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吗,如果12岁的时候,身边的父母都离开了,举目无亲,家徒四壁,你该怎样活下去?

这样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很难找到答案,因为99%的人都没有体验过,但是在时代的洪流中总会有人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有这样一位来自广西的少年,3岁的时候亲生母亲去世,跟着继父一起生活,12岁的时候继父离世,举目无亲的他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所有的依靠。

但是命运或许在告诉他,不需要任何的依靠,他可以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当饥饿来临的时候他就拼命看书来转移注意力,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去捡别人剩下的烂水果充饥。没有肉吃就去河边抓螃蟹开荤。为了给自己筹集学费,他捡破烂,摘八角卖……

12岁的年纪,他用自己的方式逆风地成长着,他就是来自广西河池的坚强孤儿—韦仁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凄惨身世

韦仁龙2001年出生在广西河池市兰木乡王里村。

在韦仁龙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改嫁到韦家,因此,韦仁龙是跟继父韦双锦姓。

韦仁龙所处的兰木乡原本就是国家级贫困地区,而韦家更是贫困户中贫困户

而韦仁龙一家所住的房子也是当年生产队存粮的仓库。因为见韦家人可怜,生产队就决定给他们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十年过去了,原本破旧的砖瓦房也只能遮风挡雨。

不过,虽然韦仁龙并非韦家血脉,但是继父却是他视如己出。虽然日子过得朝不保夕,但是还好一家人能够相守着过日子,这或许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对于年幼的韦仁龙来说,奢侈的幸福太容易失去。就在他3岁的这年,母亲因病去世了。

年幼的韦仁龙跟随继父一起生活。母爱的缺失,贫困的家庭,相依为命的父亲,这一切让韦仁龙迅速地成长起来。

母亲离开后,父亲决定带着年幼的韦仁龙出去打工。父子二人来到海南,因为韦仁龙尚还年幼,每天待在出租屋里给父亲洗衣,做饭,而那时的韦仁龙只有五六岁。

或许一个人的独立从来都不是天生的产物,后天环境的压迫会让人本能地去学会成长,与年龄无关。

在海南打工期间,韦双锦由于长期劳累,又缺乏营养,患上了严重的肺病。而这个时候,七岁的韦仁龙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于是父子二人又回到了老家。

2008年,7岁的韦仁龙开始在兰木乡中心小学念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年幼的韦仁龙却对读书抱有极大的兴趣。

没有母爱的陪伴,没有健全的家庭,也没有富足的生活,那一个个文字,一篇篇课文却打开了他精神世界的另一个维度。

这或许也是日后即便是孤苦伶仃也不愿放弃读书的原因。

毫无疑问,和众多寒门学习一样,韦仁龙不仅学习成绩异常优秀,还经常帮助班里其他同学。

但是,命运的抓弄似乎还没有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逆风而行的少年

2013年,父亲韦双锦再次突发肺病,丢下了和他相依为命12年的儿子。

父亲的离世,让12岁的韦仁龙彻底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儿。原本继父韦双锦自小就没什么亲人,而今韦仁龙更是孤独无靠。

家庭逐渐消散,亲人渐行渐远,来不及哭泣的少年,长大的路不会太远。

12岁的韦仁龙没有时间悲伤,也有权利埋怨,他想起了父亲的话:

“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走出这穷山沟”。

韦仁龙决定继续上学,没有父母,没有亲人,那就自己养活自己,不仅要坚强的活下去,还要完成学业,这是父亲临走对他的期望。

这是一个12岁上着小学的孤儿在之后接受采访时说出的一句令人痛惜,同时也让人振奋的一句话。

由于家里本就极度贫困,父亲离开后没有给韦仁龙留下半点财产。

家徒四壁,自己又年纪尚小,以后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当时韦仁龙经常在心里问自己。

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饿肚子成了韦仁龙的“家常便饭”,但是坚强的他没有向学校和任何人求助。

经常到了中午放学,其他同学都去吃饭了,但是韦仁龙因为没钱,只能忍受住饥饿。

到了下午上课的时候,他一边要专心听课,一边要对抗饥饿感的侵袭。

每到这个时候他只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从而让自己忘记饿肚子的事实。

当实在饿得不行的时候,韦仁龙只能可怜兮兮地跑到卖水果的地摊边捡些已经腐烂,被老板丢掉的水果用来充饥。

身边的同学回到家后父母都会准备好一顿饱饭来犒劳孩子一天读书的辛苦。

而尚还在长身体的韦仁龙只能独自跑到河边抓螃蟹回去煮着吃,这对于他来说算是一天中最好的一顿美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韦仁龙没有依靠任何人,坚强地活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学校的援助

一年多以后,兰木乡中心小学的老师和校长了解到韦仁龙的情况后都感到非常地震惊,如此可怜而又坚强的孩子也确实让人钦佩。

于是,学校校长决定让学校食堂中午免费给韦仁龙提供午餐,并且还号召全校师生为这个坚强的少年捐款。

贫困地区的人们对他们身边的这个可怜少年给予了最真挚的援助,尽管大家都不富裕,但是最终还是筹集到了1400多元的捐款。

这笔钱对于一般的普通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月的零花钱,但是对于在困苦中挣扎一年多的韦仁龙来说是绝处逢生的希望。

因为他可以放心地把书继续念下去。

兰木小学在援助韦仁龙的同时,其校长还决定临时充当他的监护人,12岁的韦仁龙并未成年,又是孤儿,可是学校能做毕竟有限,很多事终究还是要靠韦仁龙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贫穷的环境会迫使人不断地成长。

但是对于韦仁龙而言,根本没有让他逐渐成长的机会,他需要的是提前解决可以预见的问题。

得到学校和大家的援助后,韦仁龙并没有放慢脚步,他今后还打算上初中,上完初中还要念高中,如果可以,他打算继续念下去。

因此,他得提前为自己准备好学费。

韦仁龙放学后都会抽出空余时间去捡垃圾,摘八角等等,因为这些都可以卖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假的时候,十多岁的他还会经常到别人家里去帮忙干农活,从小就独立的他干农活早就是一把好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围的邻里乡亲也比较喜欢这个勤快能干的孩子。每每干完活总会留下韦仁龙一起吃饭,还会拿些零花钱给他。

不仅如此,韦仁龙也经常帮助班里的同学补习公课,而这些同学的家长也都会对这个自强的孩子特别的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韦仁龙在失去父母成为孤儿后不仅坚强的活了下来,还努力地让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韦仁龙的情况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他的事迹也被相关部门报道了出来。

在接受某节目采访的时候,韦仁龙讲诉了自己的经历,也感动了无数的观众。

他曾说:

“在哪些最孤独,最辛苦的日子里,他每天除了要想办法活下去,累的时候总会到父母坟前说说话,那样就又会有活下去的希望”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面临穷途末路的时候,虽然我们无法去感同身受他当时的心理世界,但是在自己遇到失意或是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想想这个孩子,或许一切都能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