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战将系列46:梁兴初(二)

作者:桅杆

湖西肃托事件后,梁兴初率4大队离开湖西进入鲁南,从此脱离了苏鲁豫支队的建制,归115师直接指挥。抗战胜利后,梁兴初率山东1师进军东北,于1945年11月中旬到达锦西地区。当时,林彪也刚到东北不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此时正按延安的要求,在锦西布置“打大仗”。见面之后,林彪立即就把梁兴初抓在手里。本文就说一说在东北期间林彪对梁兴初这位爱将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兴初

(一)进军东北初期,林彪直接指挥两支部队

由于进军东北的部队来自不同的根据地,陆续到达,建制混乱,没有密码本,所有部队都无法顺畅地联系。在此期间,林彪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事隔7年多之后,林彪再次见到当年的这些老部下时,内心肯定是很高兴的,因为终于有了可以指挥打仗的部队了。

一开始被林彪抓在手里的部队有2支:一是梁兴初任师长的山东1师,一是彭明治任旅长的新四军3师7旅。仅从这2支部队的番号,就可以看出当时进军东北的部队有多么杂乱:人数规模差不多的部队,有的叫师,有的叫旅,有的叫支队,还有的叫纵队,等等,五花八门。就以山东1师和3师7旅为例:进军东北时,山东1师约7500人,而7旅约有9000人。

这两支部队,是从115师343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部队:3师7旅的前身就是685团;而山东1师是在685团新2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又并入686团。也就是说,由红1军团改编的343旅主力就在这两支部队中。其中,7旅旅长彭明治是当年的685团参谋长,而梁兴初是685团3营营长。当时,彭明治和梁兴初等将领见到林师长,也是非常高兴的。

进军东北初期,林彪主要依靠的就是这两支部队。此时的林彪,受伤之后离开前线已经7年多,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根本没法打仗。于是,他就一直带着1师和7旅与敌周旋。从12月初开始,他指挥1师和7旅在上下齐台、开原等地打了几个小仗,近距离观察敌军和我军的战术、火力、士气等,并针对我军进攻时队形过于密集、敌火力强大等情况,观察并总结出了最早的两个战术原则:一点两面和三三制。

2月13日,林彪指挥1师和7旅,在秀水河子打了进军东北后的第一个大胜仗和歼灭战。直到1946年8-10月民主联军第一次大整编前,东总直接指挥的部队就是这2支,足见林彪对梁兴初等人有多么倚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新成立的10纵需要“打铁”的

1946年8月3日,民主联军将山东1师、2师和和第7纵队(万毅纵队)整编为第1纵队,梁兴初任副司令员兼1师师长。在梁兴初的指挥下,1师打了很多大仗、硬仗,战绩也非常突出,与2纵5师不相上下。

1947年8月20日,东总命令以独立1师、2师和东满独立师编成第10纵队,梁兴初任司令员,周赤萍为政委。关于梁兴初升任10纵司令员,有个故事,大意是说:林彪找梁兴初谈话,要调他去新成立的10纵任第一副司令,但梁兴初对此安排不满意,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后来林彪与罗荣桓商量后,任命他为司令员。笔者查了很多资料,认为这很可能只是一个故事,不是事实。为什么?

从一些回忆文章和资料看,这不符合梁兴初的性格。一来他是一路从士兵打上来的将领,只知道打仗,从来没有计较过职位高低。他当685团3营营长时,还是政委吴文玉(法宪)向师部推荐,才当上副团长的。二来将军打仗作风硬,有虎气,但为人却很谦虚、低调,没有傲气,看不出霸气,更没有“二杆子气”。三来他原则性很强,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大可能与上级首长叫板什么“鸡头凤尾”。当年湖西肃反,王凤鸣说是“组织决定”,他作为带兵的主官,被抓时也没有反抗,事后也没听到他有什么抱怨。这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人民军队战将的显著特征。

