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事通说

严防新冠变异毒株Omicron扩散成全球防疫新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迄今最糟新冠变异株”、"比德尔塔还可怕"、“削弱疫苗效力”、“和艾滋病病毒相关”......。

近日,一款突变数瞬秒杀德尔塔的新冠变异株Omicron(奥密克戎),继南非、中国香港、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后,又迅速传至欧洲多国。 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

研究发现,新变异株变种 含有50个突变!传染性或增强500% !!英国科学家警告:新变异株可能使疫苗效力降低40%......难怪 2天之内便被世卫定为最高等级病毒。

随着Omicron变异病毒出现带来的“严重动荡”, 全球首张Omicron毒株图曝光。为严防病毒,多国收紧边境,以色列甚至发出疫情下“最严格封锁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变异毒株O micron首张图曝光 ,

具有500%的强大感染力

随着变异株事件的发酵,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发布了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Omicron的全球首张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尔塔毒株与奥密克戎毒株刺突蛋白突变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相比,Omicron毒株 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 ,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

不过也有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并不一定意味着变得更加危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科学家的华裔流行病学家和高级研究员丁亮发文指出,与德尔塔变种相比, 新变种的“坏刺突变”数量比德尔塔多出一倍 ,“B.1.1.529变种可能 具有500%的强大感染力 ,这是迄今为止最令人震惊的统计数字”。

另外,新变异株存在“不同寻常的突变群”, 共有50个突变,刺突蛋白上有32个突变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称,B.1.1.529的突变数量是德尔塔病毒的两倍之多。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病毒学专家托马斯·皮科克日前表示,B.1.1.529的多处变异或将导致 对现有疫苗更强的抗药性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变异株传播迅猛,

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继中招

昨天, 英国、德国、意大利 又相继确诊“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病例, 荷兰、捷克 也报告发现相关疑似病例。

严峻形势下,严防“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扩散成为 全球防疫新目标 。

英国:27日,英国境内发现两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患者曾到非洲南部地区旅行。

英国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所有国际旅客在抵达英国后都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在得到阴性结果前需要自我隔离;与“奥密克戎毒株”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无论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都需要自我隔离十天;加强“在商店购物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戴口罩的规定;考虑为更多人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并缩短与第二剂疫苗的接种间隔。

德国:巴伐利亚州27日确诊两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患者24日从慕尼黑机场入境。巴伐利亚州卫生部门要求过去14天内到过南非的人立即上报、接受核酸检测、减少与他人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26日从南非开普敦抵达德国的航班上,有50名乘客现在正在巴伐利亚州隔离,其中两名外国乘客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正进一步检测其感染的是否为“奥密克戎毒株”。

法兰克福机场所在的黑森州27日报告一名从南非返德的旅客疑似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意大利:米兰的一家实验室27日确诊一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患者家住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近日从非洲国家莫桑比克旅行归来。

捷克:27日出现一例疑似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该病例此前曾去过非洲国家纳米比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严防Omicron毒株传播,

以色宣布封国至少两周

全球首例!以色列成首个为防变异毒株封锁国境国家。

为防范新型毒株入境和扩散,多国对国际航班和旅客实施入境限制。其中,以色列宣布将关闭边境,于当地时间28日晚开始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 至少持续2周。

以色列表示情报部门会对从发现“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的国家的入境人员实施定位和追踪。

有媒体称以色列实施了“ 世界上最严格的封锁令 ”,成为全球首个完全关闭边境至少两周的国家。只有名为“例外委员会”的政府机构特别批准的人员,才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入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周一起限航7国,

境内恐已有变异

欧洲各国昨天第一时间关闭了与南部非洲国家的边界,而美国虽宣布将限航7国,不过并非马上断航,需要到周一才生效, 大约给了72小时的缓冲时间。

截至周四,每周有13个从南非到美国的直飞航班--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是该地区唯一可以直飞美国的城市。如果满员, 这13个航班可以容纳大约3900人 。

加之, 美国长期以来在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方面缓慢进展 ,医学专家担心,新型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可能 已经在美国境内传播 。再加上近期美国迎来节假日出行高峰,民众大规模聚集活动增加,这些多重因素叠加,引发美国医学专家对美国疫情的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政府建议:

