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湘潭,涌现了毛泽东、齐白石、“黎氏八骏”等璀璨耀眼的伟人、名人,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瑰丽多姿的历史传奇。而今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湘潭儿女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秀文化,繁荣文学艺术,一次次在文化领域唱响湘潭声音。文学家们写下了哪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考古工作者的新发现背后有些什么趣闻?现存的古建筑有何特点,仿古建筑现状又如何?即日起,湘潭日报文化周刊开设《文化会客厅》栏目,聚焦湘潭的文化热点、事件及现象,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担当嘉宾,和主持人“小文”一起探寻其中的答案。

根植红土地的文学艺术

编者按:11月26日,以“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湘潭市社科联举办了一场红色社科读物悦享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湘潭是一片红色土地,本土优秀文学创作者们始终有一份传承红色基因的情怀,他们是如何发掘红色热土上那些感人故事的?创作了哪些影响广泛的红色作品?本期,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篇小说《红土地上的寻找》:

致敬“飞将军”的首部文学作品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报记者 谷桔

“我希望能用这部小说弥补一个文学空白,让后人铭记英雄的故事。”今年7月15日,在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红土地上的寻找》首发式上,小说的作者、湘潭市作家协会主席徐秋良动情地说,他所歌颂的英雄,是湘潭人黄公略。

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历程,徐秋良感慨良多。

黄公略于1898年1月出生在湘乡桂花乡(今为湘乡市中沙镇),参加过北伐战争、广州起义,领导平江起义,任过红军军长,参加反“围剿”战斗,在湘鄂赣边界(赣西南)武装割据,创建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和苏维埃运动的缔造者和组织者之一,是我党我军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毛泽东曾三次写诗词称赞黄公略“偏师借重黄公略”“前头捉了张辉瓒”“飞将军自重宵入”。黄公略牺牲时毛泽东亲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今年是黄公略诞辰123周年、牺牲90周年,其埋葬地至今没有找到,这样一位红色人物,却没有电影、电视、小说、诗歌来讴歌其英雄形象。作为湘潭的一名文学爱好者,徐秋良深感自己有责任创作这样一部作品。

为此,徐秋良整整花了4年时间。2017年底,他从黄公略诞生地湘乡桂花高模冲故居出发,到牺牲地江西吉安东固六渡坳公略亭,沿途一路经平江、浏阳、铜鼓、修水、萍乡、宜春、通山、永新、茶陵、攸县等十多个县(市)区,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

如何复活一位90年前的将军形象,是这部作品的重点。徐秋良避开过去写英雄作品的传统手法,借鉴了现代电影、电视的技法,设计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黄公略的警卫员牛均田,一个是挖黄公略祖坟的国民党部队的连长江天健。他们曾是死生阵地上的敌人,新中国成立后又分别三次寻找黄公略的坟墓。他们怀着不同目的、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情感,踏上漫漫寻找之路,触景生情,不断回忆,不断把历史深处的黄公略拉回到现实生活中。

小说中还试图回答社会关切的几个问题,比如,黄公略为何放弃高收入,提着脑袋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武装起义?毛泽东在什么情况下填词赞扬黄公略?黄公略为何自己提枪打国民党的飞机?黄公略墓为什么至今找不到?这些答案,可以在阅读中去寻找。

另外,徐秋良多次提到了令他挥之不去的三个画面:黄公略泪别母亲投笔从戎一幕、大战在即依依不舍送别孕妻回老家一幕、临死前托身边人员写家书一幕。徐秋良说:“不能忘记这些画面,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这些是我们迈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精神源泉!”

连环画《少年毛泽东》、历史人物传记《韶山五杰的故事》:

传承与发扬“韶山精神”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鼎臣

今年78岁的符国保,退休后专心从事毛泽东故事收集整理工作,任《毛泽东故事》系列连环画编辑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少年毛泽东》《韶山五杰的故事》等作品。

2019年,《少年毛泽东》连环画正式发行,是《毛泽东故事》系列连环画的首集,由晒谷坪上的风波、饭篮子的秘密、韶山冲里的“牛司令”、一诗惊师、闹祠堂、东山求学6个小故事组成,作品采用图文并茂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毛泽东1901年至1911年的生活和求学经历,刻画这位世纪伟人少年时期的胸襟与情怀、睿智与胆识,展示了一位伟大革命者从小就具有的传统美德、伟大理想、家国情怀和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

“连环画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目前该书已发行了6万余册。”符国保说,“《毛泽东故事》系列连环画,用‘小人书’讲‘大故事’,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朋友提供‘红色营养’。”

