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政治协商会上,各政协代表参加了会议,针对中国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

会议本是一片祥和的气氛,直到一个人在台上顶撞毛主席,称他“没有雅量”。听到这句话,台下的群众义愤填膺,高呼着让他下台。正当双方争执不下,有人提议举手表决,根据群众的意志,决定是否让他继续发言。

大多数人举手反对,选择让他下台,只有极少数人投了赞成票。令人惊讶的是,毛主席竟然也持赞成的态度。结果少数服从多数,那个人被赶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赶下台的人叫梁漱溟,和毛主席是故交。他们之前就经常发生争论,也总能在争论中有所收获。这次,梁漱溟没认清场合,没意识到他反驳的不是毛主席,而是整个共产党。

好恶拂人之性

梁簌溟的父亲曾任清政府的“内阁中书”,溥仪宣布退位之后,他接受不了王朝覆灭的事实,投江自尽。

不同于父亲腐朽的思想,梁簌溟经常以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他推崇儒家思想,却认为荀子之后的“儒”不是真正的儒学,而是“儒教”,是统治者们巩固自己地位的工具。

接触到西方的文化之后,梁漱溟豁然开朗,想要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内核,创作出一种新儒学。新文化运动时,儒家作为封建社会的代表,受到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抨击。梁簌溟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儒学中有着许多闪光之处,不应该被全盘否定。

在那样的时代,拥有这种思维确实难能可贵。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十分独特,跟常人的关注点不太一样,总能关注一些大众注意不到的点,总能做到标新立异。他也因此钻入了牛角尖,很多情况下为了标新立异,特意从一些不切实际的角度提出问题。

他的国中老师也用《大学》里的一句话评价他:

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法总是跟平常人相反,一定会因此遭受灾难。

后来,他经常提出一些独特的观点,并且乐此不疲地在报刊上发表。蔡元培看到了他写的《究元决疑论》,十分欣赏这种特立独行的性格,认为这个敢于发声的青年,或许可以改变文坛人云亦云的现象。

他破格聘请梁漱溟到北大哲学系任讲师,这让梁漱溟十分意外。就在不久之前,他报考北大时因分数不够而被拒之门外,没能实现自己的求学梦。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没做成北大的学生,反而直接成为讲师。

彻夜长谈

北大的学生听闻新来了一个24岁的讲师,也十分好奇,纷纷来到梁漱溟的课堂围观。不久,他们就发现这名年轻讲师的不同寻常之处,对于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梁漱溟总能从一些新奇的角度提出新的想法。

时任北大伦理系教授的杨昌济也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经常请他来到自己的住处,探讨学术问题。梁漱溟每次过去,都会一个有器宇不凡的青年给自己开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昌济

这个青年就是年轻的毛主席,他在湖南时就是杨昌济的学生,后来跟随杨昌济来到北京,在其推荐下进入北大的图书馆工作。

毛主席当时只是为梁漱溟开过几次门,二人并没有直接的交流,也不算正式会面。

十年之后,抗日战争已然爆发,心系中国、心系民众的梁漱溟四处游走,寻找救国的道路。他也只是寻找,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这次寻访也是他一生的写照:理论与实际往往脱节。

他走到延安,找到共产党的领导人,想要问问这个年轻的政党对局势的看法。毛主席见到他过来十分高兴,一开口就提及到往事:时候你经常来杨怀中(即杨昌济)家串门,就是我开的门。

梁漱溟陷入了回忆。当年,那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成为共产党的领袖,已经成为支撑整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那一天,他们彻夜长谈,对当下的形势各抒己见,对中国的明天畅所欲言。梁漱溟在哲学领域研究颇深,但对政治军事领域却不太了解,他向毛主席问出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抗日战争能胜利吗?

他之前也向蒋介石提出过这个问题,蒋声称中国会胜利,可他心虚的语气和空洞的道理让梁漱溟心有不安,只觉得蒋介石是在敷衍自己。

毛主席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答案:“中国前途大可不必如此悲观,中国必然会取得胜利!日本必败是注定的,再无其他结局!”从国内外的形势,到中日两国的军事储备,毛主席的话让梁漱溟眼前一亮,对中国的未来不再迷茫。

接着,他们对中国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起展望新中国的未来。当时是1938年,距离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刚一年,正是中华民族最为黑暗的时候,可毛主席已经有了必胜的信心,已经把目光放在了抗战之后,研究新中国的发展路线。

二人相谈甚欢,受益良多,不过,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上二人产生了分歧。毛主席认为,应该从阶级斗争入手,才能更好地建设乡村;梁漱溟则认为,要用儒学理论治理国家。两个人各持己见,都不认同对方的理念,可这种争辩没对他们的情谊产生影响。

他们经常秉烛夜谈,甚至在建国后,毛主席也时常把梁漱溟叫到中南海,探讨治理国家的事项。

援不援朝?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再次迎来了一个难题:要不要帮朝鲜。

党中央举行了好几次会议,毛主席还是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再次叫来梁漱溟,想听听这个党外人士的意见。

