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用蔬菜水冲奶粉能防止婴儿上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谣言,用蔬菜水冲奶粉会导致婴儿中毒。

不久前,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连续接诊了两名中毒的患儿,原因竟然是家长害怕孩子喝奶粉会“上火”,认为蔬菜水可以“清火”,结果用蔬菜水冲奶粉导致孩子食用后亚硝酸盐中毒,出现全身青紫、缺氧等症状。好在经过及时治疗,患儿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所谓蔬菜水,实际上就是将蔬菜用水煮熟之后剩下的水。专家表示,在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中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硝酸盐本身并没有毒性,然而,当这类蔬菜被煮熟或是榨成汁后,植物组织细胞被破坏,加上蔬菜水或蔬菜汁的酸碱度适合细菌繁殖,其中的一些细菌就会产生硝酸还原酶。进而硝酸盐被还原成了亚硝酸盐,过多的亚硝酸盐就产生了毒性。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蔬菜水被放置后又用来冲奶粉,约等于把盐溶液喂给孩子,相当危险。

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肠道没有发育成熟,肠壁薄,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一旦误食母乳以外的异体蛋白如牛乳蛋白、微生物等,很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或感染。家长冲泡奶粉时,用煮沸后晾凉至70℃的水为宜,且一定要现用现冲,冲泡后最好在2小时内喂完,剩下的也不建议放冰箱。

谣言:用雪搓患处可以治冻伤

这是谣言,冻伤后用雪搓患处只会加重伤情。

人的皮肤冻伤后很敏感,所以对冻伤后的皮肤及时正确治疗有助于避免二次受伤。民间有“冻伤后用雪搓解冻”的说法,其实这样做不仅不会缓解冻伤,反而会导致皮肤红肿、起水疱等。正确的做法是,发生冻伤后立即寻找保暖衣物裹住冻伤部位,之后将患处放入接近人体体温的温水当中,进行5-10分钟的复温。若有条件的话,可用无菌温盐水把患处冲洗干净,将患肢制动并适当抬高,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同时减轻水肿。

避免冻伤,预防胜于救治,尤其应注意大风天,因为除了低温,风力的增强也会加速冻伤发生。在极寒天气外出时应尽量保护好手、脚、耳朵等容易发生冻伤的部位。

另外,出现冻伤后局部皮肤会有点痒,此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抓,这样只会使皮损越发严重。若皮肤没有破溃,可用冻疮膏局部轻柔按摩患处,有水疱的地方可以先用碘伏进行消毒;若皮肤出现破溃,可使用生长因子凝胶。如果冻伤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还是建议第一时间到医院皮肤科就诊。情况不严重的冻伤,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注意保暖后1-3周内会自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反应下降,对外界刺激不敏感,长时间在低温的户外进行活动极易引起冻伤,这部分人群应提高警惕。

谣言:孩子误食干燥剂要立即催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谣言,并不是所有的干燥剂误食后都需要催吐。

有的孩子,虽然不是很理解干燥剂潜在的危害,但至少知道干燥剂不能吃……而不少小孩子,常会以为那个白白的小袋子里头是好吃的,忍不住要尝一尝。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误食了干燥剂,一定要争分夺秒催吐,以免干燥剂腐蚀伤害孩子的消化道。其实,不是所有的干燥剂对孩子都有危险,但催吐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

如果孩子误食生石灰干燥剂,生石灰会在消化道中与水分发生反应,引起消化道灼伤、腐蚀和溃疡。家长若怀疑孩子吃下了这种干燥剂,应该马上送医,不宜自行催吐,因为将腐蚀物吐出来的时候,有可能再次伤害消化道。

如果确认孩子吃的是硅胶干燥剂,那家长就可以安心了。因为这种干燥剂的材料是二氧化硅,孩子吃进去,既不会被消化吸收,也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等它随粪便排出即可。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硅胶干燥剂往往都是小颗粒,如果贸然催吐,反倒有可能呛入孩子气管,造成危险,所以还是耐心等待它自行排出为宜。

对于家长来说,最应该做的是提前杜绝这种安全隐患,在给孩子吃零食时,要记得先把干燥剂取出扔掉,这样就不会造成危险了。

谣言:秋水仙碱可以降尿酸

这是谣言,秋水仙碱止痛,但不降尿酸。

秋水仙碱不具有降尿酸的作用,它是许多国际、国内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药物,主要发挥抗炎止痛的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微管蛋白的聚集,阻止炎性细胞迁移和炎症因子的释放,进一步达到抗炎作用。

目前,国内外的痛风诊疗指南均推荐秋水仙碱的小剂量治疗方案,即首剂2片,1小时后再服用1片,此后每天2片,可有效治疗痛风的急性发作,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轻。

那么,关节不痛了,还需要服用秋水仙碱吗?答案是肯定的。痛风患者急性发作缓解后进入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特别容易复发痛风,这主要与沉积在关节局部的尿酸盐结晶被溶解后释放至血液,导致血尿酸波动有关。有研究发现,如果服用降尿酸药物初期不给予秋水仙碱的预防性治疗,大约80%的患者会出现痛风再次发作。因此,很多指南均推荐在服用降尿酸药物初期,给予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每天1-2片)来预防痛风发作,且推荐使用时长至少3-6个月。

除了治疗痛风,秋水仙碱还有广泛的临床用途,可以用于治疗家族性地中海热、白塞病的黏膜溃疡、关节疼痛及结节红斑、硬皮病的皮肤纤维化、心血管疾病、肿瘤等。

谣言:淡水鱼也能做成生鱼片

这是谣言,淡水鱼做成生鱼片食用存在健康隐患。

刺身、寿司很美味,有些人认为,如果海鱼可以做生鱼片,淡水鱼也应该可以做成生鱼片食用,这样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实际上,做生鱼片的海鱼,事先会进行长时间的低温冷冻,确保寄生虫死亡。而淡水鱼被宰杀后常被直接做成生鱼片,这会带来健康风险。

淡水中的鱼类及其他水产常携带寄生虫,包括多种吸虫、线虫等,它们寄生于淡水鱼、虾、蟹、螺等体内,人食用后可能导致感染,造成内脏、神经系统损伤等健康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以淡水鱼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寄生虫华支睾吸虫为例,139种淡水鱼都有它的存在。即使是常见的家养鱼种,比如鲤鱼、鲢鱼、草鱼、鲫鱼等,也不能避免。一旦进入人体,其虫体主要寄生在人的胆管、胆囊内,可寄生长达20-25年,引起胆道一系列病变,比如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等。因此,食用淡水水产应采取蒸、煮、炖、炸等方式,将寄生虫彻底杀死。

需要注意的是,在烹饪过程中,如果生滚鱼片或涮鱼片加热时间不够,也可能无法将寄生虫彻底杀死。而很多流传已久的所谓“杀虫”方法,如撒盐、泡醋、浸酱油、蘸芥末、配白酒等也不足以杀死寄生虫。最安全的方式是,淡水水产确保熟透再食用。

编辑:李艺菲

校对:于潇枫

审核:叶冬

让家庭健康产业惠及4.94亿中国家庭

“祖传”菜板细菌浓度堪比马桶

2021-11-17

小家问医 | 久坐为何会伤脾

2021-11-17

小家辟谣 | 大豆及其制品会造成性早熟?

2021-11-16

小家评论 | 网传“幼童吃泔水与流浪狗同住” 官方介入

2021-11-16

他用爱陪伴“两对”父母 为兄捐髓筹措药费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