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被骂到“退出微博”的罗翔老师,最近又上了热搜。

原来有人发现,罗翔将自己在B站所有的视频收入,全部捐给了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

这两年,已陆续捐赠37万元。

本是一桩善举,然而消息一出,却招来很多骂声。

有人骂他炒作,质疑他肯定赚了更多,怎么才捐了这么点。

有人说他立人设,不知道做好事应该不留名。

罗翔是谁?

是谁不肯放过罗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讲相声的刑法小王子

“运输多少克K粉,构成犯罪?”

“张三对他人怀恨在心,给对方买了100张蹦极票。

结果第99次的时候对方摔死了,赠票算不算危害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TM机拍一下就吐出100块,你拍不拍?”

这些都是罗翔在B站的爆火片段。

他被称为“法考郭德纲”,以及“《张三传奇》编剧”

——罗翔总爱以“无恶不作”的主人公张三,引出案件,深入浅出地讲解刑法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3月,罗翔发布了第一条视频,瞬间涨粉百万,被誉为“2020最速百万粉传说”。

其实,在没有成为“普法顶流”之前,罗翔就已经火了。

他是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被称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刑法小王子”。

他上课时,蹭课的人排到走廊,连地板都被贴了占座的纸条。

罗翔的魅力,到底来自哪里?

绝不仅是诙谐有趣。

罗翔曾多次分享过,80年代颇具争议的“粪坑案”:

一位女子遇到强暴者,情急之下,她装作顺从的样子,趁歹徒脱衣蒙住眼睛之时,一把将他推进粪坑。

歹徒拼命向外爬,女子一脚将他踹了回去。

歹徒再爬,女子再踹。

直到第三次,歹徒彻底掉进去,最终淹死在了粪坑中。

该案件引起巨大争议,许多法律人认为:“踢一脚是正当防卫,踢那么多脚,就有点过了,应该追究女子的责任。”

但罗翔的观点是:

“你想,如果是你,这个男的往上爬,你踩不踩?你踩。

拿不拿石头砸?肯定要砸。

但砸的时候别把粪溅到自己身上,这其实就是一般人。”

他没有高高在上地“理性分析”,而是代入女孩当时的情景:

面对危险,女孩充满恐惧,如果让愤怒的歹徒爬上来,后果不堪设想。提脚去踹,是她当时的求生本能。

对弱者施以柔软,向案件注以同理心,这是罗翔一贯的思维方式。

罗翔分享的另一起引起轰动的案件,是郭利毒奶粉维权案。

2008年9月,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震惊全国。

北京男子郭利,将女儿常喝的“施恩奶粉”送检后,报告显示其中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标200多倍。

他急忙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发现年幼的女儿,竟然得了严重肾结石、肾炎。

郭利气愤地找到品牌方,要求对方赔偿300万元,毕竟在他心里,女儿的健康是无价的。

施恩奶粉拒绝支付,并向警方报案。

最终,法院以“敲诈勒索”的罪名,判处郭利四年有期徒刑。

维权者,反而沦为入狱者。

郭利在监狱里待了整整四年,一天刑都没有减,因为他拒不认罪,坚决上诉。

四年过后,他出狱了,可在入狱期间,妻子与他离婚,日益长大的女儿也早已不认识父亲。

入狱前,郭利是年薪百万的成功人士,工作是光鲜的同声传译;

出狱后,他家庭破碎,事业中断,靠父母的低保维生……

直到2017年,郭利才重获清白,但他失去的一切,已经无法挽回。

罗翔讲述这起沉寂已久的案件,不仅是想普及其中的法律知识,更想告诉他那些未来走向法律岗位的学生:

法律判的不是一桩桩案子,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的人生。

不止步于冰冷的法律理论和考试技巧,而是从法律理念方面,引导学生怀悲悯之心,这是罗翔身上最朴素的正义感。

探入人性幽微处

曾经的罗翔,并不是如今能言善辩的形象。

他出生于湖南的耒阳县。

小时候,罗翔说话结巴,常被同学嘲笑,来北京读大学时,他浓重的口音,也严重影响与同学的交流。

读研期间,为了养活自己,罗翔开始兼职讲课。

为了讲好课,他用的是笨方法:写逐字稿。

哪怕是一句“下课了”,他都写下来,反复对着镜子练。

过程有多难,我们不得而知,但罗翔总算克服了结巴紧张、普通话不标准的问题,自信站在讲台上。

在北大读博后,畅游在书卷中的罗翔,长出一股年轻人的傲气。

他总爱与别人辩论,瞧不起他人的平庸与无知,沉浸在理论世界之中。

一次采访中,罗翔说起了2003年的一件旧事。

那年冬天,他在北京的一座天桥上,看到一位衣衫褴褛、满头白发的老奶奶。

老奶奶到处问路,却没有人肯搭理她。

罗翔走上前,帮她查出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地址,只见老奶奶从裤子里掏出一个纸片,颤巍巍地记着。

老奶奶说,自己从北京西客站一路走到双安商场。

冬日寒风刺骨,一位老人独自步行近十公里,需要走多久?

