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通讯员 孙妮

继去年9月来汉奏响自己最钟爱的贝多芬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之后,2021年11月28日晚,钢琴演奏家陈萨再次点燃琴台音乐厅。

当晚,陈萨为江城观众献上了属于她的个人独奏音乐会。音乐会上,篆刻着贝多芬奏鸣曲生命轨迹的《G大调第十号钢琴奏鸣曲,Op.14,No.2》和《C大调第三号钢琴奏鸣曲,Op.2,No.3》在上半场奏响,轻快奔放乃至宏伟勇猛的音符从陈萨的指尖流淌而出;下半场,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Op.15》充满童趣,《克莱斯勒偶记,Op.16》则更为丰富与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6日陈萨在哈尔滨的演出现场

“近几年我演奏的套曲会比较多。”接受采访时陈萨提到,“套曲涉及的层面和内容以及音乐性格都是非常多元的。”当然她每年还是在挑战新的协奏曲,光是今年5月,陈萨就弹了3首新的协奏曲。

谈到当晚演奏的贝多芬和舒曼作品,陈萨提到,《G大调第十号钢琴奏鸣曲,Op.14,No.2》和《C大调第三号钢琴奏鸣曲,Op.2,No.3》是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音乐的“肢体”会更明亮一些,舒曼的套曲则是浪漫主义代表作,“《童年情景》的梦幻曲很多人会很熟悉,但我想表达的是,梦幻不是这首曲子的全部。”

去年9月,陈萨在国内剧场刚刚开放迎客后不久就空降武汉,为英雄之城的观众演奏。她回忆称,那次的演奏在她看来是一个“新篇章的起始”,“看到满场的观众我特别感动,有一种劫后重生欢聚的感觉。”

今年,陈萨也开始了艺术上的一些新尝试,比如她与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合作的《中国艺术歌曲》专辑刚刚发行,而在线下,两人的合作演出也在进行中。

在国内,钢琴与人声合作时往往被称为“伴奏”,但陈萨认为,钢琴和人声出现在同一台音乐会上,两者一定是水与舟的关系,“当然我不认为钢琴是高于声乐的,但钢琴的部分会为人声提供很多和声和乐曲的质感,一场音乐会做得好的话,会是一个水乳交融的状态。”

11月26日陈萨在哈尔滨的演出现场

与郎朗一样,陈萨是80后中国钢琴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女性的身份,使得她更成为许多女孩学习古典乐时的榜样。

“女性”的身份,会让陈萨在演绎作品时有更多细腻的表达吗?她否认,“哪怕女性和女性,也会不一样的。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每一双手的类型,对音乐的敏感度,对哪一类作品更有天赋……这些东西都不一样,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我相信在不同的女艺术家之间,或者男、女艺术家之间都有属于他们每个人不同的特质,不同不是因为性别,更重要的是艺术本身。”

而对于“榜样”这件事,陈萨的意见是,时代不同了,环境也不同了,“不是说非要做同样的事情就会有同样的结果,还是要看核心部分——小朋友的学琴动机和内动力,以及他跟音乐之间的关系。”她说,任何一个琴童的成长过程都是复杂和艰辛的,“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

(图片来源:陈萨工作室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