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年度最新情况

吴集是淮海革命老区,境内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全镇共有烈士133名。吴集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25.4亩,有烈士墓29座。2009年以来,省民政厅和县委、县政府按照省级烈士陵园标准,投入1110万元对陵园实施了扩建,新建1座高31米的纪念碑、1318平方米的纪念馆和36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修建420座烈士墓,以及吴苓生雕塑、烈士碑廊、停车场、绿化带等设施。扩建后的陵园面积为60.27亩,可容纳1万人凭吊、祭扫。

作用发挥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积极创新思路,不断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内容,突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主题,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我们主要开展三个方面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为维护烈士陵园形象,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今年通过县财政等拨款120万元,对烈士墓群、纪念建筑物等进行了修缮,丰富教育资源,使之更加贴近历史。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举办了“学雷锋”“祭先烈”“党在我心中”等活动,用生动的文字、图片、实物向广大群众和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和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受到广大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二是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料,联合团委、妇联等部门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生动直观的宣传教育活动。每逢节日,组织开展入团、入队、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教育活动,帮助参观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基地成为缅怀革命先烈和树立远大理想的“第二课堂”。

三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加强基地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经常性地为中小学生义务开办革命英烈故事讲座,专题报告等,深受广大干群的欢迎。

社会评价情况

在陵园内,长眠着一位特殊的老人,她虽然不是烈士,却和烈士一样深受全镇干群的爱戴和敬仰。她叫吕梦林(原名吕继芬),1916年2月出生于吴集镇塔桥村,1938年8月参军,194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曾任上海煤炭科学院研究分院党支部书记、教育科科长。1995年,她在病重期间,将一生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3万元钱,全部捐献给母校——吴集镇中心小学,建成了“梦林图书楼”。吕梦林老人的感人事迹与革命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吴集镇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每逢清明前后以及重大节日,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及各界人士来到陵园,悼念烈士的英灵、缅怀烈士的功绩、学习烈士的精神,激发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