罗翔泛起心酸,对老奶奶说:“这样吧,我打车带你过去。”

话音刚落,老奶奶扑通一声在他面前跪下。

罗翔心里很不好受,“一下子,眼泪都要出来了。”

他赶紧将老奶奶扶起,一起上了出租车。

车上,罗翔多次想开口,告诉奶奶,自己拿到了律师执照,或许能够帮上忙。

但他又怕惹上麻烦,话语几次滚过喉咙,最终没有说出口。

车子一到目的地,老奶奶就让罗翔离开:“真的很感谢你,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

多年后,这件事,依然成为罗翔心中的一根刺。

有人说:“只有善良的人,才会对自己没有做过的好事反复后悔。”

罗翔反省当时的怯懦自私,他扶老奶奶走了一段路,却没有勇气去帮她拂去命运里的风雪。

自那以后,他明白了:

“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

要让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

不久前,罗翔在文章中,谈到了威廉·詹姆斯的一部小说:

“一位贵妇人在剧院里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啜泣不已,但她的马夫就在戏院外面冻得快要死去。”

深入人性幽微处,勇敢剖析自己,既悲天悯人,又内省谦卑,关怀每一个真实的人。

或许,这便是罗翔打动我们的原因。

做法治之光

罗翔成名后,很多人指责他担任“厚大法考”机构的老师,不过是为名奔波,为利益哗众取宠。

其实,初到“厚大法考”录网课时,由于需要奔波各地,罗翔身心俱疲,一度有退出的想法。

彼时的机构负责人,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每年有数十万的人参加法考培训,他们可能是中国传承法治的最直接力量。你为什么不去影响他们呢?”

另外,“厚大法考”的培训模式新颖,教学视频免费观看,学生只需要买一套书。

最终罗翔选择了留下来,因为“任何学生不会因为贫穷,而无法去接受这种教育。”

人民日报曾评价罗翔:

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

很多人喜欢罗翔,也是因为他身上的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他向喜欢开黄腔的油腻男开炮:

“如果一个玩笑,你不会说给你妈妈和你女儿听,那你也不应该说给你的女同事和女同学听。”

他剖析鲍某明案件:

“如果自由不加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他谈人心的复杂:

“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

他谈自己的走红原因:

“在特殊的时期,民众内心对于公平正义的期待,在我的视频中得到了回响。”

有人曾问过罗翔:“你最希望被人记住的身份,是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

他从没有忘记过初心——成名,不过是他的助推剂,让他有力量,去帮助更多人,去影响更多人。

如他在文章中写道:

“我理想中的成就,就是做一个好的老师,教好法律,传播法治理念,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内心幽暗的成分需要被封锁。

让每个人选择爱真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话语,让每个人愿意关注法治的细节,做一盏小小的法治之光,法治的光芒彼此映照,在今后的每一天,照亮每个人的内心与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完善法治的细节。

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2020年的9月8日,罗翔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读书感悟:

“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会消失。”

当时恰逢某表彰会结束,有网友认为罗翔这条微博,是在影射当天某先生不应该获奖。

一时间,评论区充斥着污言秽语。

高赞评论便是:“哪天老师家里办喜事,我颂两句丧歌请老师也不要过度联想哦。”

不得已,罗翔只得退出微博。

前有被骂得体无完肤的张文宏医生,后有被骂得无奈退网的罗翔。

如今互联网上,扣帽子太容易,人们似乎习惯宣泄恶意,却很难相信,有人仍在“天真”地“呼喊正义”。

然而,哪怕无数人误会,罗翔依然坚定地说:

“做你该做的事情,并且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坐拥千万粉丝的罗翔,随便接一条广告,或许便能抵得上他讲课一年的收入,但他从未接过广告。

即便光环在身,罗翔依然清醒,他穿着简朴,站在三尺讲台讲课,不囿于荣誉,不困于流言。

他珍惜自己的影响力。

他知道,那一句句“老师好”“谢谢老师”背后,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以法律为剑,引导孩子们明是非、增智慧、过正直勇敢、有价值的一生,是他身为普通人的使命感。

他说:

“如果你能够成为一束光,你就能够照亮周边的人。而周围的人能被照亮,你自己也能被照亮。

我们无法成为伟大的人,我们只能心怀伟大的爱,做细微的事。”

就是这样的罗翔老师,已经是常人难以匹及的品格,却还是在网络世界经历了一次次网暴,被骂炒作,被逼退网……

我们共情罪犯,却喜欢为圣人套上枷锁,这多么荒唐啊。

不要把他推上神坛再推下去。

放过罗翔,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值得被看见的顶流。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