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启年间,汉阳府平阳县往南走二十里路就能看见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中年秀才叫萧寒笙。他为人朴实无华,忠厚善良,四年前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萧寒笙出自书香世家,据说他的祖上萧良有曾是明万历八年张懋(读mao)修榜进士。不过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他几次参加乡试都落榜了,最后只好在家乡娶妻成家,做了一个教书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一天,萧寒笙正在学堂给孩子上课,外面来了一个生面孔的男子在喊:“萧先生在这里吗?”

萧寒笙正在屋里朗声读书,外面的男子喊了几声都不曾听见。这时候有一个调皮的学生二蛋子就忍不住打断道:“先生,我好像听见外边有人在喊您的名字。”

萧寒笙放下手中书卷就问道:“喊几声了,可曾听的准确?”

二蛋子眼珠子转了一下,说道:“先生,喊了四遍,我听的时候特意数了。”

萧寒笙一听,戒尺打在桌上,训斥道:“书上怎么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教的你不认真学,外面的风吹草动你比谁都清楚,罚你把《诗经》抄十遍。”

下了学堂以后,萧寒笙见客人还在外面等着,他便走过去问道:“请问阁下找我有何贵干?”

那男人见萧寒笙出来了,赶紧施了一礼说道:“我是杜老爷派来的,夫人不幸病逝,杜老爷特意辞官回乡办丧事,想请您去吃宴。”

萧寒笙思索了一下问道:“你口中杜老爷可是杜子明?”

男子道:“杜子明正是我家老爷。”

萧寒笙一听连忙答应了,杜子明虽比他年长有二十岁,当年却是一起参加乡试的,后来对方中了举人,会试殿试上表现优秀,被皇帝御封进士,吏部将他派到庐州府舒城县做了知县。

萧寒笙让对方先回去报信,自己和学生叮嘱一番,就换了一件衣服匆匆上路了。他住的村子离对方那里有十几里路程,途中要翻过一座山,穿过一条河,道路崎岖难行。

走到一半的时候,萧寒笙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他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条河,便想走过去喝口水,歇息半刻。等走到河边,他看见一个阿婆坐在石头上哭泣,他有些好奇走上前问道:“阿婆,你何故如此伤心?”

阿婆止住了泪,抬头看了一眼萧寒笙,见他一副书生打扮,便气恼地说:“你走你的路,我在这里哭与你有何相干!”

萧寒笙好意询问,本想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却不想遭遇白眼,便说道:“再往西边走七八里路,就到了东阳村,那里的杜中明老爷是我同窗好友,他发妻过世,邀请我去吃席。我见阿婆哭的伤心,便想问一下您是否需要帮助?”

阿婆听完,眼睛突然瞪大了,他起身拉住萧寒笙说道:“先生,这一趟你不要去了,趁着天没黑,还是早早地回去吧。”

萧寒笙听到这些话觉得很是奇怪,俺婆为何听到他要去吃席,就拦着他不让去呢?他挣脱开对方,说道:“阿婆,您有所不知,我与杜兄虽仅有几面之缘,却是情同手足,他此番盛情邀请,我又怎么能半道而回呢。”

阿婆见对方不肯听劝,急忙说道:“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将那杜子明当作兄弟看待,可他的心肠是好是坏,你又如何得知?”

萧寒笙听到这里有些生气,这个阿婆拦住他的去路不说,还背后诽谤。他忍不住道:“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阿婆见对方执意要走,她身子一闪,突然化作一缕青烟,再次拦在对方面前。这一幕把萧寒笙吓得一趔趄,直接摔倒在地,惊恐的问道:“阿婆,你是人是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婆见对方摔倒,赶忙来扶,她叹了一口气说:“先生,你有所不知,我就是那杜子明的发妻桃红。我现在虽是魑魅(读chi mei),却从未伤人,更不会害你。”

萧寒笙见对方这样说,顿时放心不少,不过好奇道:“你既是杜兄发妻,他对你一往情深,你为何背后这般非议他?”

