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9日,浙江省举行第八十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浙江省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本次疫情浙江无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浙江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风险可控。
各地在做好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的同时,也要确保健康人群的自由流动,未经省防控办统一部署,不得擅自出台“非必要不离市”等限制性措施。
截至11月28日,杭州市全域为低风险地区,全省各地不得对来自西湖区、杭州市的人员采取"层层加码"的管控措施;已推行的不当举措,应立即予以纠正。

这是从疫情发生以来,笔者少有看到地方政府如此自信、如此智慧、如此人性的表态。

看到更多的则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全员检测、全域排查、全面禁行,有的地方甚至闹出了“一人确诊、全域红灯”或”全域黄码“的乌龙剧。

如果说,在当初面对疫情来袭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有此反应迟滞尚可原谅,“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一人感冒、全家吃药”式的最严格最广泛的管控尚可理解;那么在夺取抗疫决定性胜利的时势下,动辄出台有悖常理、有违民意的管控措施,既不可理解也不可原谅。

抗击疫情是对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针对疫情形势的变化,实施不同的防控策略,需要底气和智慧,考验他们如何在社会正常运转、尽快控制疫情与坐稳位子之间精准拿捏。

如今,多点散发、局部聚集性疫情渐成常态,抗疫持久战几成共识。此时,科学施策、精准防控当奉为圭臬。

今年以来,浙江、上海、广东、湖北等地精准、高效、亲民的疫情防控措施屡屡受到公众的热捧。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在最低限度、最小范围的“扰民“措施下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控制了疫情。

这次浙江省如此表态的底气来自其“早小严实、科学精准”的防控原则、来自其“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的防控机制。

那种搞疫情防控“层层加码”,动不动就要求“非不必要不出市”的“一刀切”做法,本质上就是一种懒政、庸政。疫情发生以来,有的城市总是以保障这会那会、这节那节的名义,要求“非不要不出”,”非必要莫来”。

曾几何时,有的城市甚至直接按身份证号锁定疫情发生地的人购买飞机票、火车票的权限,结果是造成了很多人没法正常上班的麻烦。市场经济下,户口地与工作地分离较为常见。想当然地以计划经济的思维来进行管控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这些做法,表面上为了控制疫情,实际上是为了保住”帽子“。因疫情防控不力,多少人的”帽子“飞走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于是乎,生怕有所闪失,保持这种警惕心态是对的;错的是为此而“一刀切”式的管控,只要不出事,其他的无所谓。

殊不知,如此一来,浪费的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的是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运行,损害的是地方的环境和形象,挥霍的是组织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疫情反复无常,人们生活还得正常。疫情当头,人们愿意主动配合政策,源于尽快让生活回归日常的朴素意愿。疫情重创下的行业从业人员期待早日回归到那个尽管收入不高但能维持正常生活的岗位。

流动是生活的应有之义,也是生机的活力表现,更是生意的先决条件。限制了流动,就限制了生活、生机与生意。理智的防疫措施是唤起人们共同抗疫的无声号角。

浙江不愧是我国少有的“重商之地”,如此旗帜鲜明地要求疫情防控不能“层层加码”、不搞“非必要不出市“,体现的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有智慧的地方政府形象,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民生情怀,赢得的必将是天下人流、物流、财流的蜂涌而至!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