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9日,中国在美留学生郑少雄倒在美国问题青年斯潘的枪口下,一颗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十天后,母亲李蓉在追悼会上呼唤着儿子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9日,李蓉在芝加哥大学为郑少雄举办的追悼会上发言。(新华社)

“我最亲爱的儿子,我一路流泪,一路思念,一路坎坷,终于来到了芝加哥大学,来到了你追求知识的最高学府。

妈妈生平第一次出国,不是去旅游观光,不是去参加你的毕业典礼,更不是参加你的婚礼庆典,而是参加你的葬礼。多么惨痛的人间悲剧。”

李蓉哽咽多次,但始终没有掉泪。她不仅在为自己的儿子抱不平,更是在呼吁千万中国留学生的人身安全应该得到重视。

“陪同我来的,还有千千万万个妈妈……我们共同要求严惩凶手。为此,我以母亲的名义,强烈呼吁切实保护每个留学生的安全,决不能让悲剧重演,这是给千万个留学生的交代,也是给千万个家庭的交代。”

2021年上半年,芝加哥市共发生1973起枪击案件,有2471人死亡,相比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67%和63%。

对于每一个赴芝加哥求学的中国留学生而言,他们似乎都要为此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然而,在过去半年,芝加哥大学仍然有两名中国学子被枪击案夺去生命,使得中国留学生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更加担忧。

“西装革履的教授在讨论着我们该怎么样去制止暴力,但是在我们社区当中的流血事件却依然在非常频繁的发生。”芝大在读中国留学生史清清在一场小型线上讨论中和30位留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现实中强烈的反差让他们感到无力,甚至怀疑学术的意义,感叹原来生命可以如此轻易得戛然而止。“坐在吹着暖气的图书馆里,写着无病呻吟的英文文章,敲着毫无意义的代码的时候,我也会思考我在这里学习劳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史清清说。

芝加哥这座城市让她感到撕裂:北部,想象中的资本主义生活,纸醉金迷,海一样的密歇根湖,岁月静好;一公里之外的南城,人们稀里糊涂的过活,不明不白的死去。

这场线上讨论是在郑少雄被枪击一周后的11月16日举办的,由目前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攻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张育源和芝加哥大学的史清清同学共同发起。

“一年两起芝大中国学生的悲剧,使我对这个国家的信任再次降低。”张育源用这句话开启他的线上邀请。

11月14日,他在朋友圈的邀请文字中写道,“欢迎来说说和听听你我的心声,或者挣扎。”两天的时间,就有30多位参与者响应。

讨论持续了两个小时,涉及了诸多中国留学生可能每天都会去思考的问题,包括这一次事件带来的冲击、海外留学生的他乡经历,以及中国留学生在西方大学里的位置等等。

大家似乎都看过那篇《在人间|芝加哥枪声之后,妈妈决定冒着疫情风险去美国接他回家》。少雄的求学历程让他们无比共鸣,也因此感觉到子弹其实离自己非常近,甚至任何时候可能擦肩而过。

学校周围的安全隐患是长期存在的

曾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七年的魏安真(Adrian Vermeule)教授对《北京周报》说:“学校周围时不时就会有犯罪行为发生。”(That crime periodically spills over into the area near the university.)

“很多留学生自己的国家都鲜有或者没有枪击暴力事件,他们很难想象美国的枪击犯罪到底有多危险,这完全可以理解。”(Many foreign students come from nations where there is little or no gun-related violence, and they quite understandably find it difficult to comprehend the extreme danger to victims of crime that occurs in conjunction with guns in the United States.)魏安真教授多年前就举家搬离芝加哥,目前在哈佛大学任教,“芝加哥的治安问题无疑是我们决定去哈佛大学的一个因素。”(Crime was definitely one factor in our decision to leave for Harvard University.)

即便当地人对枪击事件早有提防,但今年八月的一次枪击案,导致一名警察死亡,另一名警察瘫痪,还是震惊了整个芝加哥市。市长洛里·莱特福特(Lori Lightfoot)发表讲话说“我们的共同敌人,就是枪支和犯罪团伙。(We have a common enemy: It’s the guns and the gangs.)”

“新冠疫情之后,美国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可能要爆发,”一位不愿具名的芝大博士分享说。“我之前想的可能只是枪击案的频率会增加,事实也如此,但没有想到会那么极端。”他观察到,就在芝大附近的海德公园(Hyde Park),冬季的犯罪率相对低一些,夏天会严重上升,一些节日期间犯罪更是爆发式的。

在美国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如此近距离的面对暴力下的死亡,让这些来自中国的年轻学子比他们国内的同辈对于社会问题似乎有了更切身的感悟; 也更加意识到,在美国这样的社会,每个个体只能“自求多福”,或者“抱团取暖”,因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11月16日,在枪击案发生一周后,芝加哥大学的300多名学生、校友以及教职工在案发地发起了一场集会。硕大的标语,让人心寒,“我们是来求学,不是来送死”(We are here to learn, not to die)。

他们向校方提出了几大诉求,包括延长晚上网约车接送时段和次数、创建校园内犯罪事件的即时警告系统等,同时要求校方每年举办学生安全培训等。

“从这次行动中,我个人得到的疗愈作用是很弱的,甚至陷入了更深的一个焦虑当中。” 一位参与了发起此次集会的同学也加入了当天晚上的线上讨论。他似乎还沉浸在白天的情绪中。在他看来,同学们出国以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靠学术,靠事业……就可以改变世界”。而当这种理想主义被美国现实惊醒的时候,他鼓励大家要行动起来。

集会过后,芝加哥大学以及社区和芝加哥警方多家机构在市长的牵头下,于当地时间11月20日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主题是如何改善芝加哥市的社会治安问题。

校长保罗·阿利维萨托斯(Paul Alivisatos)提到了郑少雄遇害事件,并表示校方正在找机会通过学术的力量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并增强和南部社区的互动,着力解决社区人员心理健康、儿童福利、社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The university is identifying opportunities to leverage its strengths in academic thought and practice, working in tandem with South Side communities, to address critical issues, includ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ild welfare, social policy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宪法学终身教授魏安真看来,经济的下滑是一系列犯罪的首要原因。“它会让一些小偷小摸升级为枪击犯罪(It may have increased the economic motive for muggings and some of those muggings can escalate into shootings)。”

目前,各方力量正在升级保护力度,但魏安真也有所担心,“海德公园一带的治安有这样一个循环,就是犯罪率一旦下滑,警力也随之降低,然后周而复始。”

当得知中国留学生受此次事件影响后,魏安真感到忧虑,他担心会影响学生们融入校园生活的意愿,中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能产生一些隔阂。但他坚持认为,两国学生、学者和不同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还应该继续加强。

有不少同学都提到,今天的中国留学生到英美等发达国家留学,他们的心态正在改变——已不再只是希望获取更多资源,而是抱着一种“看世界”的心态,去观察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

“我觉得[郑少雄]学长带给我的意义,可能不是叫我们盲目的仇恨,莫名的恐惧,而是……我们要去爱人,要去爱我们身边每一个具体的人。”史清清在发言的最后说,“并且用行动去爱。”

责任编辑:刘云云

设计排版:关山度

2021CATTI考试季来啦!

复制下方口令至TB:

4.0微LN9tXd9Er8u哈 https://m.tb.cn/h.4qsBftP?sm=20d8a4 备考2021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汉译英精选汇编升级版

备考神器,助力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