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似乎要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更加狡猾。

早在上周五(11月26日),原本是西方传统购物狂欢的“黑色星期五”,但却难以让人开心起来。

通过此前的紧急会议后,世卫组织向全球拉开警报----新冠病毒病毒株又出现了一种变异毒株B.1.1.529,已经被定性为最高级别的“值得关切的变异株”,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被WHO列为VOC的5个突变株/图源:WHO 官网截图)

这种变异毒株,真有传说中那么可怕?

奥密克戎最初在非洲非洲国家博茨瓦纳出现,随后在南非迅速传播,导致南非新冠病毒确诊病例一下子增长将近10倍,并且已经传播到欧洲、亚洲等地区。

而在不少媒体的宣传中,这种病毒也被宣传为“突变数量是德尔塔病毒的两倍之多”、“或将导致对现有疫苗更强的抗药性”、“可能来自某个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迄今为止最糟糕的变异株”……

(从左到右,五种突变株 alpha、beta、gamma、dental、omicron 的突变对比,最右边是 Omicron,突变最多/图源:GISAID)

但事实上,病毒本身变异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变异位点的数量和病毒传播之间没有确定的正比关系。

尽管此次奥密克戎的变异较多,但目前按照现有的研究表明,其病毒变异株尚未能够称为一种新的亚型,没有达到免疫逃逸、疫苗失效的地步,其严重程度还有待观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金融时报)

疫情的第三个冬季,咱们又该如何面对?

虽说严重程度还有待观望,但对于疫情的防护,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上依然需要高度的警惕。

眼瞅着距离2021年结束也就一个月多一些。

而持续两年多的疫情,却没有我们期初想象中那么简单,如今本土疫情又再次反扑,又让我们回想到去年冬季的疫情。

我们不禁也感到担忧,搞不好2022年的春节又不能回去?

加强针的推行,是我们今年冬季疫情防控中更科学的手段

面对杀伤力更强的变异毒株、境外输入的严峻、以及尚有不足的基层防控力量的局面,今年冬季疫情防控,我们更得需要做好更高效的防控手段。

虽说对比首次疫情爆发,如今的我们有“疫苗”这张底牌。

但从有限的研究分析中,半年时间各种疫苗的保护开始明显下降,目前尚未能够清楚明白抗体持续活力的机制。

因此我们只能在发现保护力出现衰退时,及时接种疫苗,进而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和体内存在的记忆细胞,产生新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更好提高人体抵抗病毒能力

间隔多久,才能进行接种“加强针”?

按照目前官方说法,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6个月后,就能选择接种“加强针”。

按照目前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完成两针免疫后打第三针,其安全性数据还是不错的,抗体的保护、综合抗体的水平也提升到数倍甚至几十倍。

同时,对于德尔塔、贝塔等变异毒株,加强针能够大幅度提升人体的保护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超过6个月,还有必要再次接种加强针吗?

据以往的疫苗经验分析,间隔时间增加,但实际上总体免疫效果也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不过如果间隔时间过长,抗体水平下降,很有可能在传染源暴露的情况下,感染风险会增加。

所以,建议各位若符合按照时间间隔时间的要求,还是尽快开展接种加强针的工作。

尤其是那些机场、口岸、边检、医院等工作人员以及60岁以上人员等感染高风险人群和关键岗位人群,这些属于加强免疫的重点人群,更需要及时接种。

当然了,除了及时接种加强针,以及省市管理落实精准化防控,个人防控意识也不能忽视,做好防疫常态化。

如今,眼看着疫情已经持续两年之多,我们也尚未能知道疫情何时能结束。

不过对比首次的空白,再到第二次的防备,以及这次的升级,尽管敌人在加强,但我们的武器同样也在强大。

唯有正视风险,做好科学防护,让这个寒冷的冬季,最起码有着温暖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瞿剑. 应对新冠病毒变异:当前要“应接尽接”,长远看应打加强针[N]. 科技日报,2021-08-24(002).

【2】刘霞. 感染新冠10个月后体内仍有抗体[N]. 科技日报,2021-11-02(004).

【3】刘又宁.德尔塔等变异毒株流行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应对策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10):85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