那样供养全家生活了。

王安石这样推辞一下,一般官员可能就放弃了,认为王安石未免有些“不识抬举”,可是欧阳修的涵养很好,他看谏官对王安石没有吸引力,于是就推荐王安石担任群牧判官。

群牧判官就是主管当时国家公用马匹的官员,虽然工作范围和职责有点儿类似“弼马温”,但是这个职位却的确是个肥缺,实在是饱含了欧阳修和朝廷对王安石的善待与厚意。

可是王安石又拒绝了,他仍然请求朝廷:让我继续做个地方官吧。

欧阳修和朝廷的一番美意被辜负,却没有怪罪王安石,而是把他派到常州担任知州。

王安石如愿以偿,来到常州做了知州,在这里,他碰到了周敦颐。

周敦颐在宋朝历史上没有王安石、苏轼那么有名,但是他有一篇文章却是中学课本上的必背科目,那就是《爱莲说》。

文人在文章中赞颂的,往往是作者人格的体现,喜爱莲花的周敦颐学问好,名望高,政绩也很突出,他还教出了两个有名的学生:程颢和程颐两兄弟。

王安石遇上周敦颐,两个人彼此都是闻名已久,深谈之下,相见恨晚。

三、 为变法酝酿

1058年,王安石进京述职,递交给宋仁宗一份洋洋洒洒的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在这份奏疏中,王安石总结自己在地方上丰富的工作经验,痛切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根源所在,首次提出了革新变法的主张,认为当前内交外困、财力匮乏、官员贪污的局面只有通过变法才能够改变。

有事实,有说理,论据充分,言辞恳切,尽是王安石拳拳之心。

然而,所有这些提交上去之后没引起什么反响,看起来好像宋仁宗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

看到奏疏后,宋仁宗知道王安石说得基本都对,他要变法的想法也没错,但是,12年前由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败局仍然历历在目:那次新政仅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然后就被百般阻挠,不得不宣告废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仁宗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随着新政的失败,主持和参与的官员都被排挤出京,老臣范仲淹不久即病逝于赴任颍州的路上。

宋仁宗想起这些仍然心有余悸,,他实在不愿在自己任期之内再次冒险。

变法势在必行,而阻力势必强大!宋仁宗十分明白这一点。

就把他留给我的继任者吧。

宋仁宗看着王安石年轻的面孔,坚定的眼神,心里大概会有这样的念头。

四、宋英宗时代

王安石默默等待着宋仁宗的反应,可是却一直没有等到,一直到1063年宋仁宗去世,王安石也没能实现自己的变法主张。

这个时期王安石的官职是度支判官,官职不高,主管的是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财赋的来龙去脉,王安石必然搞得清清楚楚。

满怀政治理想,多年在地方上稳扎稳打,了解民生疾苦,再加上这几年的财务岗位经验,在这段时间,王安石对全局的了解一定十分清楚。他更深刻地意识到:要想改变国家财务窘境,必须要通过变法。

上次他提交给宋仁宗的“万言书”并没有什么回响,但是固执如王安石,要想让他改变主意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

历史却没给他时间让他改变,或者坚持,因为1063年,王安石的母亲病逝,他返回江宁为母亲守孝。

这一去就是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宋仁宗崩,宋英宗即位。

宋英宗想召回王安石到京城任职,但是王安石以服母丧的理由拒绝了。

他没想到,这次拒绝是这么彻底,让他直接错过了和宋英宗的君臣生涯。

1067年1月,宋英宗崩,宋神宗即位。

五、君臣相得

宋神宗即位时19岁,当时北宋面临的危机更加明显:财政巨额亏空,地方上豪强兼并严重,赋税徭役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边境上,辽和西夏虎视眈眈,每年耗去大量岁币。

宋神宗画像,网络图

内忧外患让年轻的帝王对“祖宗之法”产生深切的怀疑,他希望通过变法来改变这一切。

王安石被召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兼侍讲。

这一年,王安石47岁。

站在宋神宗面前,王安石述说着他担任地方官时的所见所闻,列出他担任财赋官员时掌握的一串串真实数据,然后,他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希望宋神宗效法尧舜,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所有这些,正是宋神宗召回王安石的目的。

少君,老臣,一拍即合。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的实施。

历时15年的熙宁变法开始了。

六、 第一个反对的是他

正像宋仁宗所预料的那样,变法遇到了阻力,不过,谁都没想到,强烈反对变法的居然会是司马光。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老相识,两个人之前都曾经做过包拯的下属,年龄相仿、同是进士出身的两个人平时很谈得来。和王安石的执拗相比,司马光为人算是比较柔和的。

司马光画像,网络图

包拯虽然一直被人评价为铁面无私,但是他对自己的下属很不错。有一次,衙门院里的牡丹开花了,包拯就在院中设宴,邀请大家前来一同赏花饮酒。

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平时都不太喜欢喝酒,但是在这次宴会上,司马光知道给领导面子,好歹喝了几杯。王安石却不然,任凭别人怎么劝都是不喝。

一场宴会下来,王安石滴酒未沾,弄得顶头上司包拯和在场的同事都颇感难堪,王安石却浑然未觉。

这样的司马光自然不是一个不管不顾的顽固派。事实上,这次变法开始之时,司马光并没有表现出对变法的反对,相反,在别人要弹劾王安石时,他还予以阻止和劝解。但是,随着变法的深入,当王安石要实行“青苗法”时,司马光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此法的实施,比之前施行的平民放贷之法危害更大,因此上书表示强烈反对。

宋神宗对司马光却有另外的期待,他希望司马光能够支持自己和王安石这次变革,但是司马光拒绝了。1070年,他自请出京,宁愿到地方上当官,也不愿意留在京城中亲眼看着新法施行。

七、苏轼也反对

苏轼比王安石小一辈,两个人平时多有交往,偶有诗词唱和,互相欣赏对方的文采,但是这些并不代表苏轼就会全盘支持王安石的变革。

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弊病,王安石对此十分气愤,于是就让御史弹劾苏轼。

在宋神宗都支持变法的朝廷氛围中,苏轼主动请求离京,到外地去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塑像,网络图

曾经十分赏识王安石的欧阳修、王安石的下属苏辙等人都因为和王安石意见不同而被迫离京外任。

王安石执拗的一面始终没有改变,不管别人是支持还是反对,他仍然继续将新法贯彻到底,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国家的富强。

八、 江宁隐居

但是,最终变法还是失败了。

1076年,在朝廷上下饱受质疑与打击的王安石心灰意冷,辞去宰相职位,回到江宁隐居,新法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仍然得以执行。

回到江宁的王安石俨然一个普通的乡间老头,他骑着瘦弱的毛驴在乡间游走,冬天山上的梅花开了,他缓缓走过去,随口吟诵道: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文字浅白易懂,却韵味悠然。

恰如王安石本人,永远不畏艰险,敢于迎难而上,对人对事虽执拗却直白,没有阴险狡诈的招数。其实他一直就是个挺简单纯粹的人。

1086年,王安石病逝于江宁,时年六十六岁。消息传来,司马光惋惜地说道:“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无论当时还是历史上,司马光都算是王安石的政敌,两个人争斗十余年时间,对他身后的评价却仍然不失公允。

至于后世有人骂王安石是国家衰败的罪人,无非是想推卸自己的那份责任吧?

欲究当时事,须问当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