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病房收治了一位重度骨关节炎患者,顺利完成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却在术后康复上遇到了一些问题。

众所周知,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切口长,术后康复也更加艰巨,这位患者也不例外。「大夫,术后康复太疼了,你看我这膝盖又肿起来了,不会影响手术效果吧?」其实我们早就使用了一些传统康复手段,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首先是冰敷治疗,希望能消除膝关节肿胀,缓解疼痛。冰敷的时候挺舒服,一旦撤了,患者又开始喊疼;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除了常规应用药物,还用上了下肢梯度加压设备,但顾此失彼。加压不能冰敷,冰敷后要制动,无法加压,患者也在不停抱怨,「上午冰敷,下午又给我的腿加压,能不能一起做,也好有休息时间。」

对此,有时我们也很无奈。

此刻不禁要问,目前的骨科术后康复治疗中就没有更优解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传统骨科术后有哪些康复手段。

01

冷敷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首先是冷敷治疗, 通过使局部血管收缩,来减轻肿胀和疼痛,目前在骨科术后康复中应用最广泛可以减轻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1]。不光是骨科术后康复,在常见的运动损伤急救RICE理念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比如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甚至闭合骨折的急性期,都推荐在术后或受伤后的48小时内进行冷敷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它有哪些局限性呢?

临床上常常用绷带将冰袋固定于病人膝关节两侧进行冷敷,活动时容易滑落,影响冷敷效果;贴合性比较差、温度控制效果不佳、没有加压,而且冰袋在溶化过程中产生的水珠容易浸湿伤口敷料,增加了伤口感染的机会。

02

热敷加速血流,带走肿胀促恢复

局部升温能够加速血流,带走肿胀促恢复。 此外,还能使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放松和松弛,缓解局部疲劳[2]。热敷往往应用在肌骨康复亚急性期阶段。

不过单纯且长时间的应用热敷也要注意并发症,因为在热敷的过程中需要确认温度是否需要调节。对于肢体不敏感或异常的患者,比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老人,很可能因无法得到正确反馈而影响效果,出现烫伤。

03

肢体加压减少渗出,预防水肿形成

最后就是肢体加压疗法,加压治疗有两点好处,一方面减少了渗出,预防水肿形成;另一方面,加压促进了组织液回流,加速局部肿胀的吸收。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加压冰敷相比不加压有更大的降温幅度和降温速率[3]。

加压治疗在骨科术后康复急性期及恢复期,得到了应用广泛,更有利于肢体活动,还能促进肿胀吸收。但可能也会导致肢体起水泡、紧绷感和束缚感等不适的感觉。

以上简单介绍了传统康复治疗的一些手段,虽然各自效果都不错,但也有着局限性。

如何让骨科术后的患者能够在急性期快速有效的康复,并为后续康复计划打好基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骨科快速康复 ERAS 理念应运而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减少患者的应激及并发症,减少生理及心理创伤和应激,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怎样运用好现有的康复治疗手段,使骨科快速康复落实到实践中,给患者带来福利,这需要所有医务人员的智慧。

智能化结合冷热敷加压技术,实现骨科术后快速康复

10月28日,微创®康复集团自主研发的温适康®冷热敷加压理疗仪获得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JSDA)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本次获批的温适康®可广泛应用于骨科、运动医学科、康复科、疼痛科等临床科室,以及各类体育运动队的队医机构中。

温适康 ®冷热敷加压理疗仪

在该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微创®康复集团与全国多家知名医院的骨科专家、运动医学专家及康复科专家展开密切合作,设计思路紧贴临床的需求和痛点。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完全贴合生理解剖部位的包裹袋,对患处或损伤部位进行冷敷、热敷以及间歇加压的多种组合方式。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控制肿胀及减轻疼痛,极大满足了临床早期康复、快速康复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骨科术后如何快速康复,用好这些方法很重要

温适康®冷热敷加压理疗仪获证,标志着微创®康复集团在肌骨康复急性期能提供设备和耗材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未来将为广大医生、治疗师和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康复医疗,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回归家庭和社会。

总结

术后康复是骨科医生值得注意的一个重点,此前发布的《骨科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也指出了不少问题[4]。骨科医生应增强对康复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目前临床上常见使用的术后康复方式,随着骨科快速康复 ERAS 理念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骨科医生加强交流和学习,带给患者更好的术后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超, 郭海英, 徐道明. 骨伤患肢肿胀康复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14(4):252-253, 256.

[2] 胡清. 肢体冷热敷袋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168例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15(11):7-8.

[3] Janwantanakul P. Cold pack/skin interface temperature during ice treatment with various levels of compression[J]. Physiotherapy, 2006,92(4):254-259.

[4]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专项基金骨科康复专家委员会. 骨科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