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碧读好书

ID:renshengbidu

作者:志丹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必有我师”是虚怀若谷,“好为人师”是傲慢不逊。

遗憾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好为人师的人:

他们不管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也不深究他人的处境,总是喜欢到处教人做事。

他们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指明他人方向的箴言,殊不知,这种仗着一点学识就以教育者自居的人,最令人生厌。

其实,成年人应当有这样的觉悟,那就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不要教人做事。

01

教人做事,不是“为你好”,而是炫耀优越感

很多人以为,我之所以指点你做事,是“为你好”。那些我不在乎的人,我还懒得搭理呢,怎么可能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告诉他们?

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你以为的“为你好”,对于他人的来说,很可能只是一种冒犯。

有些人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也不管对方爱不爱听,接不接受,就一直自说自话。看上去是为了传授自己的知识经验,但骨子里,只是为了炫耀优越感。

这种通过打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心理,从中获达到自我满足的行为,真的很低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当代人最大的美德,就是“管好你自己”

曾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夫妻两个一起骑驴,旁边有人说:这俩人真狠,都骑在驴身上。

于是,妻子下了驴,让丈夫骑。旁边人又说:这么自私,不让老婆骑!

丈夫只好下了驴,让妻子骑。旁人继续念叨:真是妻管严,只让老婆骑。

最后,两个人干脆都下了驴,牵着驴走。旁边人哈哈大笑:真是弱智,有驴不知道骑!

这个寓言故事描写的,不就是那些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的“看客”吗?

然而,现实生活中,喜欢对他人指指点点的“看客”大有人在。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指点别人,不仅仅是为了炫耀优越感,更是想方设法要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果别人没有痛苦,也要制造痛苦,以此证明自己更成功,活得更高级。

说穿了,这种行为不仅是情商低,更是不善良。

作家冯唐曾说:“其实人生中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你要仔细问问‘关我屁事’,另外一个是要问问‘关你屁事’。问清楚这两件事,你人生80%的事情都能解决。”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它却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一样特别容易忽略的东西,那就是边界感。

拥有边界感的人,会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不去深挖别人的八卦;

拥有边界感的人,会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做事的一套方法;

拥有边界感的人,会懂得当代人最大的美德是“管好自己”,而不是好为人师,插手别人的生活。

03

真正的君子,深谙“和而不同”的智慧

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在人际交往中要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苟同于对方。

还记得多年前,白先勇凭借着《游园惊梦》和《青春版牡丹亭》,火遍两岸。

他的朋友陈文茜却不以为意。

白先勇发现后,每次来往,他都不在陈文茜面前提起《牡丹亭》的演出情况,也不让她发表意见。

陈文茜说:“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

你看,这就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尊重别人的喜好,哪怕我们意见不合,也可以做朋友。

然而,对于一些格局较低的人来说,寻找朋友,一定要三观相合。

而他们所谓的“三观不合”,仅仅只是因为别人的三观和自己不同。

到底什么是三观不合呢?

你说榴莲很香,我却觉得臭得不行,这不叫三观不合,这只是喜好不同。

但如果你喜欢榴莲,却认为不爱榴莲的我没有品位,不懂欣赏,这才是三观不合。

如果我们懂得“和而不同”的智慧,如果我们愿意用更包容的心去接受他人的看法,如果我们能允许别人和我们观点不同、活法不同,那么,我们的交友范围会扩大许多,我们的人生也会敞亮许多。

就像康德曾说的那样:“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这个世界是多元而不是单一的,一个人眼中的不可思议,在另一个人眼中却是天经地义。绝大多数的三观与活法,只要不反人类,就不存在什么是非对错。

才知道,成年人最大的成熟,是不教人做事,不指手画脚。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心胸宽广,懂得包容的人,当你包容了他人,也就包容了自己。把心扉打开,就会发现,心胸坦荡,天地自宽。

共勉之。

本文来源:碧读好书(ID:renshengbidu),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好书像碧玉般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