不要前往8个非洲国家旅行

由于冠病新变种病毒株在全球的蔓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美国国务院周六(27日)向民众发出警示, 建议不要前往8个非洲国家旅行 。

这8个国家为: 南非、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莫桑比克、马拉维、莱索托、斯威士兰和博茨瓦纳 ,它们的旅行 风险指数提升为“第4级: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变种毒株来势汹汹,
欧洲关注现有疫苗保护力

德国BioNTech公司与美国辉瑞皆表示,如有必要可调整疫苗, 预计100天内就可交货 。

莫德纳则说,除了现有疫苗,也在评估公司另外两种候选疫苗对奥密克戎的保护力。若现有疫苗和剂量无法对抗这种变异株,其中一个方法是 增加施打剂量 。 莫德纳周五发声明说:“在现阶段,施打经批准疫苗的追加剂,是应对免疫力下跌的唯一方法。”

除了辉瑞和莫德纳,美国的强生和英国的阿斯利康也表示,正在检验它们的疫苗对奥密克戎新变种毒株的保护力。

采用重组蛋白技术推出冠病疫苗的美国诺瓦瓦克斯(Novavax),也已开始根据奥密克戎变种毒株已知的基因序列开发一种刺突蛋白,预计未来几周就可进行测试并投入生产。公司发言人说:“初步工作需要几个星期。”

诺瓦瓦克斯疫苗本月初获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监管局批准紧急使用授权,公司已向欧洲药管局和加拿大申请紧急授权,并打算在今年底前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提交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6天32次突变!

新冠大流行的发展轨迹复杂化

南非研究人员在一位患有晚期HIV的36岁南非女性体内发现了潜在危险的新冠病毒突变。

据悉,这名女性携带新冠病毒 长达216天 ,在此期间,新冠病毒在她的体内发生了 32次突变 ,其中包括 13次关键的刺突蛋白突变 。

这一新发现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艾滋病毒和新冠病毒的“碰撞”可能会 使根除新冠大流行的努力复杂化 。

有遗传学家称,目前这仅是个例,但如果发现更多类似的病例,情况可能会改变——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突变的一个来源,甚至“ 成为全世界变异病毒的工厂 ”。

因为,免疫抑制患者携带新冠病毒的时间可能比其他人更长。在同一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其他四名艾滋病毒携带者携带新冠病毒的时长超过了一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需要时间判断新毒株的危害性和传播速度

对于来势汹汹的新变种病毒,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虽然新型变异毒株奥米克戎已在南非以及亚洲等地区发现踪迹,传播速度快,但现在就对变异毒株的危害性以及传播速度等方面作出结论,还为时过早,仍需要时间来判断。

钟南山在广州的医学会议就指出,虽然专家已发现该毒株的受体结合部位有较多的变化,但他们仍需要时间来判断新变异毒株的危害性、传播速度、是否会使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否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疫苗研发。因此他认为,现在就下结论,为时太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则认为,这个新型变异毒株对中国目前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并强调了中国目前的快速回应与动态清零策略,可以应对各种类型的冠病变种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加坡紧急发声:

防疫路或需后退几步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变异毒株,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和专家也给予了回应。李总理称有鉴于新变异毒株的出现,新加坡在防疫的道路上或许需要 “后退几步” ,才能够再 “向前迈进”, 但他相信新加坡最终能找到与冠病的共存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加坡专家则表示,若新变种的奥密克戎毒株比德尔塔毒株更易传播,且可完全规避疫苗与过去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那新加坡得考虑暂时放弃与病毒共存的策略,直到新疫苗问世为止。

目前,各国关于新冠病毒新变异株Omicron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卫生界人士坦言,现阶段, 广泛接种新冠疫苗 仍是遏制病毒扩散的有效方法,民众应尽快接种疫苗和加强针,以增强抗体水平。

通心粉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 The End -

热干货:全面的留学移民政策

冷知识:有趣的奇葩百态狮城

新鲜事:及时的坡岛热门新闻

#今日汇率

1 新元 = 4.6623 人民币

1 人民币 = 0.2144 新币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