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这可能是病,得看医生

乔志峰

近日,一篇题为《复读十二年,“只想上清华”》的报道引发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生在广西农村的80后唐尚珺,从2009年开始,参加了13次高考,只为考上清华。2016年,他曾经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但最终没有报到入学。已经33岁的他,决定“明年再考最后一次”。

消息刷屏后,有网友为他点赞,称赞他为梦想坚持不懈;但也有网友并不认同,觉得耗费13年青春,只为进入一所高校,不应效仿,这已经不是“执着”了,而是“偏执”。

我觉得,这确实是偏执,并且已经偏执到了一种近乎病态的地步。

因此,标题中所说的“这是病,得看医生”,并非调侃和讽刺,更非“骂人”,而是出于一种深切的同情和善意的提醒——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其病因和表现之一便是“自我苛求”,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

当然,我不是专业的医生,也没有接触过当事人,只能从常识和表象做出某些猜测,无法确定实际情况是怎样。因此我才建议他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咨询一下,进行必要的检查、疏导或治疗。有病要早治疗,即便没有达到有病的严重程度,至少也要调整心态,恢复正常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非清华不上,未免太狭隘了。清华大学是名校,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清华大学就一枝独秀,在任何方面都超越了其他所有的高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所大学,都有其独到之处,即便是一些知名度并不算高的普通高校,其某些专业在行业内其实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如果认为“世上只有清华好”,其他大学都不值得上,那是不是干脆别让其他大学招生了,只留清华一所学校就行了呢?很显然,但凡正常的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成才的道路也有千万条,切勿一根筋、认死理,更不要太过偏执。清华大学培养了不少人才,可其他大学也同样培养了很多人才。到底该上哪所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来理性选择,而不该盲目地执着于一所学校。

请恕我直言,“只想上清华”的背后,并非完全出自对清华的热爱和信任,或许只是陷入了一个误区,试图以此来证明自身的能力和与众不同。果如是,显然失去了求学深造的真正意义,而是将参加高考当成了一种形式甚至是“表演”。

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无疑是贬义。我更愿意将此类事情叫作“未达目标无所不用其极”,这样一来,就显得中性多了。不过尽管如此,我觉得“未达目标无所不用其极”同样不值得提倡,轻则影响自己近期的正常生活,重则可能影响整个人生。人生有几个13年呢?

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是为智者;明知不可为非要为之,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N多次南墙依然无怨无悔、还拍着胸脯扬言要继续撞下去,是否有不智之嫌呢?这恐怕不是“励志典型”,而是缺乏自知之明吧。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不知人、不知己,又算什么呢?如果这样的“高考钉子户”多了,会浪费多少教育资源?会增加多少社会成本?

我们不再以成败论英雄,不会去嘲笑、看不起失败者,但必须对不理智的偏执行为给予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某些所谓的“毅力和坚持”绝非正能量,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错误的示范作用。

媒体对此类事件和人物不妨淡化处理,或不予报道——如果类似近乎病态的做法总能招徕媒体的眼球甚至制造“网红”,是否会助长社会的浮躁风气和低智化趋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