今年8月,符国保主持编纂的另一部红色社科读物《韶山五杰的故事》付梓。

“韶山五杰”指毛福轩、毛新梅、庞叔侃、李耿侯、钟志申,是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五位成员,先后为革命壮烈牺牲。“我们认为,对‘韶山五杰’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的抢救性发掘,是对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尤其是湖南农民运动史的有力补充与丰富,是对‘韶山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符国保说。

符国保带领创作团队通过查阅党史资料,实地走访探访,掌握了与“韶山五杰”革命活动有关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精心提炼、潜心钩沉,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近百年前发生在湘潭的那段波澜壮阔、英勇悲壮的红色历史。书籍于今年8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短短几个月,就已发行一万余册。

“创作过程就是接受红色教育、经历精神洗礼的过程。”符国保说,“‘韶山五杰’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永远激励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乃至全体中华儿女,奋发蹈厉、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拼搏,一往无前!”

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百年湘潭》:

百年中国看湖南 百年湖南看湘潭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桔

《百年湘潭》是湘潭地方历史文化学者唐徽历时七年的呕心之作。谈到为何是“百年湘潭”时,唐徽说,“我认为,湘潭历史真正厚重、出彩的一段,还是近、现、当代的100多年时间。”

《百年湘潭》讲述的并非只有100年历史,该书从辛亥革命这一年开始记事,1911年往前推几十年里的重大事件也提到了,比如,1853年湘军创立,1854年湘潭之战等。唐徽认为,“湘军”创立是湘潭历史上不得不提的重大事件,湘潭人领衔的湘军横空出世,令湖南人形象大为改变,湘潭人从此走向全国。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为此,唐徽在编辑这本书时,采用“大事记+历史图片+重大节点阐释”的模式,将湘潭的百年历史与百年党史相结合,将大事记与重大事件介绍、人物介绍相结合,将历史图片与重点单元介绍相结合,将每个年度的中国与世界大背景、大事记相结合。读完之后,对于为何湘潭在某个年份发生某件大事,大家就会有新的认识。

《百年湘潭》是上百本地方历史文献资料的浓缩,读者可以从中有很多收获。比如,唐徽用大量的史料阐述了湘潭人与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关联,当年,三个湘潭人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倡议成立新民学会,蔡和森在法国留学期间,通过书信的形式与毛泽东探讨成立中国共产党,这个节点与陈独秀、李大钊探讨成立组织的名称和时间基本一致,大部分新民学会成员也是湖南最早的党员,新民学会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先声。

唐徽在书里提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著名学者的说法“百年中国看湖南,百年湖南看湘潭”,可见,在《百年湘潭》中,我们可以更加坚定作为湘潭人的骄傲与自豪。

长篇评书《彭大将军》:

讲活了彭大将军的故事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廖艳霞

“话说1928年4月的一天,忽然有人来访彭德怀……”这是湘潭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鄢德全创作的评书《彭德怀入党》中的开场白,评书通过精彩纷呈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再现了彭德怀的革命信仰和追求。

评书是曲艺的一种,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鄢德全年少时就爱听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对刘兰芳十分崇拜。在部队时,鄢德全从事评书、快板等曲艺创作,练就了深厚的功底。2008年9月,在“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中,担任湖南代表团领队的鄢德全,有幸近距离接触了刘兰芳。从此,他与刘兰芳及其丈夫、著名评书作家王印权结下了深厚友谊。

2017年春,恰逢彭德怀120周年诞辰在即,鄢德全欣然接受了湘潭县委、彭德怀纪念馆创作长篇评书的邀约,他与刘兰芳、王印权、王封尘组成评书创作团队,以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为蓝本,进行认真而周密的构思与策划。他们用一年多的时间创作,由中央台与彭德怀纪念馆录制完成了66回近60万字的鸿篇巨制。自2018年11月11日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两集、三个时段滚动播出评书《彭大将军》,连续播放33天,中央台网络平台长期播出。随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纷纷转播,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500多家地方台转播,有的台甚至转播两三遍。

去年7月,长篇评书《彭大将军》之一《最可爱的人》在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中入围文学和表演奖。现在,长篇评书《彭大将军》之一的《彭德怀入党》正在冲击明年的中国曲艺牡丹奖。

“彭老总是伟大的革命家和军事家,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民族英雄,他的赞歌唱不完写不尽。”鄢德全动情地说,湘潭的革命先烈,尤其是著名革命烈士,在全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湘潭是块英雄聚集的土地,他将不断努力挖掘出他们的革命精神财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