阿婆听到这句话,低头抹了一把泪道:“你听我跟你说个故事,你就看清他的为人了。”

数年前,杜子明被皇帝御封进士,吏部又委他做了庐州府舒城县的知县,等待印信颁发下来,杜子明就接了发妻和母亲一同上任去了。

杜子明初到舒城县,为老百姓办了很多事情,加上为官清正,一直深得民心。有一天妻子在后院扫落叶,因过度劳累晕倒,杜子明知道后便拿来斧头将大树砍断,后来又见树根碍眼,便和妻子在夜里把大树连根刨开,结果挖出两个大木箱,撬开一看,里面竟然全是白花花的金元宝。

桃红见了这些金子,满心欢喜地说道:“相公,您为百姓办事,老天爷肯定知道了,特意给咱们送了这些金子。”

杜子明见妻子高兴地手舞足蹈,大声嚎叫,赶忙用手捂住对方的嘴巴说道:“嘘,小点声!这些金子既然埋在衙内,我想定是哪位前任知县在危急时刻藏下的库数,要么是拿来救命的,要么就是脏银,私吞可是犯了杀头之罪。我们赶紧照原样埋好,不可内外张扬、待我暗自查明这些钱财的来龙去脉,再禀报朝廷,全数掘出缴公!”

桃红见丈夫说的大义凛然,她深悔自己刚刚有过贪财之念,差点害了丈夫的仕途,还连累亲人,于是和丈夫又一起把两个箱子埋了,并且对外一直守口如瓶。

过了几天,老夫人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桃红请了几个郎中也不见好转。杜子明知道后,心里明白母亲的病是因为思乡心切,便对妻子桃红说道:“母亲患的是思乡病,你送她回老家待着,等我任期一满,便回去与你们团聚。”

桃红便照着丈夫说的做了,她陪着送老夫人回了一趟老家,在身边伺候了两年多,老夫人的病也慢慢痊愈了。老夫人心想儿子孤身在外,身边没有人照顾,便打发儿媳桃红又回到舒城县。

老夫人的话,桃红不敢不听,便再次跋山涉水来到舒城县。等到了县城里,她发现家家门口挂着红灯笼,大街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她急忙找了一个路人问道:“大娘,这是有什么喜事?”

大娘说道:“杜县令三年任期满了,他这些年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我们在欢送杜大人呢!

桃红听了很是高兴,忙回到县衙跟丈夫说了这件事情。杜子明听了以后说道:“为百姓办事是我等职责所在,我作为皇帝御封进士,自然不能辜负皇恩。”

桃红说:“相公这几年在这里当知县,多亏了县衙的兄弟们配合,我就亲自下厨,做一顿离别宴,邀请大伙儿都过来,以表谢意。”

丈夫同意后,桃红就钻进厨房指挥排宴,一直忙到深夜。晚间时候,杜子明喝的烂醉如泥回到房间里,他看着妻子桃红说道:“娘子,今天你辛苦了,以后我一定好好待你,不让受一点苦。”

桃红含羞道:“能服侍相公,是妾身的荣幸。”

杜子明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妻子,深情款款的说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们小别胜新婚,我特意让下人备了好酒,咱们来喝个交杯酒吧。”

桃红娇嗔道:“都老夫老妻了,传出去让人笑话。”她嘴上这般说着,心里却是乐开了花,便接过酒杯和丈夫喝了起来。

次日清早,杜子明发现妻子已经断了气,他哭的伤心欲绝,马上安排了隆重的装殓仪式。等了几天后,新任知县来上任,杜子明办好旧官交清手续,便带着子女和妻子的灵柩回乡去了。

杜子明回到家乡,与母亲商量以后,决定要厚葬妻子桃红,邀请了所有的亲朋好友。萧寒笙作为杜子明多年前的同窗好友,便也派人去邀请,面子上算是做足了。

萧寒笙听阿婆说完以后,他将信将疑的问了一句:“你的意思是那酒里有毒?”

阿婆说道:“对,杜子明事先在酒里下了毒,他借用我去世的时机,把当年发现的那些黄金用棺材运了回来,为此他将我的尸体抛进了县衙的枯井中。”

萧寒笙看着对方说道:“这都是你的一面之词,你要如何取信我呢?”显然在萧寒笙的心里,他并不相信一个魑魅说的话,毕竟以前的杜子明,确实满腹锦纶,一身正气。

阿婆说:“你到了地方,可以让杜子明打开棺材一验便知。”阿婆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些激动,她没想到丈夫如此狠心,为了那些钱财,竟然连她的命也不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寒笙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已经不早了,他向阿婆承诺道:“倘若杜兄正如你口中所言,我定帮你讨个公道。”

阿婆拜谢了一声:“有劳先生!”

