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崇明西沙明珠湖景区党支部书记徐忠每天都会早早来到明珠湖边,查看湖上一片栖木桩上有没有“远客”前来。徐忠守候的“远客”,是一批在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上途经崇明的鸬鹚。它们的出发地,正是千里之外的北方。

4年多前,徐忠在明珠湖边第一次见到了这些远道而来的鸬鹚,此后它们便成为这里的常客,今年已是它们连续第五年在此越冬。生态好不好,就看鸟儿往哪飞、鱼儿往哪游。随着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成果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鸟儿来此休养生息,甚至大雁、黑天鹅等候鸟都已成为岛上的“常住居民”。

鸟儿有“暂住”也有“落户”

每年的11月24日至27日,是迁徙线上的鸬鹚抵达崇明西沙明珠湖的时间。“明天早上应该能看到鸬鹚!”11月24日晚,徐忠满怀期待。不出所料,第二天8时30分,明珠湖内的栖木桩上果然停了不少鸬鹚。细数下来,共计45只。接下来几天,它们的同伴还将陆续来此落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5日11时,记者和一批游客抵达鸬鹚观测点附近,工作人员示意大家不要大声说话,以免惊飞了鸬鹚。不过,这些鸬鹚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受惊。不远处,一只轰隆作响的机动船正在靠近。不料,当机动船经过栖木桩时,这些鸬鹚却依然悠闲地在栖木桩上或远眺、或梳理羽毛,“人来鸟不惊”。显然,它们已经十分熟悉明珠湖的环境,也对这里有了足够的安全感。

徐忠告诉记者,原本这些迁徙途中的鸬鹚来明珠湖“暂住”,每天早出晚归觅食,没有人知道它们每年抵达和离开的确切时间。后来,景区专门为这些“远客”添置了好几片集中的栖木桩,果然吸引了鸬鹚落脚,也为观鸟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测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徐忠看来,人们不断地观测鸟类,鸟儿也同时在观察着人类。“鸟类的观察能力非常好,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好了,食物丰富了,它们就会飞过来栖息、生活。”对于鸟儿们来说,明珠湖宽阔的湖面像是一个停机坪,可以用来落脚;湖泊和西沙湿地丰富的鱼、虾、蟹、螺蛳等生物,又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令这里成为鸟类栖居的天堂。

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双双具备,这几年来西沙明珠湖景区“歇脚”的候鸟越来越多。除了每年准时报到的鸬鹚,野鸭、鹬等候鸟也是这里的常客,白鹭更是随处可见。

美景也是生态岛建设见证者

鸬鹚们来崇明越冬时,也是西沙湿地内水森林秋景最美的时节。乘船徜徉在西沙湿地2000多米长的水森林景观河道上,伴随着光线变化,岸边的池杉、落羽杉、柳树呈现出明黄、橙红、浅绿等不同的色彩,宛如打翻了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调色盘。

对于游客来说,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呈现出不同色彩的水森林是不可错过的美景。而对于西沙湿地来说,900多亩的水森林令滩涂的环境进一步优化。“水森林固定了滩涂上的一部分水面,水里的鱼多了、来的鸟也多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食物链。”景区相关人士介绍说,明年开春,水森林区域的一些小岛上还将种上芦苇,将这些土地还给湿地原来的“主人”。

在崇明生态旅游集团董事长陆立新看来,近20年来崇明孜孜不倦地进行生态岛建设,西沙明珠湖景区也是崇明生态岛建设起步和实践的见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介绍,西沙明珠湖景区的水森林区域,之前是当地老百姓筑圩形成的鱼塘。早年的明珠湖,一半是南支长江的一个港汊,上世纪70年代围垦后被称作“外塘”,用于水产养殖,另一半是大小不一的养殖鱼塘,相关区域富营养化严重。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崇明下决心退塘还湖,对各种侵占湖面形成的鱼塘进行综合整治,促进生态恢复。生态的改善,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今,明珠湖已经旧貌换新颜,成为上海市民游客节假日休闲的首选去处之一。明珠湖上,水陆两用车、桨板、龙舟、OP帆船等水上项目应有尽有,一条8公里长的环湖生态塑胶跑道时而穿梭在湖边的林地中,时而连接上环湖木栈道和浮桥。无论是普通游客还是运动达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休闲项目。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郭王旖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