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说:我这辈子没负过谁,没亏欠过谁,除了朱玫。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有无数令人向往的爱情故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的婚姻并不美满。

金庸在1948年和他的第一任妻子杜治芬在上海结为了夫妻,婚后没多久,他们夫妻二人就一同去往了香港。

金庸当时在香港的《大公报》分社任职,因为那时是他的事业上升期,所以金庸整日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对妻子杜治芬的陪伴,使杜治芬没有感觉到婚姻生活的幸福,于是便向金庸提出了离婚,独自返回了大陆生活。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名叫朱玫,是金庸的小说迷。因为敢于向金庸的作品提出批评意见而被金庸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玫出身名门,家世显赫。虽然她早就对金庸萌生爱意,不过那时金庸已经有了妻子杜治芬。

在金庸离婚以后,朱玫勇敢地向金庸表达了爱意,可惜的是她遭到了拒绝,因为金庸那时喜欢上了女演员夏梦。

金庸向夏梦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但是因为夏梦已经有了家庭而被拒绝。爱而不得的金庸离开了长城影视,然后他退而求其次地接受了朱玫的爱意。

1956年,朱玫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有过一次婚姻经历的离异男金庸,并且婚后为金庸生下了4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的金庸选择了创业,创办了《明报》。那时的金庸并没有多少的钱,而《明报》的创立更多的归功于朱玫,他为了支持丈夫创业,拿出了自己婚前所有的积蓄,并且把自己的首饰全部给变卖才凑够了创业的启动资金。

为了减少运营成本,朱玫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加入了金庸的《明报》,成为了报社唯一的一位女记者。

朱玫为这个家庭付出了许多,她每天早上在送完孩子上学之后就赶往了报社,开始了忙碌的工作,金庸在报社写社评、写小说、印报纸,而朱玫则外出采访,收集新闻资料。

得益于朱玫做过记者,所以她对报社的工作非常清楚,她不只能为《明报》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也能为金庸的创作提供思路。

也正是有了朱玫的协助,《明报》后来才能在行业竞争激烈的香港占有一席之地。而金庸也曾称朱玫是《明报》的头号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创建报社的时候,为了不让生活影响到金庸的创作,朱玫将所有的家务都给独揽了下来,每天的生活不是照顾孩子就是收拾家务,并且还利用空余时间给金庸做好饭,然后花费一个多小时的交通给金庸送过去。

虽然夫妻二人为了家庭和事业非常地努力,可是那时报社的生意并不好。金庸不忍心让他亲手创建的报社就此消亡,所以一直在苦撑,而朱玫也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金庸。

为了支撑报社的运营,金庸夫妻二人倾尽了所有,这也导致她们那一段时间的生活非常困难。为了省钱,朱玫总是每天在商贩快要收摊的时候去买菜,因为那时候可以买到便宜的蔬菜。

为了给孩子们补充营养,朱玫会去肉摊上买一些他人挑剩下的碎肉,然后煲成汤给自己的孩子们和丈夫喝,而自己确是连一口都不舍得喝。

冬天的时候,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屋子里并没有装暖气,靠着创作维生的金庸经常手被冻得冰凉,而朱玫也总是先将自己的手捂热,然后再给金庸捂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朱玫并不后悔嫁给金庸,因为她相信,只要她们夫妻同心,将来一定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金庸和朱玫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一起支撑着家庭和事业的发展。

在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的努力之下,《明报》渐渐地有了起色,发行量一天天地在增加,最后几乎发展成为了香港人手一份的报纸。随着《明报》的火爆,金庸也成为了当红的武侠小说家。资产由最初的身无分文膨胀到了上亿,使全家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可是幸福往往是短暂的,发达以后的金庸渐渐地忘了自己的初心,出轨了一名年轻女子,而这名女子就是金庸的第三任妻子林乐怡。

对朱玫来说,爱情是纯粹的,她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虽然她十分的痛苦,但是她知道眼前的金庸已经不是最初的金庸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婚后没多久,朱玫的大儿子在美国自杀,在经历婚姻的破灭和丧子的双重打击后,朱玫一蹶不振,离开了她倾注半生心血的《明报》,离开了这个行业,也彻底地离开了公众的视线。

离婚后的朱玫生活虽然贫困,但是她并不愿意接受孩子们和金庸的救济。同时她的晚年也是孤独的,在她去世的时候,陪在她身边的既不是前夫金庸也不是自己的儿女们,而是医院的员工,因为她的儿女们当时身在国外,无法第一时间赶回来见他们母亲最后一面。

金庸在晚年的时候曾回顾过自己的一生,他坦言道自己对得起任何人,唯一对不起的一个人就是朱玫。

如今金庸和朱玫皆已作古,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成了世人眼中的故事,至于关于二人的评价,还是交给大家来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