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达52斤的紫淮山•余依盟/摄)▲(大目埕村)▲(形如巴掌的紫淮山)▲(将紫淮山切块分给亲友)

“哇,好大的淮山啊!”28日,闽侯县白沙镇大目埕村老农余依伯在其龙眼树下挖出一棵硕大的紫淮山,引得市民群众纷纷前来看热闹。老人一称,重达52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见女儿带着不少朋友前来村里游玩,定居闽侯县城的余依伯也随女儿、女婿回到老家,并决定将一棵种植在家门口龙眼树下的紫淮山挖出来。

当日下午2点多,73岁的老人用锄头将四周的土壤小心翼翼地挖开,生怕将土中的树挖坏,但还是有一块约3、4斤的薯被挖断。经过10多分钟的努力,一棵紫淮山终于出土,仿若一尊石佛。老人如获至宝,轻轻将薯体表面的泥土去掉,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其抱到家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依伯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棵紫淮山的种子,是前年其儿媳妇在闽侯甘蔗的娘家拿来的,当年年底种下后,去年清明节期间开始发芽。“去年那棵挖起来比现在重一倍多,达到120多斤。”

记者看到,龙眼树下,老人挖开的沙土松软,土壤内外,到处是腐烂的树叶,十分肥沃。老人常年住在闽侯县城,每年偶尔回来几次,但都无暇施肥,这些树叶为紫淮山提供了绝好的肥料。山药整体呈紫红色,除了根部附有根须,通体十分光滑,如同一个个巨型巴掌拼凑在一起,令人啧啧称奇。

随后,老人将紫淮山切成数块,分发给亲友,然后将根部分别切成2块两指宽的种子,涂抹上草木灰,继续埋入龙眼树下。“希望明年能长出两棵!”老人说。

新闻链接:

紫淮山,也叫紫山药或者紫人参、薯蓣,味甘、性平,既是蔬菜,又是传统滋补佳品,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小便频数。

(张铁国/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张铁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