这次,梁漱溟并没有提出什么新颖的意见,他跟那些反对的人有着一样的想法。第一,国家刚刚成立,根基还不稳定,不适合再参与战争。第二,人们刚从多年的战争中解脱出来,不想再遭受战争之苦。第三,朝鲜战争是人家的内战,中国不适合插手。

毛主席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明白了他的目光短浅。他跟梁漱溟解释,这场战争虽然看起来是别人家的内战,其实是美国想要侵略中国;看起来战场是在邻国,可如果美国控制朝鲜半岛,中国也会唇亡齿寒。

梁漱溟仍旧像之前一样,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去毛主席的劝说。

两个月后,美国派轰炸机袭击辽宁丹东,中国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中央立即决定派出援助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梁漱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知道自己的目光过于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看不到现象背后的本质。

抗美援朝志愿军出发的时候,他在北京目送,期望这支军队能够全胜归来。毛主席注意到他的身影,没有戳破,为他留了一点面子。

受到文人酸腐气质的影响,就算梁漱溟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更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

在二人私下交流时,每当二人的意见不一致,梁漱溟就会直接反驳毛主席,执拗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接受指正。毛主席知道他的为人,明白他内心是想让这个国家、让这个民族变好的,只是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式,因此对他一直保持尊敬,由着他闹。

在1953年的政治协商会上,毛主席却没有惯着梁漱溟,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直接顶撞

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政协小组的各个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指出当时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附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轮到梁漱溟的时候,他提到中国的农民问题。他说,在中国革命的三十多年里,农民一直是革命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提升,城市的工人却有了很好的生活。

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忘本”,忽略了生活穷苦的农民群众,只把目光放在了工人阶级身上。

几天后,毛主席在台上对这一观点做出了不点名批评:“有人班门弄斧,我们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运动,在他眼里还不了解农民,这真是笑话!我们今天的政权是靠工农联盟,工人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不容任何人破坏。”

台下的梁漱溟脸上瞬间挂不住了,他认为毛主席曲解了自己的意思,认为自己在破坏工农联盟,他觉得毛主席应该向他道歉。同时,他觉得毛主席并没有直面回应自己的观点,是因为毛主席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碍于脸面不想认错。

在后续的会议上,他有了一次上台的机会。在台上,他公然顶撞毛主席,认为他是在逃避现实,不敢和自己辩论,并声称毛主席没有“雅量”,不能包容自己的观点。

1953年政协会议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民愤,台下的群众高呼让梁漱溟下台。这时,毛主席对他的话做出了回应。

“什么是雅量,在你看来,支持你的观点才是雅量,不支持就是没有雅量。那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觉得我不可能有这个雅量,让你继续当政协委员的雅量我还是有的。”

毛主席稍稍平息了一下愤怒的群众,提议大家举手表决,决定要不要让梁漱溟继续说下去。果不其然,大多数人都不赞同让他继续说下去,只有极少数的人举手表示同意梁漱溟继续说。而毛主席就是赞成他的极少数人。

伏尔泰曾经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毛主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梁簌溟的观点很荒谬,发言的权利仍受毛主席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尔泰

最终,梁漱溟因为自己错误的言论被群众赶下台,这次,他没注意说话的地点,说话的时机。

这场辩论是在台上,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因此不再是朋友间的辩论,而是党派之间的冲突。毛主席代表着党中央,而梁漱溟代表着民盟,在这里,他们说的话不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而是整个党派的意见。

多年以后,梁漱溟也为自己当年的行径感到后悔,认为自己当时有些冲动,说出的话伤害了毛主席的感情。

他说,“如果我顶撞的是蒋介石,估计他早就让几十个特务去拿梁漱溟的人头了;但我顶撞的是毛主席,在那之后,我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一直保留着政协委员的身份,他的雅量,我到现在才看清楚。”

未遮烈日,何必绸缪

善于提出问题总是好的,可梁漱溟太过于执着提出问题,总会忽略一些实际性的东西。

当时国家内部百废待兴,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外面,美国又一直不怀好意地盯着中国,时刻准备打压这个新生的政权。为了不再受外敌欺负,当务之急是赶快发展工业,提升自身的经济能力,维护国家的主权。

诚然,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的确不高,如果只顾提升生活水平,而不增强自身的实力,那和腐朽的清政府有什么区别。等敌人打过来,再高的生活水平也扛不住坚船利炮,在当时,发展工业才是重中之重。

当时中国仅是发展重工业就已经捉襟见肘,其他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可国家实在是分身乏术。

党中央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而梁漱溟仅仅是提出问题,并不考虑实际层面。他这种思想只会拖延中国工业化的进度,只会破坏全国万众一心的局面。

梁簌溟的未雨绸缪确实没错,可现在房子连屋顶都没有,被外面的太阳晒得眼睛都睁不开,这时候就要考虑漏水的事,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梁漱溟想通之后,再次环游中国,亲眼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也看到了农民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他再次对毛主席肃然起敬。之后,他的孙子出生,梁漱溟亲自为其起名“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