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7年前,那时候我还在苏宁做店长,有一次去总部开会,其中一个店长问了董事长一个问题:我们的苏宁易购客户端,还有易付宝都很不成熟,包括注册,使用都很不便捷,非常繁琐,我们按照总部指导,都在不懈跟客户推荐,但是结果是客户体验非常不好,严重影响了客户对我们门店的体验。

当时董事长这么回答:任何一款产品的推出,都是工程师凭着自己的想法做出来的,所以,只代表了少数人的想法,所以,遇到不符合大众口味的情况很正常。但是,如果我们不上线,那我们永远不知道问题在哪儿。你刚才提出来的很好,注册、使用繁琐,客户体验不好,这正是我们后期要努力提升的地方。所以我们的产品不定期要更新,要迭代,这是功能完善的历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一出世就是完美的产品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能等到产品功能做到完美在上线,现在O2O是趋势,如果我们还坚守我们的线下,那我们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风口在那里,我们必须要抓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哪怕没准备好,也必须要去做,市场稍纵即逝,时间不等人。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雷布斯的“飞猪理论”就是一个经典。还有很多很多大品牌的案例,都是如此:

案例1,iphone第一代手机发布的前夜,样机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断网,电话不通,甚至无缘无故死机。

这种情况下,工程师想了一个解决办法,把演示的顺序设定好,比如先上网,再打电话,然后是发邮件,这个顺序不能变,一旦变了,手机就会死机。

为了解决断网问题,发布会的现场安装了一个信号塔。甚至,为了保险,工程师直接写程序,将信号的显示条锁死,管他有没有信号,反正显示的是满格。

案例2,随着职能手机的诞生,张小龙想到要打造一款适合职能手机的社交软件。于是,他半夜给马化腾发了一条消息。马化腾收到消息之后,立马做出决策。之后,张小龙组建了一个10个人的团队,用了两个月时间,开发出了微信。

之后我们也都知道,仅过了16个月,微信用户就破亿。之后又用了6个月,增长到2亿。时至今日,微信用户已经突破12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phone1发布的时候,正是职能手机的窗口期,而这种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抓住这个关键的窗口期,哪怕是产品不太完美,也不得不上。

微信也是一样,第一次发布的那个版本,简单粗糙,功能单一。即使到了现在,微信也在不断完善,不断迭代,不断增加新的功能。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当初iphone1等到功能完美了再发布,或者微信等到功能完美了再上线,那可能现在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

一个僧人准备去做苦行僧,感受人间疾苦。师傅问他,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僧人告诉他,自己还没准备好。师傅问他,还需要准备什么,僧人说自己的草鞋快破了,需要准备两双草鞋。师傅告诉他,他马上通知,让寺里安排,即日起让人募捐草鞋。师傅又跟他说:“你路上还可能遇到下雨天,我顺便让安排募捐雨伞。”接着,师傅又说:“你可能走到没有人烟的地方,可能会露宿野外,我顺便让人募捐帐篷。”师傅说到这里,僧人对他说:“师傅,我明白了,我现在立即出发。”看到僧人远去的身影,只有带了一个破碗,一个水瓶。

没有准备好是最低级的借口,因为等你准备好的时候黄花菜都凉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