萧寒笙辞别了阿婆,继续赶往杜子明的家中,到地方时,宴席已经快开始了。杜子明一脸笑意,脸上表情全然看不见有丝毫的丧妻之痛。

这时候,杜子明看到了门口的萧寒笙,赶紧起身相迎,指着对方介绍道:“各位叔伯子侄,亲朋好友,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同窗好友萧寒笙,字文良,他的才华远在我之上啊!”

杜子明这番话让萧寒笙一阵汗颜,当年他们一同参加科举,对方是皇帝御封进士,他不过一介书生,最后沦落到村里当个教书先生而已,这番抬举实在让他下不来台,只好拱了拱手,随便找个位置坐了下来。

杜子明显然也没有把这个同窗好友放在心上,刚刚不过开句玩笑暖个场子罢了。这个丧宴办的很是奇怪,倒不如说是杜子明回乡的接风宴。因为感受不到一点悲伤的气氛,耳边全是十里八乡的里长对杜子明的恭维之声。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萧寒笙突然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杜兄,这宴席也吃了,嫂夫人何时入土为安。”

杜子明听到这话,脸色一沉说道:“待宴席过后,风水师定下位置和时间即可下葬,萧兄,此事不劳你烦心。”

萧寒笙闻言只好再次坐下来,好不容易等吃完宴席,众人开始忙活起来,几个村里硬汉抬着棺材就上了后山。

萧寒笙一直在冷眼看着,他见棺材放置好以后,便有人开始埋土。这时候,他再次站了出来说道:“杜兄,你离乡多年,难道连本地习俗也忘了吗?”

杜子明阴着脸,装作伤心难过的说道:“娘子生前喜欢清净,还是让她早点入土为安吧。”

萧寒笙扯着嗓子喊道:“下葬前,应当开棺,杜兄此举实为不妥。”这句话说完,下面还是议论纷纷起来,原来在当地风俗中,下葬前要开棺一次,这是死者最后一次呈现在亲人面前。因为没有意外情况,死者从此将长眠地下,日后受子孙后代祭拜。

杜子明见到这种情况,跳进坑中抱着棺材哭道:“桃红啊,我的妻呀,你嫁给我以后,为夫虽高中皇榜,被皇帝御封进士,你活着时候吃尽苦头,现在死了也不得片刻安生,叫我如何苟活于世呀……”

杜子明这番一闹,所有人都被感动到了,他们十分同情桃红这一生的经历遭遇。于是矛头指向了萧寒笙,开始指指点点起来,说他一个穷酸秀才,只读死书,认死理,把他说的万般不是。

萧寒笙听了这些话是羞愤不已,他指着众人骂道:“尔等浅薄无知,愚昧至极!”说完,一甩袖便离开了。

他刚走到无人的地方,阿婆就现身了,她说道:“先生,多谢你为我打抱不平,实在是连累你了。”阿婆有些内疚自责,刚刚那般情况她也看见了,可是又不能现身出来说话,因为杜子明身边站着一个风水师在那呢。

萧寒笙说道:“是我无用,连这点忙都帮不上你。”

阿婆道:“先生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只是还须先生帮忙。”

萧寒笙赶紧问道:“你说,只要我能帮上你的,一定竭尽全力。”他心中已经做好决定,这个事情他管定了,他从小就读圣贤之书,就不信这世间没有天理王法。

阿婆道:“那棺材上有一道灵符,你夜里去把那道灵符揭掉,打开棺材就可以,剩下的交给我来。”

萧寒笙听到这话,吓得有些不敢说话,毕竟大晚上的去掀棺材盖,搁谁也不敢呀!阿婆见到对方这副样子,便笑道:“别怕,棺材是空的,里面装的都是金子哩!”