梁兴初(中)重回黑山阻击战战场

有个旁证:俗话说“文如其人”。黑山阻击战是梁兴初军事生涯的成名之战。《红旗飘飘》上,有一篇梁兴初1959年写的《回忆黑山阻击战》。纵观全文,都是在谈上级的正确指示、谈各级指挥员的有力指挥、谈一线官兵的浴血奋战,极少谈到自己。战斗第三天(25日),防线最关键的101高地在下午4时失守。28师贺庆积顾及伤亡,请示晚上再反击。当时战况异常危急,如果不能立即夺回101高地,敌军极有可能利用白天乘势突破防线。因此,梁兴初命令“一定要黄昏前反击”,并分析了利弊得失,决心虽是不可动摇的,但用的却是“商量”的口气。

38军梁兴初(左)、江拥辉(中)、刘西元

为什么要调梁兴初任10纵司令员?我们先来看看10纵主力28师的历史。

由独立1师改编的28师历史非常悠久,其前身是359旅的一部分。1945年6月,359旅南下第二支队从延安出发,准备到长江流域开辟新区。在走到河南新安境内时,奉命转赴东北。这支部队是在359旅717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红6军团的老底子。抗战期间,部队1939年调回陕甘宁边区驻防,1940年底开赴南泥湾开荒,长期远离前线,搞生产、做经营很有一套,打仗能力弱化了。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说“该师为东北各部队中历史基础最老的部队之一,其中有不少为土地革命及抗日战争之骨干成分,连以上干部绝大多数为关内参军之老干部,但部队作风甚疲沓,缺乏朝气,保守性大,进步慢,战斗作风被动,战斗力未能充分发挥,其部队历史应列入东北各部队中之主力师,但战斗力还不如一般老部队及赶不上进步较快之新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狠”出来的英雄部队

从关内进军东北的老部队,大多是东总主要的依靠对象。可359旅在东北就没打过什么好仗,攻不动、守不住,多次被东总批评。很多抗战期间成立的部队,早就进入主力行列,而红6军团老底子的359旅却降为独立师。其根本原因就是“作风甚疲沓”。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说过,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三要素:作风、战术和指挥。其中作风是基础。没有好的作风,其他都免谈。和平时期也一样,看看中国足球就知道了。

所以,要改变359旅,要提升战斗力,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作风问题。这一点,林彪在挑选10纵司令员时,肯定首先想到了这位“打铁的”。这也符合林彪一贯的用人风格,即针对部队的特点选人:作风不行的用狠将,战术不行的用能将,指挥不行的用智将。四野各纵队、师给军事主官调整,基本上遵循这个思路。

客观地说,打铁出身的梁兴初是员虎将、猛将,但在战将如云的四野,还说不上是智将。他的特点是作风硬,有狠劲,敢打拼命仗。他指挥的战例,大多是这种硬仗、拼命仗,如黑山阻击战、抗美援朝期间的三所里-龙源里战斗以及汉江南岸阻击战等。对于“作风甚疲沓”的部队,就需要这股子狠劲,就需要这种“狠人”去治。这才是林彪安排梁兴初任10纵司令员的原因所在,并且梁兴初当时是1纵副司令员,比较合适。

至于说梁兴初的资历不如28师师长、政委等,这在东野从来就不是问题。对比其他几个野战军,东野纵队司令员的调整是最频繁的,除了2纵司令员刘震外,第一批整编的其他纵队都调整过司令员,有的纵队甚至调整过好几次。因为在东野有这样的机制:打仗不行就调整,或去后方、或去地方,甚至降职等,资历从来就不是主要因素。正因为这种机制,梁兴初等一大批资历不深但个性突出的战将才会脱颖而出。

梁兴初

黑山阻击战,梁兴初将纵队指挥部设在前沿附近,战斗最紧张时刻,他到防御正面的28师指挥所。狠劲上来了,话就无需多说,各级指挥员的位置逐次前移。就这样,10纵及28师有了梁兴初这样的“狠人”,作风立马改变,并从此正名。一向“作风甚疲沓”28师,一战成为英雄部队。