等到了晚上三更时分,后山上已经没有人了,萧寒笙来到棺材下葬的位置,他动手开始刨起来。过了一会,阿婆来到他身边,扔给了他一把铁锹说道:“先生,用这个刨,快一点。”

萧寒笙手里有了铁锹,刨土果然快多了,两炷香的功夫,就见到了土下埋的棺材盖。阿婆指着上面的灵符说道:“先生,就是那道灵符,你揭掉就可以。”

萧寒笙揭掉灵符,又十分好奇的打开了棺材,里面的一幕简直让他看呆了。原来棺材里装的确实不是尸体,而是金光闪闪的黄金,难怪今天抬棺的时候要十六个壮汉才抬得动。

阿婆拿起一锭金子递给萧寒笙,对方确却是拒绝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金子我不能收。”

阿婆笑道:“我相信先生为人,这金子不是给你的,而是帮我申冤用的。眼下整个县城都闹了蝗灾,百姓们颗粒无收,这些金子可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萧寒笙一听这话,赶紧问道:“你要我怎么做?”

阿婆小声在对方耳边说了些什么,只见萧寒笙眼前一亮,立即答应下来。他们拿了一些金子,又将土重新填好,叫别人看不出破绽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萧寒笙来到城中的醉仙楼,他拍了一锭金子在柜台上,十分阔绰的说道:“今天的酒楼我包了,所有来吃饭的客人都免单。”

醉仙楼的掌柜一见那金子,眼睛都绿了,赶紧按照对方的吩咐,在两层楼各摆了十张桌子,每张桌子十道菜,又在门口竖起一张牌子:来往都是客,吃饭都免费。

招牌一放,顿时涌进了数不清的街头乞丐和穷人,而那些富家子弟自然是不屑与一帮穷人抢食。这里面有些人认出了萧寒笙,便好奇地问道:“先生,你哪里来的这些钱?”

萧寒笙笑道:“女鬼送的。”

若是平时萧寒笙说这些话,大家肯定嗤之以鼻,不过当他拿出一袋子的金元宝,众人也不得不信了,便追问着是怎么一回事。

萧寒笙见时机到了,便将自己昨天的遭遇说了出来,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说女鬼给秀才送金子。

这件事也传到了平阳县令张大人的耳中,他是一个为民造福的清官,这段时间一直为蝗灾发愁,听到这件怪事以后,便让人请来萧寒笙,当面询问了一番。

张大人听完不敢置信的问道:“你此言当真?”毕竟挖人妻子的坟是一件大事,更何况杜子明又是皇帝御封的进士,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也不敢轻易得罪。

萧寒笙拿出钱袋子,把里面的金子往桌上一倒,接着说道:“张大人莫怕,棺材里面装的都是像这样的金子,否则凭我一个穷秀才,哪里能请得起城中百姓大鱼大肉的吃饭。”

张县令想到那些受苦受难的灾民,一咬牙便下定了决心,带着手下人去将棺材给挖了出来。等棺盖打开后,里面装的都是满满的金子,众人皆是一惊,原来萧寒笙说的都是真的。

张县令随后差人将杜子明捉拿归案,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对方也无法再做狡辩,只好认罪伏法。

平阳县这件事情因为太过奇葩,经过人人相传,很快连远在朝廷之上的皇帝也知道了。他下旨撤回杜子明的进士头衔,宣判了秋后问斩。

除了这件事,还有件事值得一提,皇帝得知有萧寒笙这个人以后,便让下面人去把对方当年的考卷和文章呈递上去。皇帝看了大为惊喜,不仅御封萧寒笙为当朝进士,还准许他进入翰林院为官。

至此,萧寒笙真可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写在最后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思是:从大浪沙石里面淘出金子,肯定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以后,才能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萧寒笙虽然满腹才华无人问津,只能在一个偏僻小村子里当一个教书先生,但是他不管身处何地,却依旧初心不改,一直苦读圣贤书,坚持心中的天理王法,最终用自己的所学征服了皇帝,功成名就。而同样有一身才华的杜子明,虽然仕途一帆风顺,被皇帝御封进士,可是却在为官的这条路上,被金钱迷失了本性,甚至为了图财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当他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永远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时,却不知“人在做,天在看,真相不会被掩埋,总有揭开的那一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好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辛苦奋斗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实现了心中理想,到最后却沦陷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连最初的本心都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做了坏事以后,试图用自己的小聪明去遮盖隐瞒,可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何时会放过一个坏人呢?

最后希望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不用大富大贵,只求心安即可,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方能立足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